初中数学课堂情境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索
2015-08-06李洪岩
李洪岩
摘要:在课程改革逐步深化的背景下,各式各样的授课模式纷纷涌现而出,为教师有效教学的实现保驾护航,而情境探究这一模式作为其中的一种,也受到了教师们的关注及重视,并成为其落实授课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有利路径。至此,身为一名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师,在实施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也应深刻的意识到这一点,并要将该模式有意识地运用其中,从而进一步地推动自身的专业化发展,促使高效课堂得以真正意义上的构建。
关键词:初中数学;情境探究;应用探索
前言:所谓的情境探究法,通常情况下就是指,教师将学生学情、教学需求作为出发点,为学生创设出特定的情境,引导其对问题进行思考、探究、解决,促使其的知识及技能得以强化。而初中教师在实施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将此模式应用其中,不仅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数学能力的加强,对于教学效果的提高也有着显著的成效。基于此,在现阶段,对该模式的应用路径进行探究,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一、初中数学的主要特点
针对于数学这一学科而言,其本身就是一门基于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具有着较强的严谨性,符号体系较为严密、公式结构也较为独特,与小學阶段的数学知识相比,无论是在逻辑性,还是抽象性上都要强的多[1]。
其的主要特点主要涵盖了三个方面,1.需要学生具有着较强的抽象思维;2.逻辑性质较为严密;3.应用的较为广泛。至此,初中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只有进一步地明确其的特点,才能理清教学思路,以强化教学方式的针对性、有效性及适用性,促使有效教学的实现。
基于这一特点,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情境探究这一方法应用其中,并将教学实践、教学理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以目前的教学现状为出发点,对一些错误操作加以解决,以在落实授课目标的同时,为学生们的综合性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二、情境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特征
有关于情境探究这一教学模式,其的特征是较为鲜明的,其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等为目标,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更加自由、清晰地表述出自己对问题的质疑、见解等,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解决问题、尝试及思考,以获取到最后的成功[2]。
与此同时,通过该模式的引入,不但能保障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促使其主动、积极地投入到知识的探索中,也能够最大化地展现出其的主体地位,从而落实好课程改革的所提要求,以进一步地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将学科价值全方位地突显出来。
三、初中数学课堂情境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路径
(一)应用趣味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数学这一学科具有着较强的逻辑性及严谨性,与初中生现阶段的思维特征及认知特点严重不符,致使部分学生在开展学习活动时,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诸多的问题,以对其的学习自信、学习效果、学习成绩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至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趣味情境引入进来,从而进一步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兴趣的驱动下,投入到知识的探索中,促使最终的教学活动达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讲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出一个故事情境,以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集中学生的专注力,推动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地实施下去。比如,“从前,有一群小鸟,有一部分落在树上高声歌唱,而有一部分在地上找食物,在这时,树上的小鸟对地上的小鸟说,假如从你们那飞上来一只,那么树下的鸟正好是整个鸟群的三分之一;假如从我们这飞下去一只,那么树下树上的小鸟则一样多。”当学生们在听完这个小故事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现在,你能算出树下、树上各有多少只小鸟吗?你想不想解决问题呢?”以促使学生思考、探究,继而引出话题。借助于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增强教学的生动性与活跃性,以促使其的有效性大大提升。
(二)应用问题情境,强化数学思维
除了趣味情境之外,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将问题情境引入进来,以进一步地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将情境探究这一模式的内涵、作用及价值发挥到最大[3]。
例如,在讲解《生活中的轴对称》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先借助于多媒体这一辅助技术,为学生展现出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抽对称物体,比如,篮球、锅盖、椅子等,引导学生观看;在这之后,教师就可以以问题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探究,譬如“这些物体都存在着哪一共同的现象,这一现象有哪些好处呢?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存在这一现象的物体呢?”促使学生以小组的方式思考、探究及解决,使得教学的有效性得以强化。在这样的模式下,不仅可以推动学生的思维运转,使其的数学思维得以加强,也能够加强学生探究的方向性,以将情境探究这一方法的价值全方位的展现出来。
(三)应用体验情境,提升教学效果
在应用情境探究这一方法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将体验式情境融入其中,从而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促使教学活动的实践性、趣味性、生动性得以全面地强化。
例如,在讲解《等腰三角形》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操作活动引入其中,让每一位学生都准备好一张长方形的白纸,然后引导其按照自己的要求,对折、减去阴影部分等,直到剪出等腰三角形为止。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强化学生自学的主动性及积极性,也能够深化其对于知识的感知程度,促使最终的授课效果一举数得。
结论:综上所述,初中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将情境探究这一模式应用其中,将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通过其的融入,不仅可以有效地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提升其的数学思维,也能够对教学质量起到一个改善的作用,以促使教学活动得以有效、有序地实施下去。虽然,在目前,部分教师在应用该模式时,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但我确信,只要通过教师们的不断努力,就一定可以使这些问题得以解决,以为我国数学教育的总体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熊远辉.数学故事在初中数学课堂情境创设中的应用[J].教育观察,2013,7(04):120-121
[2]陶新燕.关于如何创设理想的初中数学课堂情境的几点思考[J].成功(教育),2013(11):70
[3]于江波.反思初中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5(01):7-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