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
2015-08-06周敏
周敏
【摘 要】 “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学习了著名台湾教育学家何福田教授的“三适连环教育”,结合劳技教育,执教平结内容,实施适合教育,采取:活用教材,适度开发,创造适合学生个体发展的教育;自主探究,渐进学习,开拓适合学习时机的教育;分层教学,快乐学习——开展适合个别容量的教育的教学策略,课堂中为每个孩子创造适合的教育,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适合教育 劳动技术 平结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只有满足每一个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才是满足和顺应现代的教育需求。个性化教育对满足学生个体发展及未来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研究新形势下个性化教育的有效模式,分析个性化教育理论体系,为深化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提供重要的启迪,是适合教育向当今时代奉献出的一道良方。
在实施适合教育,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研究中,笔者认真学习了台湾著名教育学家何福田教授提出的“三适连环教育”。所谓三适,即“适性”“适量”“适时”。也就是教育要适合孩子的天性,并且在适当的时候实施适当的教育量。结合劳动技术课的研究,笔者在《平结》一课教学中探索实施适合教育,有了一定的收获。
一、活用教材,适度开发——创造适合学生个体发展的教育
何福田教授认为的“适性教育”,就是“适合个别性向的教育。”意指不同材质的学生应该接受不同内容的教育。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各个智愚不同,质材有异,各有所好,各有所长,面对坐的满满一课堂的孩子实施教学,创造适合每个孩子的教育实则不易,而教材本身却框定教师的思维,限定学生的学习内容。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材只能作为授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到益处,还得靠教师的善于运用。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所使用的课本不只是教学的全部内容,教材应该是可变的、发展的和开放的。
树立“用教材教”的教学思想,笔者选择了劳技教材中的“平结”项目,灵活并创造性地处理了教材。保留原有教材中的平结做手链,编写平结“小珠人”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菜单式学习。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学生的自学研究单,添加了学生喜欢又能短时高效完成的“小珠人”为项目作品来引导组织教学。教学过程中改变以往劳技教学中单一的模仿制作,设计让学生先掌握技能、运用本领完成作品、举一反三再提升的教学过程。课堂中的高效学习源于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教材作为原型和范例,在依托和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度的拓展和延伸,挖掘教材资源的深层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功能,个性演绎、创造出有益于师生对话的氛围,使教学活动更加鲜活生动。
二、自主探究,渐进学习——开拓适合学习时机的教育
“适时教育”就是适合学习时机的教育。进一步言,“适时教育”包含学习者对掌握所学知识的成熟度,学习某种材料时的总学习量,以及机会教育。适合时机的教育需要增强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习更主动,获得的学习成效更显著。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平结》一课教师立足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在自学研究单上有平结编打的清晰步骤,还有制作的要领温馨提示。借助操作自学单学生能一目了然的掌握编结技能。运用“自学单”培养学生观察力、读图能力,凸现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归纳学习方法、开展探索研究。在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呈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技能掌握是熟能生巧的过程。归纳平结的技术学习制作,从操练过程来看采用了以下有效的实施步骤:自学方法—熟练打结—模仿制作—探索创新的流程。让学生在循序逐进地牢固掌握,逐步提升,体验制作与创新的成就感。在自主学习的引导下适时点拨,学生在大胆尝试实践操作中掌握,在完成作品中巩固,在挑战中创新。把握好教学时机,引导恰如其分,课堂教学成为学生表达与交流的探索活动,让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发展学习情感与态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技术素养的形成。
三、分层教学,快乐学习开——展适合个别容量的教育
何谓“适量教育”呢?就是个体在同一时间最适合容纳多少种学习材料的质与量之教育。人们对学习材料的“容量”也许可以粗分为大、中、小不同类别,说明不是人人都一样的,这点要先予确定。因此,“学习量”的适当与否对一个人的学习成败至关紧要。
让教育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去适应教育,在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有差异,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每堂课学生完成的作品可以不尽相同。《平结》一课教学设计了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提升教学成效。分层作业:采用跳一跳摘果子的方式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品再制作;神秘百宝箱:采用不同的作品放置在不同编号的百宝箱中,遇到困难的学生可以借助箱中的秘诀来帮助他们;激励创新:鼓励学生熟能生巧,举一反三,不断创新。借助小组的力量,小组同学智慧碰撞,制作出更有特色的作品。
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掌握、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的差异,教师选择给出不同的挑战作品,让学生创意制作,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了学生学习的信心,让每个孩子都来“量体裁衣”制作,快乐实践,体验成功。
适性、适量与适时这三适教育之精彩处在于三者之交互作用所产生的效果。忽略其中哪一种都会失之偏颇,单独运用其中哪一种都是应该的,但若不与其他两种配合运用,就会“美中不足”,甚至“徒劳无功”。
新时代教育要求改变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需要教师研究学生,了解、尊重和发展学生个性,因材施教,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自主发展,开发构建学生的智慧情趣,使之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