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极生慧 慧中通艺
2015-08-05
第一次偶遇青年陶艺家柳溪,画面极为静谧。阳光下的她,安静地握着画笔,身体呈现半蜷缩状,正在忘乎所以地描绘创作。此时的世界与他人无关,笔墨陶瓷才是她的专注所在。在位于景德镇的工作室中,这样安静的创作是柳溪的常态,也是属于她个人的生命享受。
柳溪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山东人氏。毕业后,她曾经在北京、上海等地多次参加各种艺术展览以及大型陶瓷艺术博览会。其作品不拘泥于传统,结构清晰充满创意,更因新颖的印象派作风,和充满主题意境的风格,深得业界认可。2013年她创作陶瓷的作品,被中国收藏十大艺术陶瓷评选为最佳创意奖。
作为一个外地人,最终决定留在景德镇发展也是机缘巧合。当初柳溪在吕品昌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景德镇尝试陶瓷工艺,这一来便萌生了兴趣。在这里,柳溪亲身体会到陶瓷创作的魅力,对于陶瓷艺术的狂热,开启了她生命中的另一番光景。这片充满艺术气息的热土,更让她不舍离开。
最初的陶瓷作品以系列雕塑为主,比如传统的动物、人物或是静物之类。柳溪天生不是墨守成规的性格,在创作的过程中,她开始思考创意,并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她逐渐尝试把家乡剪纸艺术的密集感和生动力,通过色彩和绘画运用到雕塑动物身上。自己儿时所受的民间文化熏陶和对家乡的惦念,通过这些雕塑作品一一得以传达。细观其早期的雕塑陶艺,在抽象艺术中呈现物型,颇有北方民间布艺的憨态和喜庆感。
在成功地做了几年陶瓷雕塑后,柳溪在这个领域产生了顿感。她想要做新的尝试,于是转战瓷板绘画领域。这对她来说不仅是一种全新的挑战,也是一项新的艺术追求。在白色的瓷板上手绘,然后再回炉烧制,配上边框完成一幅作品。柳溪看待陶瓷绘画作品的态度非常淡泊,艺术作品往往是艺术家生命情怀的呈现。她只是单纯地把瓷板当成一种媒介,至于烧制后的效果,那是自己的思想和生命观跟这个世界的对话。最新创作的两个系列作品《安静下来》,属于釉下五彩绘画。作品主体采用点线面排列组合,再利用青花的浓淡对比,呈现出立体的三维效果。立于作品前细细观摩,点线面的放射,营造出仰观宇宙之大、游目驰怀的自由空间。而青花独有的鲜明对白,让人遐想无限,通过观看,内心感受到一个清静无比的桃花源。“静”在我们中国的文化中极为倡导,甚至具有核心引领作用。“大学”开篇明示,以定得静,以静得智慧,可见静是万事万物的基底。一位艺术家最难能可贵的品质,便是保有一颗清静单纯的赤子之心。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红尘中,借由艺术强大的力量,感染芸芸众生。
艺术家必然会受到其他艺术领域或者生活经历的影响,而这些影响也会直接地反应到作品中。一位成熟的艺术家善于把生命的种种体验转化为自己的声音,来表达内心的情愫。在柳溪大学时代的绘画中,就已经清晰地体现出个人风格。在之后的创作中,她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一边学习,一边不断揣摩,逐渐完善自己的画风。在一些瓷画作品中,柳溪在成功把握色彩的基础上,运用大量的点形成视觉冲击。作品《冬日阳光》就大胆采用点连接点的方式,完全是抽象手法,表现冬日太阳的温和。作品即像图腾,又像是水中的涟漪,总之感受丰沛,画风细腻。
在不断的创作过程中,传统的技术和工艺让柳溪越发迷恋陶瓷艺术的魅力。在掌握好传统的基础上,有没有另外的可能出现,这是柳溪在与陶瓷对话中产生的疑问。作品《鱼在上海》中的气泡,柳溪依然采用传统的釉下彩工艺。而里面的不少图案,则是借用铜版的工艺,用针头笔雕刻出来。跨行链接的工艺,让柳溪的这幅作品震惊业界。柳溪认为,传统工艺既要走进来,当基础夯实之后,也要尝试走出去。在目前的创作里,她更倾向于实验性的尝试。一方面为陶瓷艺术寻找更多的可能性,一方面也为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对艺术的感受和丰富的内涵。柳溪认为,一项完美的作品,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内心共鸣,都需要至精至善的技术来完成。
作品《你看见的和我看见的》,借助传统装饰中的窗棂元素,来表达一种公众隐私,阐述看见和看不见的关系。这幅作品身逢其时,越是信息爆炸的时代,越是要懂得个人隐私的界限。作品寓意极好,采用规则和不规则的图案形成系列,色调浓淡相宜,实乃瓷画佳品。
生活中的柳溪真实安静,非常重视情感。在爱的世界里,柳溪有一颗极其细腻的心。在柳溪的创作中,爱人给予了她很大的支持和关爱。她亲手为他做了很多餐盘和日用器皿,想让对方在日常篆饮中感受愉悦。作品《我们俩》就是她内心的真情映照。陶瓷小人共存于方寸之内,相近却又相互自由,任由一个角度都彼此欣赏,也许这才是情感的完美态度。
艺术来源于最真实的生活状态,但愿柳溪以深厚的美学积淀和瓷画的综合素养,在陶艺的世界里活出最真实人生。
编辑:沈海晨 mapwow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