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福建采茶山歌研究
2015-08-05郑婷婷
郑婷婷
摘要:福建辽阔肥沃的土地和自然充沛的雨水条件,适宜于茶叶的大面积种植,由此促进了茶文化的形成与繁荣,衍生出的采茶山歌是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福建采茶山歌面临前所未有的传承困境。经过深入的田野调查分析,笔者要促进福建采茶山歌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必须在保持采茶歌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好采茶歌的音乐素材,结合现在音乐审美需求,创新歌曲形式,完成现代创作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茶文化 采茶山歌
一、采茶山歌的何去何从
福建辽阔肥沃的土地和自然充沛的雨水条件,适宜于茶叶的大面积种植,由此促进了茶文化的形成与繁荣,并衍生了丰富多彩的采茶山歌。
“阿妹好比嫩细茶,滚水一冲沉底下。阿哥盖子盖呀等,此刻正来开心花。”这首传唱于海内外的山歌就是客家的采茶山歌,该歌曲以茶喻人,以人比茶,讲述了客家茶农通过采茶山歌的形式,表达青年男女之间的情感,充分表现了客家山歌的特色。
对唱是山歌的主要形式之一,采茶山歌中也经常可以听到,郎儿妹儿情味极浓。常常以茶逗情,以情品茶。如“阿妹村中一枝花,好比高山嫩细茶。阿哥好比石崖水,好水专泡嫩细茶。”石崖水清冽香甜,是用于冲茶的理想泉水。把水烧开之后稍等片刻,将其冲入有茶叶的壶内,香气四溢沁人心脾,饮一杯提神醒脑,为工作助兴添劲。
在中国悠久的茶文化历史中,福建茗茶无疑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那么在福建茶文化对采茶山歌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采茶山歌又该何去何从呢?
二、福建采茶山歌当前面临的困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①。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语境下,福建采茶山歌的保护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加速,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剧,港台与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流行音乐的长驱直入,使得福建古老的采茶山歌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在中外音乐文化大碰撞、大交流的当下,流行音乐以其现代色彩与时尚特征征服了国内大众,而传统的福建采茶山歌无论是演唱内容还是演唱形式都没有太大的变化,明显地落后于时代,无法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因此,福建采茶山歌的传承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一)传统采茶山歌不符合当代青年人的审美要求
在安土重迁的传统农耕时代,各地的茶农哼唱着各地的采茶山歌,不存在传播上的困难与交流上的阻隔。但是,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形成,交通的发达,人员流动的频繁,这些方言味十分浓重的采茶山歌就很难被外地人接受,更难让外地人喜爱,当地的年轻人也觉得这些山歌难登大雅之堂。福建采茶山歌不仅唱词方言多,十分难懂,而且旋律平淡,音域很窄,没有起伏,比较单调,这也不能满足年青人的审美需要。福建大部分采茶山歌都是不断地反复同一旋律,音域都没有超过五度,而且每句结束音都落在同一个音上。这样单调原始的曲调,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难以被现代人接受,不符合当代青年人的审美要求。
(二)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采茶山歌的数量急剧减少
福建采茶山歌产生于茶农们生产劳作的过程中,是传统农耕时代小农经济的产物。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工业文明的崛起,福建绝大多数地区如今的茶叶种植与加工已告别传统的农耕劳动方式,逐步被现代工业文明的机械化生产与加工所取代。传统意义上的茶农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掌握了现代机械与技术的茶业工人。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意味着伴随手工劳动诞生的传统采茶山歌已失去了生存的土壤。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采茶山歌遭遇前有未有的传承发展危机,也就难怪了。福建采茶业生产方式已实现了现代转型,但福建采茶山歌却没有顺应时代的发展,创作出反映现代工业文明特征的茶歌来,这直接导致采茶山歌数量的急剧减少,演唱采茶山歌的人急剧萎缩,采茶山歌的发展乃至生存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战。
(三)采茶山歌的歌唱内容不符合当代生活
福建山区的百姓能歌善舞,过去,“八闽各地的人民都爱唱民歌,唱民歌是人们文化生活中的一种重要活动形式,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的一种需要,男女老少人人善歌。男女相恋,以歌为媒;喜庆节日,以歌相贺;生活劳动,以歌传言;丧葬祭祀,以歌当哭。”②采茶山歌是福建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农耕时代的产物。演唱采茶山歌,过去是茶农们重要的精神生活方式和主要的表情达意手段。但是,如今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大家要听歌,可以通过电视、电影、手机、网络等各种途径随时收听世界各地的时尚音乐。大家要唱歌,可以到歌厅,也可以打开家庭戏院,在自己家里卡啦OK,过足唱歌的瘾。更重要的是,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外来音乐文化传入的加快,许多年轻人迷恋港、台、欧、美、日、韩以及内地的流行音乐,从内心深处瞧不起本地传统的采茶山歌,觉得来自外面的流行歌曲比较“洋气”,来自家乡的山歌比较“土气”。这些都对采茶山歌的生存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三、福建采茶山歌的传承与发展
福建采茶山歌是福建茶农世世代代积累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受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外来音乐文化的影响,目前福建采茶山歌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危机。我们要珍惜这笔文化遗产,不但不能任其消失,而且要采取有效措施,让它在新的历史语境下得到有效保护与大力弘扬。
(一)广泛地收集与整理
为了能让福建采茶山歌留传后世,我们首要的工作是对其进行抢救性挖掘、整理。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与单位,要将抢救性挖掘、整理福建采茶山歌纳入议事日程,安排专门的人员、专项的经费尽快组织实施。要通过深入的田野采风,采用录音、录像、文字记录等方式,对福建采茶山歌进行系统、全面的搜集、整理,编纂出《福建采茶山歌集成》。这套集成应对每首采茶山歌的歌词、曲谱、流传地区、演唱者等进行详细记录和描述,为下一步的深入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安排从事这一工作的应包括民间音乐、方言、民俗等众多研究领域的专家,以便对福建采茶山歌作最真实的记录、最准确的描述。福建采茶山歌大都清新质朴、健康有益。但由于完全来自民间,里边也有许多粗俗的内容。我们在整理这些山歌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将采茶歌曲中一些不适应现代社会审美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的、一些陈旧思想的歌词剔除,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来处理这一宗巨大的文化遗产。
(二)大胆地创新与突破
一味强调原汁原味、强调传统而不思改变不思融合,只会把采茶山歌推向灭亡。要想传承福建采茶山歌,必须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对其进行大胆地创新与突破。首先,旋律上要改变原先过于单一呆板的曲式结构。要以传统采茶山歌的旋律为基础,融入现代音乐元素,使其旋律有起伏、有变化,使其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趋求。传统的福建采茶山歌曲式结构一般都是呼应式的上下句结构,而且经常是由小的呼应结构组成大的呼应结构,形成多层套叠的呼应关系。对于当代人来说,这样的曲式结构不但篇幅短小,而且过于单调,明显具有局限性。我们当下改编或创作采茶山歌,理应根据时代的发展,人们审美趣味的变化,在和声、旋律、曲式、节奏等音乐形态上进行大的创新与突破。其次,歌词上要改变过多使用方言俚语的情况。福建采茶山歌传播困难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歌词中方言俚语太多,许多字词都无法用汉字记录下来,许多歌词外地人根本听不懂。这不但不利于其广泛传播,也使得当代的年轻人觉得它土得掉渣,因而不喜爱它。随着现代社会人们交往的愈来愈密切,愈来愈频繁,作为抒发感情的歌曲,其歌词也不宜过于方言俚俗,而应当朗朗上口、易听易记。因此,当下改编与创作福建采茶山歌,一定要注意语言的清新晓畅,以扩大受众面。当然,在创新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保持传统,既要符合现代审美需要,又要不失采茶山歌的韵味,否则改得完全面目全非,就失去了采茶山歌原本的意义了。
(三)积极地扶植与教育
由于工业文明的冲击,市场经济的影响,现在福建许多产茶区的年青人都外出打工挣钱,会唱、爱唱采茶山歌的人已经寥若晨星,福建采茶山歌的传承明显呈现后继乏人的局面。这是严峻的现实,也是传承的隐忧。为此,我们应当采取如下对策:首先,要积极扶植采茶山歌的传承艺人。要通过深入的田野采风调查,弄清目前整个福建产茶区尚有多少茶农会唱采茶山歌,尤其是有多少“采茶山歌大王”。对于这些民间艺人,地方政府要想办法扶植他们。特别是“采茶山歌大王”,政府要解决他们的经济待遇,让他们专心致志唱采茶山歌,并让他们带徒弟,培养采茶山歌传人。其次,要积极培养教育后一代。在前文提出的搜集、整理出《福建采茶山歌集成》的基础上,组织音乐家和教育家编纂出福建采茶山歌中小学系列教材,作为中小学音乐课的本土教材,让采茶山歌进学校、进课堂,积极培养一大批能传承与弘扬采茶山歌的人。在福建采茶山歌的教育上,笔者比较倾向于将传统福建采茶山歌进行二度创作、创新后再进入课堂。如果能有更多的本土音乐家,能在不失传统福建采茶山歌风味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创造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旋律活泼优美的采茶山歌来,采茶山歌进课堂才有可能,中小学生才会爱学,福建采茶山歌的传承才有希望。
福建的采茶山歌蕴藏着丰富的音乐传统文化信息,是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福建茶农宝贵的艺术结晶。继承传统是为了更好地创新。我们要充分理解传统民歌的特点,用高品味的鉴赏力去捕捉传统采茶山歌的淳朴之美、优雅之美、自然之美,感悟真谛,在保持采茶歌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好采茶歌的音乐素材,结合现在音乐审美需求,创新歌曲形式,完成现代创作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注释:
①覃德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中壮族民歌传统与诗性思维的文明史价值》,《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②李向京:《论福建传统民歌的继承与创新》,《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参考文献:
[1]覃德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中壮族民歌传统与诗性思维的文明史价值[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2,(06).
[2]梁艺红.试论客家音乐文化的传承[J].嘉应学院学报,2011,(06).
[3]李向京.论福建传统民歌的继承与创新[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1).
[4]刘壮,牟延林.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比较与解读[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5).
[5]黄翔鹏.论中国传统音乐的保存和发展[J].中国音乐学,1987,(04).
[6]施王伟.多角度审视“采茶歌”的同源异流现象[J].艺术探索,2011,(06).
[7]刘麟,胡绍正.武夷山茶歌[J].音乐生活,2007,(09).
[8]易俏.广西玉林《采茶歌舞》的起源与地域性演化[J].歌海,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