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与策略思考
2015-08-05高传平
高传平
摘 要 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发展,大力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本文结合我省部分县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发现普遍存在着教育资源不均、均衡程度相对较低、教育经费投入不均、校际之间差距尚存等一些主要问题。同时提出了进一步促进均衡发展的对策措施,地方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以及教师应形成合力,各司其职,加大教育投入,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管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切实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军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县域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 问题与策略
中图分类号:G522.3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7.088
Problems of Current Counties Compulsory Education
Balanced Development and Strategic Thinking
GAO Chuanping
(Hubei Academy of Educational Sciences, Wuhan, Hubei 430071)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and vigorously promote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the county. In this paper, the status quo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some counties of the province, found that the prevalence of inequality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the relatively low level equilibrium, education funding is uneven, the gap between some of the major issues remaining intercollegiate. Also proposed countermeasures to further promote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local governments,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schools and teachers should join forces to carry out their duties, increase investment in education, rational planning the layout of the school, efforts to improve school conditions,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and school management, improve education quality and promote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y of compulsory army, promote equity in education, to promot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Key words County Compulsory Education; balanced development;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自教育部明确提出实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来,各级政府大力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布局不断优化,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教师待遇也逐步得到提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县域、城乡、学校之间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还难以真正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的发展均衡,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逐步缩小差距,力促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1 当前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教育资源分布不均
当前,在县域义务教育中城区学校相对占据了具有较大数量的教育资源,而农村学校则恰恰相反。其次,教育资源在农村、城镇以及城市三类学校的内部也具有较大的分布差异,比如在计算机台数方面,县镇学校学校与农村学校之间具有较大的差距,塑胶化运动场地和“班班通”设备城市学校明显优于农村学校等。再次,农村学校不合理的学科结构和教师年龄老化现象相对突出,农村学校音体美和信息技术教师相对缺乏。
1.2 教育均衡程度较低
教育部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设置了一个门槛、两项内容、一个参考。一个门槛,即基本办学标准评估。两项内容,包括对县域义务教育校际间差距的评估和对县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评估。一个参考,公众对本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的满意度。部分县市区虽然达到了教育部的这一要求,但是由于教育资源分布差异性,加之教育投入缺乏以及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等原因,导致个别县市区义务教育均衡程度较低,只是基本符合国家和省定的评估标准,均衡发展程度较低,而有些县市区已经在逐步走向优质均衡。
1.3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在某些县市区,由于经济总量相对较小,财力不足,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只能基本达标,受教育经费不足的制约,部分县市区在生均图书册数、生均教学用计算机数、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等各个方面的差异系数偏大,教师待遇偏低等。还有个别县市区为了区域经济发展,将主要投入放在经济建设,而对教育的投入不足,甚至“三个增长”未能达标,以致尚未通过均衡发展的评估验收经费投入不足,使得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受到了较大的限制。
1.4 校际之间差距尚存
城区学校教育资源相对集中,农村学校与城区学校之间差距依然存在,特别是一些偏远学校和规模较小学校无论是在办学条件、教育质量还是师资力量等方面差距都相对明显。一些教育资源集中的学校涌入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导致出现超大规模学校和超大班额。特别是曾经那些所谓的“重点学校”、“示范学校”,加剧了中小学教育的失衡与竞争,加剧了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和不平等,甚至制造出了一些所谓的“薄弱学校”,严重损害了义务教育的公平性与公正性。
2 解决当前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的对策措施
2.1 提高认识,确立义务教育均衡观
保证教育公平实现的基础就是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教育公平主要包括公平的起点,公平的过程以及公平的结果。笔者认为,首先必须要保证具有公平的起点才能够保证教育公平的实现:第一,国家制定的政策和法律必须要能够将公正以及公平的原则充分的体现出来,就是说必须要保证我国的每一个公民都具备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第二,政府和社会必须要将相当的教育条件和资源提供给每一个公民,从我国相继颁布的各种法律来讲已经基本上使得公民平等受教育的机会从制度层面得到保证,然而由于教育政策在历史上的倾斜以及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现在重点校与非重点校之间以及城乡之间存在着严重不平衡的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现在教育资源分配的弱势群体往往都是城市非重点校和农村学校。因此必须提高认识,促进教育公平,树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观。
2.2 加大投入,努力缩小校际差距
在“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基础上,省级政府应加大市级政府的投资责任,改变县级政府投资负担比例不合理的状况。可设定义务教育最低财政标准,对低于最低财政标准的县,则由上级财政通过建立规范化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给予财政支持。实现义务教育经费专款专用,使教育事权与财权的统一,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根据城乡间教育物价的差异、经济发展的差异,加大向农村学校教育投入倾斜的力度,进一步提高经费标准。与此同时,教育部门还应该以学校的实际需要为根据,对学校所需要的各种资源进行适时的补充,只有经费得以充分保障,教育资源得到合理分配,才可逐步缩小县域、城乡、学校间的差距。在教育投入上,县级政府必须严格履行应尽的职责,严格落实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
2.3 科学论证,合理规划学校布局
在农村、城镇以及城市三类学校存在着比较明显的规模差异,规模差异出现的主要原因除了包括不均匀的教育资源分布之外,同时还有非常重要一个原因就是不合理的学校布点。所以地方政府必须要经过科学的论证,从而对学校的布局进行合理的规划。除了要涉及到教学点以及农村中小学的布局问题之外,学校的布局还应该包括城市学校的科学布局问题。学校布局规划实质上属于教育资源的再分配问题,因此政府需要以农村以及城市人口的变化趋势和情况为根据,积极地采用裁撤、新建以及合并等手段对教学资源进行重新整合,这样才能够有效地保证城乡儿童可以平等的享受到各种教育条件和教育资源。尤其是在规划农村学校的布局的时候必须要对学龄儿童的交通便利以及年龄等问题进行充分的考虑。除此之外,政府还应该以城市发展的趋势和现实情况为根据,致力于城市学校新建、扩建步伐的不断加快,这样才可消除大规模学校和大班额现象。
2.4 统筹师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配齐配足各学科专任教师。要对教师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一方面一些较小规模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难以根据课程设置的需要将全部的学科门类的专任教师配备好,此时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就可以进行有效的协调和安排,有计划地培养全科型专业教师。通过实施这一政策能够使学科结构不均衡的突出问题在我国较小规模以及边远地区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另一方面积极培养音体美、信息技术教师,缓解学科结构问题。二是逐步提高教师待遇。在确保教师工资待遇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水平的基础上,建立农村贫困地区学校特殊岗位津贴制度,使农村薄弱学校能够吸引到更多的应届大学生。三是加强教师交流和培训。在城区建立教师定期流动的“活水”机制,改变人事管理制度,变“学校用人”为“政府用人”,在统一工资标准前提下依法由政府对教师实行合理调配;其次在农村地区,要加强对教师的业务培训,逐步缩小与城市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教师的教学水平差距。
2.5 强化督导,定期开展均衡监测
各地要根据教育部和省定标准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进行督导评估,严把质量关,抓问题,补短板,同时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督导监测体系,在督导监测工作中,通过“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撰写报告、结果应用”几个主要环节,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监测的工作机制。要对均衡状况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向社会发布督导和监测报告,接受社会监督。各地要把义务教育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教育经费的投入作为督导评估政府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还可充分发挥责任督学的作用,定期深入学校进行业务指导和工作督导,为学校的发展问诊把脉。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石。为此,要采取各种措施,加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推进力度,有效遏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校际之间差距扩大的势头,义务教育政策凸显基础教育的公平性、公正性,优先向农村地区、弱势群体倾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均衡。当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既是相对的,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但最终趋势必然是由目前的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走向优质均衡。
参考文献
[1] 柳海民,林丹.本体论域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J].东北师大学报,2013(5).
[2] 罗洁.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政策选择与实践探索[J].中小学管理,2013(10).
[3] 赵泽碧.关于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理性思考[J].教育探索,2014(2).
[4] 林佩燕,宋洵,王岚.以信息化促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江东区教育均衡发展思路新探[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