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初中生作文创造力的点滴心得

2015-08-05余妮妮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7期
关键词:温馨创造力活力

余妮妮

【摘 要】初中生常感叹自己生活单调,没有什么好写的,因此写作难有创造。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捕捉生活灵感、触发情感活力、方面论及如何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创造活力从而丰富作文题材,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初中生;作文创造力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而作文是最能显示人的个性、最富有人文色彩、最需要创造革新的思维活动之一。从文学创造的角度说,没有创造就没有文学。当代中学生的作文普遍存在千人一面,情感干瘪的弊病,究其原因乃平时不注意感悟生活点滴,不喜欢接触情感教育型的文章或影视作品,以至于对社会和生活缺少应有的热情,写成文章便不疼不痒,干涩生硬。那么语文写作教学中就应该注重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创造活力。为此,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一、借一双慧眼,捕捉生活灵感

深厚的生活基础是创造之源,作文需要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而这双眼睛的获得,取决于一颗对生活善感的心。我们所要求的是引导学生去深切地感受生活,捕捉来自生活的灵感,表现来自心灵的悸动。告诉他们,日常饮食起居、邻里亲情、迎来送往、花虫鸟鱼都可成为写作的材料。文章成败,决非题材。如果能用纯真的心灵去感受别人之未感,用自己聪明的眼光去发现别人之未见,推陈出新,单调的题材照样能写出好文章。

对此,我在教学中首先指导学生写作观察日记,通过介绍生活中的某些情况或想法,引导学生捕捉生活灵感,激发创造活力。比如有一次要求学生写一篇有关“旅游”的文章,一位来自山区的学生写暑假在他父母的带领下,第一次来到上海,在他眼里,这世界如此之大,如此之美,他内心的震撼竟是如此之强烈,让人读罢不禁唏嘘感叹:

我第一眼看到东方明珠塔的时候,全身热血沸腾,心都要跳出来了。……在街上,我看到了几十层的高楼,来来往往的车辆,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在公交车站,人们井然有序地上车,塞钱,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那么的让人吃惊!……

可以这样断言,对中学生来说并不是缺少题材,而是缺少对日常题材的独到的发现。

其次,我要求学生用不同的心境去感受同一事物,把自己不同心境中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在一次校运会之后,我鼓励学生化运动场上的冠军为试场上的优胜者,于是第二天上交的日记中有这样一段:

我们三(7)班文武挺悬殊的。你看,运动场上,我们那帮兄弟姐妹,手牵手、肩并肩,雄赳赳、气昂昂,迈着矫健的步伐,展现我们独有的英姿,勇夺冠军。总体上,这“武”的还行吧。但这“文”是怎么也跟不上去。每当试场中一决高下时,往日那雄风便荡然无存,风萧萧兮——不见了。如果我们文化科再好些,那么我们班便文武双全,这多风光啊。

二、触发情感活力,创造构思

没有情感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只有学生胸中有情,才有可能在作文中流露真情,下笔才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努力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产生想要表达的欲望。

比如在一次随堂练习细节描写的过程中,我给学生读了几句以“温馨”为话题的语段:“温馨是初春河上飘过的第一丝草香;是暮晚天际掠过的飞鸿;是月光如水漫浸的庭院;是满坡黄花间衣袖盈风的少女笑靥;是令你怦然心动的温暖与温柔。温馨是杨槐花宛若漠漠飞雪般散落在人家庭院;青石砌成的古井里,小铁桶在井壁碰出的清悠回响;雨丝中袅袅撑起的红油纸伞;小酒店里怀抱一管大烟杆半合着眼品味的老农人。”并趁势引导学生:这些我们熟悉又亲切的,不就是温馨?所以写作,要注重细节,善于从细微处见深刻。看到学生若有所悟的点头,我连忙“趁热打铁”,又出了个话题“生命”,要求学生触发情感活力,写出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学生思考片刻,纷纷动起笔来,几分钟后,我便读到了不少美丽的句子:

生命是迷失了方向的船上的一枚指南针,生命是正在等待开放的花蕾,生命是百花争艳时正在无私奉献着的绿叶。

生命是流动着的潺潺溪水,生命是燃着的希望之光,生命是孩子们天真无邪的张张笑脸。

生命是聆听的愉悦,生命是品味的从容,生命是漂泊的自在;生命是真心的倾注,生命是动容的感触,生命是完美的残缺;生命是色调的美仑美奂,生命是执着的不顾一切,生命是等待的千年轮回。”

句句美妙的词句从他们的笔端流出,学生越写越多,在他们笔下,任何事物都被赋予了感情色彩。后来在当天的随笔中,有同学就说:“我从没发现,原来写作文可以這么简单,原来我也可以写出漂亮完整的句子。”由此可见,写作的素材是很宽泛的,只要引导学生有情于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情感的活力就会被触动,灵感的火花就会被点燃,写作构思就会被创造出来。

写作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与激发,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笔者在这方面也仅仅是作了一些有效尝试,真正在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还与学生的平时阅读积累等方面有关,因此还有待我们语文教师更加深入研究探讨,以提高学生的作文创造力。

猜你喜欢

温馨创造力活力
温馨提示
温馨提示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活力
温馨的一家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改制增添活力
收回编制 激发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