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化学教学中环保教育的探究
2015-08-05阿布力克木·阿布来提
阿布力克木·阿布来提
【摘 要】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突飞猛进地发展,人类物质生活的日趋丰富,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所以,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最为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同时它也制约着我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化学污染作为环境污染的最直接的污染源之一,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好环保教育教学,是广大中学化学教师不断研究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中学化学;环保教育教学
化学与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在大多数情况下,环境污染主要是由化学污染造成的。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加强对中学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使同学们不但学习了化学知识,而且真正懂得了化学污染对环境的危害。为此,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清楚的认识到中学化学环保教育教学的重要性,积极的通过学生的实验以及课外实践活动给学生渗透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全方位的去提高教学效率。本文笔者就如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做了简要的探究。
一、中学化学教学中加强环保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工业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各种企业异军突起,在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我国带来了新的环境污染问题。城市环境恶化仍在升级,并以很快的速度向农村蔓延,生态平衡遭受破坏的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全球气候变暖,水资源出现危机,土地荒漠化越来越严重,水土流失,臭氧层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以及严重危及人类生命健康的放射性污染等一系列环境恶化问题,使人们饱受了恶果。因此,环境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乃至政治问题。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若不加强环境管理,让不断增加的工业“三废”继续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就会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后果。现在的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环境意识如何,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以及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全球性课题,这是当今社会赋予每一个化学教师的使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二、中学化学环保教育的有效策略
1.结合教材内容,给学生渗透环保教育
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在对环保教育教学有了一个充分的认识以后,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应充分的结合教材,结合学生的学习内容,积极的在教学过程中,立足课本,不断挖掘教材中环境污染问题的现状、环保意识、环保的前景等内容,时刻的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有目的地,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例如,《空气》教学中,我除了介绍空气成分的发现、研究外,还介绍沙尘暴。面对大气污染的蔓延,人们越来越无奈地感叹:生活很美,只是别呼吸这样的空气。通过一开始空气的学习,展现在我们中学生面前的是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如何防治大气污染?如何保护我们赖以呼吸生存的气体空间?又如,《二氧化碳》教学中介绍完CO2性质以后,马上让学生讨论“温室效应”,联系户外花木用塑薄膜覆盖,不会被冻坏的大棚蔬菜,使学生知道CO2能像温室的玻璃一样起保温作用,并联系课本上的CO2的循环图示,介绍了CO2循环。由于温室效应加剧,科学家们预测百年内海平面上升3米,21世纪末地球平均气温升高5~6℃,学生感到环保十分重要。这样,既能适度拓展教学内容,又能增强学生的内心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提高教学效率。
2.结合化学实验,给学生渗透环保教育
中学教育目的之一,就是为社会造就合格的后备劳动者。中学化学教育对环境科学的学习将起着启蒙作用,应很好地利用这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环保知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作为中学化学教学的主要途径,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更应重视环保教育,要引导学生形成“绿色化学”,“低碳化学”的理念,意在告诉学生保护环境应“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以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教学中,作为化学教师,我们要利用实验教学,让学生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实践中来。使学生从小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为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做好以下几点:
(1)要引导学生学会保护实验环境,培养良好实验习惯。在起始阶段,学生进入实验室,对实验仪器、化学药品充满好奇,这时除了强调实验安全外,教育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一定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化学实验,特别是像探究燃烧条件,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等实验,会产生污染环境的产物、废气等,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学生实验事实的培养,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以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减少化学废物的排放等等。
(2)注重化学药品特征知识的传授,预防环境污染。在中学实验中,有许多的化学药品都能对环境产生污染。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我们还要注重化学药品知识特征的传授,要使学生充分的明白各实验药品有关性质、贮存和使用知识,以及预防环境污染的措施。例如,“磷”必须贮存在水中,否则容易发生自燃产生的有毒烟雾污染环境。在介绍有关酸、碱、盐药品时,大部分必须密闭保存。又如贮存硝酸时,要用棕色瓶存放在暗处,以免硝酸见光分解、挥发,污染空气。
(3)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废物,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要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使保护环境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首先就要从学生抓起,从课堂做起,从实验的废物处理抓起。中学化学实验中有很多药品可以进行回收利用,如高锰酸钾制氧的残留固体可用于氯酸钾分解制氧的催化剂,最终残余物可用做化肥等等。每次实验完毕,教师应启示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对废弃物进行处理,把产生的污染物做到有效地回收和处理,这样使学生掌握消除或减轻环境污染的简单原理,使学生养成从我做起,保护环境,造福人类的高尚品德。
3.通过课外实践活动,给学生渗透环保教育
课堂的教学是基础,课外的实践是补充、是提高。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固然是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一环,但课外活动的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所以还应在课外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为此,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我们还应积极的课外拓展,积极的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在学生理性认识不断增强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目的组织学生做社会调查,把学生带到大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去,亲身感受环境污染对他们造成的危害,并根据调查取得了第一手资料填写《环境污染情况统计表》,这样才能深化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并能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深化。在引导学生调查前,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多看、勤动脑、多动口,在调查过程中,在形式上采用集体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要使学生都能通过调查,进一步认清目前环境问题存在的严重性,同时培养学生的良好环境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中学化学环保教育教学,是一个须行渐进的過程,不可一蹴而就。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不断的总结、研究教学策略,不断的探究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让学生从小就树立起环境保护的意识,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创建一个美好的劳动生活环境,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环境科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