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2015-08-05何亚文
何亚文
【摘 要】课堂教学是一个由多要素构成的复杂的动态系统,它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过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通过优化教学内容,促使教学内容现代化;二是通过优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三是优化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合作式学习;四是优化教学评价,使评价更富激励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优化;策略
课堂教学是一个由多要素构成的复杂的动态系统,它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过程。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数学知识高度抽象性和严密逻辑性的特点决定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特殊性。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可作这样的表述: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在数学教学目的指引下,以数学教材为中介,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与以往相比,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发生很大的变化,主要目的就是实施素质教育,而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因此,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中心环节,结合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进行优化数学教学过程,探索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优化教学内容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前提是教师应以教材为依据,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去再现编者体现在教材内的思维过程,以此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克服只研究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忽视对教材研究的倾向。不同的教学内容应有其不同的教学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数学教学目标,要紧跟时代步伐,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全面领会素质教育、新课改的要求,依据教学大纲、教材体系和社会需要,结合本校教学实际综合考虑,既要有知识教学目标又要有能力培养、方法指导目标及心理品质培养目标,使学生所收获的不仅是数学知识本身,而更重要的是学习数学的方法,研究探索数学的志向。
教材是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是连接教师与学生、课内与课外、知识与方法、能力与发展的纽带。原有教材内容的编排体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现行教材内容的编排体系对原教材进行了删减,减轻学生负担,同时又增加了部分新内容,更好地与高校接轨,更好的培养学以致用的人才,避免学生学了不少书本知识却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这种弊端,这也是新课改的根本所在。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将教材内容原封不动地硬塞给學生,而要具备现代教材观,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聪明才智,结合学生的发展水平,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二、优化教学手段
传统教学使用的是粉笔、黑板。有人戏言:一支粉笔走天下。这种单调的教学手段,制约了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注意教学手段的优化。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声音、动画等,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对于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把“静止”的内容变为“活动”的形象,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解决问题等能力,实现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几何图形”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解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由于年龄关系,学生的思维发展处于具体形象向抽象过渡的阶段,解答相对复杂的图形就显得力不从心。如果利用多媒体教学,让静止的几何图形动起来,问题就变得简单了。例如:教学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时候时,我们可以通过电脑演示用平移、加线、旋转、重组重叠图形等方法化解难点,找到解题的突破口,让学生看到具体形象的过程,理解图形的组成,从而找到解题方法。但在多媒体的选择和使用上,要注意“度”的把握。有一段时间,大家为了赶时髦每一节课都用多媒体。开始的时候,很有新鲜感,可在反思中觉得并不是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多媒体,太多的刺激会让学生疲惫不堪,降低课堂教学效率。只有适当使用,才能发挥其优越性。
三、优化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什么内容都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要根据学生和教学的需要进行组织。内容简单的不用小组合作学习,内容较难的先要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再组织小组合作。这样,每个人都有思维上的参与,实现人人学数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制定相应的规则。合作学习的关键是教师要科学组建学习小组,即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爱好、成绩等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合作能力为目标的。笔者曾在学校组织的家长开放日,教《应用题的练习》(四年级)时要求学生四人小组自主分工:一是把应用题拼组完整,二是读题,三是写出算式,四是说出解题思路。在反馈过程中,证明四年级的学生自己能做出优势互补的合理安排。动手能力强的拼,朗读水平高的读,书写能力强的写,条理清晰的说。小组合作的实效性得以彰显,使大家都得到了锻炼并发挥了自身的长处,得到了听课老师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在课堂学习中,合作小组常常表现出不善于合作的状况。一次,笔者在执教老师请学生小组合作时观察到以下现象:有的学生托着下巴冷眼旁观,有的学生溜到别的小组,有的东张西望……所以,教师在平时要采取相应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1)鼓励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都能积极地相互支持和配合,进行有效沟通,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清楚地理解对方的想法与观点,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对那些内向的、怕羞、不敢说的学生要多加鼓励和点拨。
(2)指导学生学会倾听。倾听,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有困难了。首先,要树立倾听的意识。教师应该告诉学生:如果你想得到别人的尊重,你自己就要先尊重别人,而倾听是你尊重他人的一种方式。其次,当众口头称赞那些愿意认真倾听他人的学生,树立起榜样。最后,评一评哪些学生学会了倾听。
(3)达成共识。让学生对组内的认知冲突进行有效解决,从而解决问题,理解知识,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彼此信任。
四、优化教学评价
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数学思考的发展水平等方面。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自己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在选择赞扬的语词时,要富有思想性,真正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教育活动中, 教师做出适当的确切的表扬,才具有真正的激励作用。非言语性的“赞扬”和“谴责”是用表情动作表现出来的。一个轻微的手势或一个小动作就足够把一个信息传送给学生,哪怕只有一个小小的“暗示”或一个“眼神”就能得到思想的沟通。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有的学生会产生害怕心理,用“勇敢些”、“我相信你”的语词比用“怎么那么胆小”、“你太紧张了”的语词更带有激励和提高学生自信心的作用。
教学时,我要求学生每天晚上睡觉前都回顾一下当天所学的知识和收获,反思当天的学习行为,是否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实现了那些学习目标?获得了那些进步? 等等问题;每周六晚上反思总结一周的学习情况,记录自己一周来的数学学习情况和成长的历程,自己特有的解题方法、印象最深的学习体会、最满意的作业、单元知识总结、提出的最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自我评价、还需在哪些方面努力等,星期一组织学生在班会时间进行展示和交流,这样可以使学生比较全面的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感受自己的不断成长与进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也为教师自己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改进教学方法、实施因材施教提供了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