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洛阳北魏永宁寺泥塑人物造型特征

2015-08-04刘立刚

雕塑 2015年3期
关键词:造型

内容摘要:本文以洛阳北魏永宁寺塔基出土泥塑头像和着衣躯体为讨论对象,先后简要分析了两者的造型特征,并结合时代背景阐述了这些泥塑流行的原因。文章最后认为,这些高水准的泥塑造像,是在佛教造像影响下的结果。

关键词:北魏永宁寺;泥塑人物;造型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lay heads and bodies with clothes that excavated from Yongning Temple of Luoyang in Northern Wei dynasty,includes the brief researches about the modeling features of them, and according to historical background, explains the issues about why these clay sculptures were prevalent. In the conclusion section, the author of this article manifest that these refined clay statues were influenced by Buddhist statues.

Keywords: Yongning Temple Of Luoyang In Northern Wei Dynasty, Clay Statues, Model

北魏晚期的洛阳永宁寺,由灵太后胡氏于北魏熙平元年(516)所立,是北魏迁都洛阳后建造在城内规模最大的寺院。但这座世间稀有的壮丽建筑,从营建到毁弃仅存在了1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于1979年对该寺的永宁寺塔基进行发掘,从中出土大量佛像、菩萨、弟子、供养人等泥塑残片1。由可辨认残片看,皆体现出造型生动,技法娴熟的特征,从侧面见证了当时佛教造像风采。这些泥塑残片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头部和手足残片,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些出土泥塑残片的造型分析,简要梳理这一时期泥塑人物的造型特征。

一、泥塑头像

就头部残存较完整实例而言,有男性头像和女性头像,其中男性头像包括戴冠和不带冠两类,女性头像皆梳发髻。

图1是一组男性戴冠头像,这种造型在出土所见实例中占有相对多数。图1A-C脸部造型丰腴,五官显得相对集中,眼睛半睁,鼻梁高挺而纤巧,鼻头圆润,嘴角微翘,呈现一种安静、祥和、喜悦的表情。图1-D为一老者塑像,脸部削瘦并布满皱纹,但面部表情同样充满对来世美好的憧憬。这些头像的帽冠并不完全相同,其中图1A-C的帽冠是头部塑造完成后加上去的,图1D头顶的帽冠则和头部一起塑造,后者这种特殊造型,与削瘦的面部特征均为个别实例。可以看出,面部饱满丰腴,表情祥和、喜悦是该类泥塑头像的基本特征,而高度相似造型,显示这些泥塑是遵照统一范式和标准并批量生产的结果。这些造型趋同的泥塑头像加上不同帽冠后,就获得了相应的身份,可代表具体的贵族和官员身份,其最终目的是在庄严的塔刹中礼佛和侍佛。

图2是一组戴桶形冠的男性泥塑头像,在所见实例中占有一定比例。图2A、2B面部特征和上一组泥塑头像并无明显区别,也是匠工批量生产的结果。两者的差异在于头部戴的帽冠不同。这种两头收缩、中间外凸的帽冠,在洛阳龙门龙门石窟和巩义石窟的《帝王礼佛图》中频繁出现,他们位于皇帝身后的位置,两侧还有侍从,身份显然较为显要,应为皇亲贵戚。

图3是一组无帽冠泥塑头像,在出土实例中相对少见。图3A、3B脸部造型和五官特征与前两组基本一致,其区别在于头部帽冠的有无。两件泥塑头像为僧人形象,应为塔刹中与礼佛者或供养人组合在一起,起着导引礼佛或其他法事的作用,比如巩义第一窟门内侧《帝王礼佛图》《帝后礼佛图》浮雕中,礼佛队伍最前列就有导引的僧人。又或者是表现在佛两侧的弟子形象。

图4是一组表现有发髻的菩萨和女性泥塑头像,这种头像在出土残片中较为常见。图4A-4C脸型圆润,五官精巧,表情安逸喜悦,较上述男性泥塑头像更为秀美。图4A发髻为向上束起的花瓣状,与麦积山第146窟正壁右侧菩萨一致,可见该头像原为胁侍菩萨像。图4B发髻已失,其他特征与图4A一致,推测其原初亦为菩萨像。图4C发髻造型较为自由,应为侍佛的贵族少女。

上述实例呈现较统一特征,头像面部丰腴,五官秀美,肌肤质感极富弹性,体现出极高的造型水准。这些泥塑造像,与洛阳城南龙门石窟同期造像有较明显区别,除了材质上的差异外,更主要的是其造型风格发生转移,由清瘦转为丰腴。

二、着衣躯体

永宁寺塔基中还出土了大量着衣人物躯体残片,这些残片分属于不同身份泥塑造像,既包括佛陀像、菩萨像,也包括皇帝、贵族及其他信徒。这些着衣泥塑残片造型手法较为统一,多以阶梯状结合阴刻线来表现,此外还有少量不表现着装衣褶实例。

图5A、5B头部和手均已失,但着装保存较为完整,前者双手合十跪于地上,似在礼佛,后者外披罩袍,腰系束带,潇洒飘逸,可能在讨论佛法。图5C双手置于衣袖中,外披一件右肩半披式袈裟,其装束应为僧人,或者佛弟子。不同身份的崇佛者汇聚一堂,再现了昔日佛教寺院中法音不绝于耳的盛况。这些泥塑造像衣装的内外层次分界皆为阶梯状,其轮廓边厚薄均匀,同一层面服装衣褶则以阴刻线表现,形成层次清晰,主次分明的视觉效果。这种表现技法,与龙门石窟宾阳中洞以后造像相近,只是相较后者石刻而言,泥塑简便易行,其线条显得更为自由灵活,但也失去了那种有力而硬朗的质感。

图6同为出土于永宁寺塔基的泥塑着衣躯体残件,在衣装与躯体的内外空间关系上与前例呈现一致特征,但服装衣褶更为简洁,甚至不刻画衣褶。图6A衣装极为简洁,通体只表现衣领和袖口等关键部位结构,其他部分均素面塑造。图6B衣装表现亦呈现相同特征,少见有衣褶表现。这种素面衣装并不完全贴身表现,而是在随躯体转折的同时,多以微妙、柔和的曲面呈现,和人物面部和手部的肌肤表现有相似之处。

这些大量出现在寺院中礼佛、敬佛者,反映了北魏晚期洛阳城内寺院中佛法盛行的繁盛局面。史载宣武帝(500-515年在位)喜好佛理,天下僧俗亦多趋附之,寺院中由此多有讲经说法之事。2永宁寺为当时规模最大和建筑最为辉煌的寺院,想必也是城内极为重要的佛教道场,朝中显贵频繁出现于此。永宁寺塔基中出土大量世俗人物泥塑,应是这种佛国盛世的侧面反映。

三、北魏晚期寺院泥塑造像的兴盛和影响

北魏王朝早在迁都洛阳之初,就规定城内只设一寺。但随着宣武帝好谈佛理的影响,天下僧俗皆攀附此风,地面寺院大量增加。这股热潮之下,此前的那种只设一寺的规定形同虚设。《洛阳伽蓝记》载:“逮皇魏受图,光宅嵩洛,笃信弥繁,法教愈盛。王侯贵臣,弃象马如脱屣;庶士豪家,舍资财若遗迹……京城表里,凡有一千余寺。”3这种大规模的寺院建设,必然带来寺中泥塑造像的大量出现。永宁寺为其中的最高规制,泥塑造像自必为当时最优秀工匠制作,代表了当时泥塑的最高水准。

泥塑造像在寺院中的流行,是对中国古代雕塑发展促成一个新时代的来临,特别是佛像中所体现出来的偶像崇拜意识,以及包含其间的写实因素,对于两汉以来重意大于重形的雕塑观念甚至是一种颠覆。这种变化,不仅在上述实例中有清晰体现,还在此后北朝晚期墓葬中所出土的人物俑上完整反映出来。从一定意义上说,佛教雕塑的传入,改写了中国古代雕塑发展轨迹,而北魏晚期随地面寺院兴盛的泥塑造像,更使这种发展趋势得以全面展开。

(刘立刚 天津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注释: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魏洛阳永宁寺》,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

版社,1996年

2《魏书》卷114《释老志》载北魏神龟元年(518),皇室元老元澄针对佛

教势力过度膨胀,上书孝明洛阳佛寺“或比满城邑之中,或连溢屠贾之肆。”

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3045页

3 杨炫之撰、周祖谟校释《洛阳伽蓝记》,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

22-25页

猜你喜欢

造型
汉代画像石对现代造型艺术的影响
浅谈中国民间艺术门神的造型研究
浅析情感化造型语言在JWF1213型梳棉机外观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江西安义糕点印模的艺术特色
汉字家具造型新概念设计
基于内外流场仿真分析对整车性能研究和优化
北魏佛教石窟雕塑造型与装饰风格的分析
美术审美特征论
汉代造型艺术与当代中国画发展问题研究
浅析“浙派人物画”的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