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在华国际贸易”课程教学实践初探
2015-08-04崔山濛
崔山濛
摘要: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反馈和教学问题等几个方面对定位于留学生的“在华国际贸易”课程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期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扬长补短,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在华国际贸易;案例分析教学法;实操过程体验法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5)07-0049-02
一、引言
“在华国际贸易”课程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留学生教育学院针对在华留学生开设的一项特色课程。上课学生为国际贸易方向的全英项目留学生。课程旨在向留学生介绍国际贸易知识和实际操作流程。所以该科目不仅包括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的讲解,而且更加强调国际贸易实务过程的操作与展示。本文基于笔者的教学经验,探索上好本门课程的教学方法,使其成为一门既包含丰富的贸易知识又充满趣味的实践性课程。
二、教学内容安排
本课程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的讲解;二是国际贸易实务流程的介绍。因为留学生大都想毕业后从事进出口贸易,搭建本国和中国的国际贸易桥梁,所以本门课把重点放在后者上。就国际贸易理论知识方面来说,内容定位于向学生介绍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发展的历程、不同国家的贸易政策以及当今世界的贸易格局。就国际贸易实务知识方面来说,包括整个国际贸易实务的全部流程:从开始的发盘、还盘、回盘到中间过程的报关、运输再到最后的入关、检验、付款等各个方面,都要讲解[1]。一些国际商法的相关内容比如维斯比规则、汉堡规则、UCP600、CISG等都在课程内容之中。
本课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因为国际贸易的方式和渠道发展非常迅速,从UCP500到UCP600,从Incoterms 2000到Incoterms 2010,都不过是短短十来年内发生的事情。网络的快速发展带来的EDI的使用,更是大大提高了国际贸易的效率。本课教学对这些都应有所涉及。
三、教学目标设置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旨在提高学生知、情、意三方面的综合素质。
第一,知识层面。学生应该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理论方面的所有知识,并且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整个流程以及所涉及的单证填写方法。
第二,情感层面。国际贸易的本质是国内贸易的延伸,所以国内贸易要求的情感特质国际贸易都是需要的。一个冰冷的性格肯定不适合做贸易。所以本课旨在培养学生热情、善于表达交际的外向型性格,给学生创造机会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第三,意识能力层面。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从业素质是意识能力层面主要的培养目标。实践能力总的来说就是把教材上讲解过的整个国际贸易实务的流程熟练地应用在国际贸易实际操作中[2]。鉴于教材上介绍的主要是知识点,需要学生记忆,在实际贸易业务当中,学生能否熟练应用还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问题,所以这个目标也是更高一个层次的要求,包括货、证、船、款四个步骤。学生要能够根据合同的内容监督整个进出口过程中各方面的细节,包括掌握商品的质量、数量、包装及运输标志等填写的规则,了解运输环节的租船订舱程序及海运提单原产地证明的检查,明晰装箱单,报检、报关过程中的检验单据的填制,了解世界上主要国家的贸易法律等。从业素养指国际贸易实务的优秀从业者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个人素质,同时还必须具备优秀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交流能力。此外,鉴于国际贸易进出口行业竞争激烈的特殊情况,从业者还应该具备非常的毅力和不畏挫折与艰险的品质,做到吃苦耐劳,不怕失败,锲而不舍。知情意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到这里才算达到最高境界[3]。
四、教学方法探讨
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上述的教学目标呢?当今的教学环境和以前相比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老师唱独角戏的教学时代早已一去不返,互动式、启发式、答问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使用才能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这里列出本门课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
(一)案例分析互动教学法
案例教学最大优点就在于理论联系实际,从纸上谈兵到解决实际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案例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思考与讨论是案例教学的核心,而教师主要的作用不止是公布唯一答案和点评,更应该是想方设法启发学生思考,多角度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会发现,学生的讨论往往超过教材答案的范围,时常涌现更加新颖独特的观点见解。案例分析互动教学法可以巩固知识,强化记忆,激发思考,锻炼思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案例分析互动教学法应注意几个重要问题。第一,要选择质量高的案例。案例的选择决定案例教学法的效果。选择案例时不应苛求完美,但必须保证贴近生活,因为案例本身的目的就是向学生呈现现实生活国际贸易中的问题。切忌选择过于理论化、陈旧化的案例。选择典型、时效、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是第一个要注意的问题。第二,案例的讲解应该遵循一个互动的流程,首先是学生们分小组讨论,在组内互相发表意见。而后选出一位代表表明整个小组的观点。最后教师讲解教材的答案。但是讲解时注意不应该一味地捍卫教材的标准答案。因为本身国际贸易过程中问题很多,千变万化,教师应该充分听取学生的发言,如果发言有道理,也可以不拘泥于教材唯一答案,做到兼听则明,分析到各种可能的情形。
(二)实操过程体验法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当中涉及到非常多的单据填写,单纯地讲解记忆教学方法会显得力不从心。网络时代恰恰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来获得各个不同渠道的知识,学生应该主动地利用网络资源来搜索信息。各大贸易门户网站的新闻速递栏目应该是学生们每日必看的网页。比如一些大型的运输公司均有自己的网站,国际运输公司英文版的介绍更加适合留学生阅读。此外,网站中还有知识普及栏目,也方便学生了解自己不懂的专业知识。一些政府门户网站比如中国知识产权局等都会提供很多很详细的内容介绍与说明,并且还有英文版本,适合留学生阅读。此外,如果学校可以给学生提供实验室或者购买软件平台那么一定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目前国内比较热门的国际贸易软件“世格”的主要适用对象仍然是中国学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针对外国留学生的国际贸易实操软件。最后,学生自己建立课程交流平台,彼此探讨课堂问题,也可以加深对课程内容的认识,相互之间取长补短,领悟能力强、理解比较快的学生可以为理解相对慢的学生答疑解难,共同进步。
(三)学生主体参与法
通过任务设计和分组讨论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每次的小组任务结束后都请不同小组进行互评,便于他们了解彼此的优缺点,使学生们对问题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学生互评后教师再评,都来体会当医生的感觉,最后肯定能药到病除,包治百病。此外,学生们在课下还可以通过阿里平台进行进出口公司网上模拟注册,设置自己的企业邮箱,相互扮演客户互发邮件进行联系,进一步了解国贸实务的操作过程。
(四)多媒体情境再现教学法
多媒体手段可以通过视频给学生们展示实际的仓库、商检、海关、保险公司、银行、运输公司等单位的工作流程,给学生们展示实际谈判的进展过程,给学生们展示实际国际贸易港口的工作情况,从而让学生们切实感受到国际贸易进程的那份繁忙与紧张。
(五)企业实习与社会实践
留学生学院每学期都会组织学生参观企业,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内部结构和运行机制,反过来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五、教学效果测评
多样的教学方法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可以通过教学效果测评来检测。本课主要教学效果检验的手段与方法如下:
1撰写学习报告。通过撰写学习报告,让学生对所掌握的知识进行汇报总结,可以评判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教材的知识点和理解了案例的关键点。
2撰写学期论文。要求学生撰写学期论文,模拟进出口公司进行进出口贸易。论文的撰写可以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实际应用的能力,学生只有把知识融会贯通,才能写出一篇好论文。要想写出好论文,学生要有自己独特的观点。这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加深学生对课程的认识。在写论文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碰到很多问题需要自己寻找答案,这又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笔试。通过笔试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情况。
4小组活动。课堂中分组进行的课程项目和小组活动,比如发盘、还盘、回盘的贸易洽谈过程模拟,本身就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检测,考察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能否真正学以致用。
5学生问卷反馈。通过问卷了解学生学习本课的主观感觉体验。发现一些非洲国家学生因为国家经济发展落后,政治体制不健全,法律制度非常不完善。所以对国际贸易过程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认识欠缺,法律意识淡薄,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给以充分的重视和针对性地讲解与教学。
参考文献:
[1]Finch C R, Crunkiltion J R.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Planning, Content and Implementation[M].Boston: Allyn and Bacon,1999.
[2]陈光.模拟教学法在高职基础会计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6,(12).
[3]刘丽霞.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初探[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73—75.
(责任编辑:侯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