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的“生活教育理论”
2015-08-04周晓庆
周晓庆
【摘 要】家庭离异的孩子的心理是脆弱和敏感的,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就会产生自卑自闭的心理。那么该如何培养离异家庭幼儿的自尊呢?对此,笔者给家长提出了一些教育指导策略。我们的幼儿教育要通过生活产生力量,从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要妥善解决离异家庭幼儿的一些最基本问题,使家庭离异幼儿得到相应的自尊教育,促进家庭离异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班主任 生活教育理论 离异家庭
这是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案例——
小豪由小小班升入小班,老师突然发现他性格变了,由原来一个活泼开朗、爱讲话的孩子,变成倔强、叛逆、不爱搭理人的小朋友。去操场时一个人疯玩,画画时把画面涂黑,游戏时打架,老师批评时他很叛逆地蹲在一个地方,不起来,老师跟他讲话他也不回答。
接着老师观察到接小豪的人很复杂,有奶奶、叔叔、外公、阿姨,就是不见爸爸妈妈露面。我这才知道孩子家庭出了些问题,爸爸妈妈离异了,孩子的性格慢慢变了。这时只有建立起这位离异家庭孩子的自尊心,才能逐渐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而离异家庭的家长即使离异分开,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一点无法改变。面对家庭的变化,家长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孩子的自尊心。
场景与对话一:
傍晚接孩子时间,小豪会趴在窗口看,心里想着今天谁来接自己。
老师问:“小豪,今天谁来接你?”
小豪说:“我讨厌叔叔,我喜欢爸爸妈妈。”
原因与现象一:
面对家庭的变故,孩子首先感到的是不安全、焦虑。这时家长就有必要为孩子营造安全和充满爱心的教育氛围。单亲家庭的家长也不妨把自己家庭如何变故的原因如实告诉孩子,从而求得孩子的宽恕和理解。如果条件容许,本着自愿的原则,孩子也可以随另一方生活一段时间,这样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好处。
作为幼儿园的班主任,我给家长这样的教育策略指导——
班主任指导策略一:
爸爸妈妈都会要你,我们会无条件爱你。
(一)面对家庭离异的孩子,家长们首先保证自己接孩子,或者让外婆、奶奶等孩子亲近的人接孩子。而不要让叔叔阿姨等一些关系疏远的人接小孩。要让孩子明白,虽然爸爸和妈妈分开了,但我们一样爱你,爸爸妈妈都会要你。这样会让孩子在情感上产生安全感。只有孩子的心理安全真正得到了保障时,他们才能积极主动地适应环境,接受环境所带来的影响。
(二)面对家庭离异的孩子,父母双方不要在孩子面前随意诋毁咒骂另一方,父母要学会表达对孩子无条件的爱。在教育孩子过程中,要表达对孩子无条件的爱,就要把对孩子的爱跟对他的行为的评价分离开。爱孩子就要不断地表达无条件的爱,让孩子明白:无论任何情况,父母都决不会减少一分对他的爱!当孩子感受到父母总和他站在一起时,他的自尊心和自我价值才有得以生长的环境。
——生活决定教育,有什么样的生活便有与之相应的教育。教育是供人生需要、为生活而服务的,只有在生活中求得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场景与对话二:
今天小豪打人了,老师把小豪的妈妈请到幼儿园,和妈妈沟通。
妈妈说:“小豪,你为什么打人?”
妈妈发火:“我一个人带你不容易,你太让我失望了。”
小豪不停地哭,忘记了自己为什么打人,只知道妈妈发火了。
原因与现象二:
离异家庭的孩子,在生理、心理发育上就存在诸多问题,因此他们在幼儿园可能是“问题孩子”。家长在孩子做错事情或者老师、其他孩子的家长告状的时候,就会不管三七二十一,把所有的气都撒在孩子身上,有时还拳打脚踢。这样一次、两次下去,就会摧毁孩子的自尊心。
作为幼儿园的班主任,我给家长这样的教育策略指导——
班主任指导策略二:
离异家长自己要把握教育平衡,对孩子的要求合理。
(一)在离异家庭中,孩子不是缺乏父爱就是缺乏母爱。在一般家庭中,父母是有角色分工的,所谓“严父”加“慈母”就是较普遍的类型。而单亲家长一肩挑起两副担子,自己就要把握教育平衡。
(二)家长切忘絮絮叨叨,没完没了地发牢骚。“我一个人带你不容易,你太让我失望了”,类似的话如果天天重复,不但没有半点效果,反而会让孩子产生反感,把这些话当作耳旁风,不把家长的合理要求当回事。
——陶行知所说的“教育”不是以学校为整体的狭义教育,而是包括学校教育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活的广义教育。陶行知所说的“生活”是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的总体,是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总称。“生活即教育”不是说生活等同于教育,而是说教育与生活经历同一个过程,教育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教育。
总之,教育与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家庭离异的孩子的心理是脆弱和敏感的,父母的态度生硬,批评过多,会导致孩子情感方面出现问题。作为幼儿园的班主任,我遵循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坚持的教育始终以幼儿生活为前提。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家长进行幼儿自尊心培养的策略指导,使得家长以身作则,以亲身示范的方式教育孩子,切忌方法简单,态度粗暴。我们的班主任工作要让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地方、每一个生活单位都担负起学校的职能,使我们的学校教育不再是生活的附庸,而是成为社会生活的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