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绿色化重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体系
2015-08-04童中贤
◎文/童中贤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共中央在《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提出,“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首次将“绿色化”与原来倡导的“新四化”并举,这是我国面对全球化环境危机和现代性生态困境,在当今时代作出的关键抉择。在“十三五”期间,推进绿色化建设就要着力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体系上下工夫,促进生产空间集聚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和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完善功能优化的空间结构体系
坚定不移地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充分考虑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差异性,科学合理布局和整治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构建科学合理、功能优化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和生态安全格局,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
1.优化城镇空间格局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和以大带小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1)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沪昆通道为三条横轴,以沿海、京广京哈和包南通道为三条纵轴,以轴线上若干城市群为依托、其他城市化地区和城市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三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
(2)在省域范围内,以区域性城市为依托,构建以地级市为中心,包括周边县城的区域性城镇群,明确各城镇的职能、等级及定位,着力增强城镇要素集散传递功能,推进地区中心城市组团发展。
(3)实施特色生态城镇建设工程,加快优化省域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集镇的城镇结构,打造一批各具产业特色、民族文化特色和旅游特色的小城镇。
2.优化农业空间格局
加快构建以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和甘肃新疆等区域的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其他农业地区为重要组成的农业战略格局。
(1)优化农业主产区农业产业布局,重点打造城市近郊以采摘、农家乐等都市休闲为主的现代农业区;平原地区、丘陵山岗重点是加强耕地保护,发展以粮食、棉花、油料和糖料等农业耕种为主的传统大宗农产品产区;山区重点发展以食用菌、有机茶、特色水果、中草药和油茶种植等为特色的农林产品标准化基地。
(2)按照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生态农业发展的要求,加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投入,培育集中连片农业主产区。引导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储运企业聚集,积极发展特色农业、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
3.优化生态安全格局
(1)“大山”生态涵养带。重点强化昆仑山、天山、秦岭、南岭、太行山、祁连山、横断山、大兴安岭和武夷山等全国重要生态功能山脉的自然生态屏障功能,加强对森林资源的建设与保护,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防止森林退化。
(2)“大江”生态保护带。加强对大江、大河水系源头及附属水系的保护和监控,着力保护长江、黄河、珠江、汉江、湘江、赣江、闽江、海河、淮河、辽河和松花江等源头水资源。
(3)“大湖”生态调蓄区。编制湖泊水质保护规划,严格执行对青海湖、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洪泽湖、呼伦湖、纳木错、博斯滕湖、南四湖、巢湖、洪湖、滇池、镜泊湖、洱海和五大连池等湖泊的保护和利用,在湖泊防护区域内着力建设生态防护带。加强海洋资源科学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
完善共生共济的城乡融合体系
1.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合理规划,科学布局,保障农村最急需的生产生活设施建设资金,加大对农村道路、公交、供水、供电、通信、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等设施的建设投入;适当提高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推进城乡道路、环卫设施和供水管网等基础设施的城乡无缝对接,避免资金浪费;推进城乡供水设施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乡镇和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问题;加强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在市县域范围内统一建立“设施互补、设备配套、服务衔接”的城乡垃圾统筹处理体系,提高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的效率,推动村镇居住环境的持续改进;构建城乡一体化交通网络,采取积极措施扶持城乡公共交通发展,引导城乡公共交通向农村延伸服务,解决农民出行难问题。
2.促进城乡栖居空间宜人化
以品质街区和美丽乡村为重点,建设城乡完美社区,优化城乡用地布局,协调城乡居民点和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布局的空间关系,形成建设用地与水面、耕地、园地、林地和草地穿插布局、有机联系并相互协调的城乡建设用地体系;加强城乡休闲空间建设,加快公共体育场、公共图书馆等基础设施建设,举办各种文体活动,丰富城乡居民文化生活;加大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传承城乡文脉,着力打造一批彰显城乡特色和文化魅力的重点工程,提升城乡文化品味;合理划分城乡生态功能区,维护和扩大城乡绿色空间,构建合理的城乡绿色系统,发挥最大生态功能。
3.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持续推进各地区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在较发达的东部地区,重点推进农业劳动力向大城市的第二、三产业转移;在较发达的中部地区,促进具有技术特长的农业人口向现代化农业转移,或者向本地城市的第二、三产业转移;通过培育区域增长极,在重点县城发展一批具有本地竞争力的特色企业,吸收周边农村地区的剩余劳动力,实施就地城镇化,就地消化富余农业人口的格局;在欠发达的西部地区,除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吸收一部分本地剩余劳动力外,通过移民和劳务输出推进农民向东、中部地区的城市二、三产业转移。
完善绿色低碳的产业发展体系
从资源优势、区位特点和产业基础出发,以生态文明为导向,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生产方式,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完善绿色低碳的产业发展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1.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以资源优化配置为原则,以社会效用最大化为目标,采用低碳技术、节能技术和减排技术,发展低碳经济,逐步减少产业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对工业行业内部产品结构进行调整,限制和淘汰高碳产业的产品,发展低碳产业和产品;引导和促进高耗能行业努力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加大对低能耗、高附加值新产品的开发和扶持力度,提高产品中低能耗、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通过兼并、重组、战略协作等方式,推动传统产业内部各行业规模结构优化升级,建立完善的市场竞争机制,逐步将“两高一低”企业淘汰出局;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改善能源产业结构,实现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
2.着力发展绿色产业
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目的,编制区域性绿色产业体系规划,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推进节能减排,实现绿色化发展。开发高效肥料和优异农作物品种,推进农业产业绿色化;改进工业生产工艺和生产方式,推进工业产业绿色化;开发和推广符合环保要求的新型建筑材料,推进建筑业产业绿色化;推广绿色经营理念,推进商业产业绿色化。开发环境资源产业,开展土壤改良、耕地恢复、濒危物种保护与饲养、采种育林、飞播育草、水产育苗、水利事业和废水废气净化等活动,促进环境资源的保护、治理、恢复、再生、更新、增值和积累。发展废物回收处理产业,通过变废为宝,减少污染,节省能源和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对经济存量实施循环化改造、增量进行循环化构建,加快构建循环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等现代产业体系,提高全社会资源产出率。全面推行园区循环化改造,配套完善园区污水处理、废弃治理、危险废物处置以及环境监控等基础设施,推进企业间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和废水循环利用。围绕区域主导产业,依托核心企业进行产业间耦合链接,推动循环经济模式由企业内部向企业之间扩展。积极推行绿色制造和清洁生产,加强重点行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对超标或超总量排污企业、使用和排放有毒物质企业全面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加强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以及建筑及道路废弃物等资源化综合利用。合理引导农林废弃物成型燃烧、气化和工业利用等方式,支持农村秸秆综合利用。
完善山川秀美的生态安全体系
1.加强绿色生态屏障建设
(1)强化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以世界自然遗产、自然文化遗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等作为禁止开发区,划定生态红线。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提高自然保护区的管护能力,探索自然生态保护区生态移民,在自然保护区和缓冲区实施生态搬迁扶贫示范工程。
(2)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以珍稀动植物物种为重点,全面开展生物多样性普查,建立和完善野生动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加强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原生地的重建、修复与保护。强化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和利用管理,加强对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重点实施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拯救保护工程。加强对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控。
(3)加强地貌多样性保护。以张家界地貌、喀斯特地貌、黄土地貌、雅丹地貌、丹霞地貌、海岸地貌、风沙地貌、冰川地貌、流水地貌等为重点,加强地貌多样性保护,建立严格的保护机制,防止各类经济活动对自然遗存地的影响和破坏。
2.推进城乡环境同建同治
(1)统筹推进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将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大垃圾收运系统、雨污分流系统、公共绿地系统和环境卫生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现基本环境设施共建共享。
(2)实施城镇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推行水泥窑协同处置、焚烧发电等垃圾综合利用方式,完善污水管网,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引导村民按照“回收、堆肥、填埋”等方法从源头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减量,再按照“村收集、镇中转、县处理”的方式集中无害化处置。
3.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完善各类灾害监测网站,划定灾害重点防范区,增强灾害预警评估和风险防范管理能力。加强防灾减灾骨干工程建设和基础设施、城(村)镇等规划过程中的工程地质勘查,提高重特大灾害的工程防御能力。加强防灾减灾科技支撑能力建设,突出城市山洪防治、加强重要交通干线和重要集聚区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和高切坡整治。综合运用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效和增加森林碳汇等多种手段,降低能源消耗强度,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加强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
完善积极向上的生态文化体系
1.大力弘扬生态文明理念
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企业经营者生态文明观念和意识培养,将生态文明融入到政府行政文化与企业管理文化之中,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政府和企业的自觉行动。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以创建全国生态文明试点示范市、县(区)为契机,结合民生改善,积极开展绿色机关、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村寨等系列创建活动,培养生态文化、生态道德和生态行为,努力构建生态文明社会。
百川沸腾 王全福/摄
2.倡导生态绿色消费行为
切实落实“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要求,广泛开展绿色新生活行动,加强绿色消费观念的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崇尚节俭、理性消费的理念。推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倡导企业、社会组织绿色消费,改变奢侈浪费、过度索取与超前消费的现象。推广两型技术和产品、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以及完善公共交通体系,在衣食住行游等各方面加快向简约适度、绿色低碳和文明健康的消费方式转变,形成具有个体自觉、家庭参与和社会共谋良好生态环境的文化氛围。
3.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创新
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制度融入到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之中。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制度,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加大生态补偿实施范围和力度。探索推行自然资源产权、环境产权和使用权交易制度,建立公开、公平和公正的资源初始产权配置机制和二级市场交易体系。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行政决策机制,推行重大项目建设生态环境保护风险评估制度。全面推进涉及民生、社会关注度高的环境信息公开,不断提高环境信息的透明度。实行分类差异化考核制度,建立领导干部任期内生态环境资源审计机制,加快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落实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让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由软约束变成硬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