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开展基础英语教育信息化应用成果征集奖励活动的通知

2015-08-03

英语教师 2015年15期
关键词:课例案例微课

各地教研室、教科院(所)、教育学院、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各中学:

为进一步贯彻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以国家、省市等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相关政策为工作指南,以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提高学校信息化综合水平为重心,搭建信息化与教育和课程的融合平台,从而促进“互联网+”时代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全面推进数字化校园文化建设,推动教师信息化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提升,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与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联合主办基础英语教育信息化应用成果征集奖励活动,包括“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案例”“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微课”“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课例”“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示范教师”“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示范校”共五个分项的征集奖励。本次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其他情况说明如下:

一、主办单位: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二、支持单位:翼课网科研办公室《英语教师》杂志社新课程报教育信息化研究院

三、本次征稿截止日期2015年11月20日

四、本次奖项公布时间

2015年12月初,第二届“互联网+学校教育高峰论坛”期间。

征集活动每年两次,分上半年和下半年各举行一次,活动相关信息持续在翼课网(www.ekwing.com)、翼课网官方微信、新课程报等媒体上发布。

活动将邀请教育信息化专家和基础英语教育专家共同评审。奖励证书由主办方签发。第二届互联网+学校教育高峰论坛期间,将现场为本次获奖单位和个人颁证。

欢迎各相关单位和广大英语教师踊跃参与。相关说明见附件。

附件1: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案例相关征集说明

附件2: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微课相关征集说明

附件3: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课例相关征集说明

附件4:基础教育信息化示范教师相关征集说明

附件5:基础教育信息化示范校相关征集说明

联系方式

地 址: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西89号华景软件园A栋16层南

邮 编:510630 电 话:020-29187183 联系人:罗老师18665602600 李老师18665601715

邮 箱:jyxxh@moyi365.com( “教育信息化”全拼的首字母)

附件1: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案例相关征集说明

一、征集对象

全国初中英语教师、初中英语教研组/备课组

二、征集主题

本次活动征集的案例,必须围绕“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教研实践”,将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形成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案例,突出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某一事例或某个具体方面。

征集案例分为两类:1)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案例;2)教育信息化应用教学案例(含教育信息化应用教学设计和教育信息化应用综合案例)。具体如下:

1.研究报告

以在线教育平台的研究和使用为实验基础,与英语学科教学实践充分融合,开展教学教研研究、实验,形成教学教研研究报告。研究报告内容包括,研究的目标、研究的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步骤、研究结果与分析、原始数据、统计图表等。

2.典型教案

一线英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英语学科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典型教案。典型教案内容包括,设计思路、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教学反思等。

3.典型案例

一线英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英语学科教学实践过程中在某个阶段的案例。典型案例要素,含测试时间、对象、统计处理、班别、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前期测试、中期测试和后期测试,测试结果与反思,可以是整个教研组或备课组的案例。典型案例内容包括,案例背景、案例主题、案例过程分析、案例反思等。

4.教学反思

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为研究,对自身教学理念、思想、心理感受与体验进行思考和总结。教学反思的内容包括,对教学目标的反思;对教学设计的反思;对教学方法的反思;对教学结构的反思;对自主学习模式的反思;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反思;对教学目标达成和教学效果的反思等。

5.课堂教育教学叙事

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直接形象地反映出利用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实践及取得一定的实践成果或某个教育信息化教育、教学事件的具体过程,突出信息技术对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作用,并阐述其深刻感受与启发。课堂教育教学叙事内容包括,教学设计思路、教学目标、教学实践过程、教学资源、教学效果、教学感受与启发等。

6.教学资源

包括教学课件、教学备课资源、教学视频、微课视频、教学材料(拓展性阅读材料、延伸性练习或超链接)等。教学资源内容要求围绕教学目标,反映主要教学内容,与教育信息化相关,突出信息技术对教学中的应用。课件限定PPT(2003/2007)格式。

三、征集要求

1.案例的内容必须与教育信息化相关,围绕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主题明确、逻辑清晰、数据准确、案例典型、文字简洁,理论联系实际。

2.以智能化同步教学平台(翼课网)的研究和使用为实验基础,与英语学科教学实践充分融合的优秀案例优先考虑。

3.可以是凝聚集体(备课组、教研组)智慧的教育教学应用案例,也可以是个人的教学应用案例。

4.参赛者可自选其中一种或几种征集材料提交。另“教学资源”可与同期举办的“微课征集活动”或“课例征集活动”的配套教学资源,一并提交。

5.以上第1至第5项应用案例呈现形式word(2003/2007),A4规格,字数不少于3000字。第6项应用案例“教学资源”呈现形式可以是Word、PPT、视频、音频、图片等。

6.每个案例要求具有鲜明的特点,突出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某一事例或某个具体方面,将主题、过程及效果写清楚,体现在线教育的特色。

7.案例在全省甚至全国具有独创性或在某一方面具有开创性;案例导向正确,符合教育信息化发展方向。

8.案例中使用的数据真实准确,无虚假成分,且案例的应用已正常开展,并取得明显成效。

视频和PPT具体格式如下:

1)PPT制作要求

界面通常包含有文字、图形、图片、动画和视频等元素。界面设计要做到内容合理、条理分明、和谐美观。

内容合理:文字内容选用要提纲挈领,突出主题。其他元素要服务于主题表现,有助于提高学与教的效果。

条理分明:要吃透文字教材,进项整体的“谋篇布局”。内容的排列组合由其相互内在联系为依据,需表现的各元素主次分明,主要内容处于界面的中心。

和谐美观:课件整体要色调和谐,各元素搭配构图得当,背景和文字颜色有反差,文字修饰适度,字体、字号有层次,前后风格统一。

插入的视频分辨率:要求像素720伊576,声音清晰、画面清晰;插入的图片要清晰;插入的音频声音清晰、无失真。

格式:2003/2007版PPT

字体:中文小四号宋体,英文字体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

行距:行距20磅

2)视频要求

视频画面:清晰、图像稳定、构图合理、声画同步,能全面真实反映教学情景。

视频相关内容:符合初中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

动画:根据实际需要,视频中可插入动画等媒体形式。

设备:视频采用专业设备拍摄,如DV摄像机、数码摄像头、录屏软件等。

分辨率:1024伊768像素。

时长:“课堂教学”和“其他教学视频”录制不超过40分钟,“微课”视频不超过8分钟。

文字:视频使用规范语言,普通话或英语需标准,语言富有感染力。

内容:简单明了,反映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

声音:声音清晰,无杂音、噪音;声音与画面保持良好的同步。

背景:简洁。

头像:构图要留天,居中,光线合适,无阴影。

文件格式:wmv或flv格式。

文件大小:视频作品建议最大不超过500M。

四、征集程序及奖励

论坛组委会邀请教育信息化评审专家,从结合英语学科教育教学特点、信息化技术应用、信息化成果推广3个角度,对提交的案例最终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8名,入围奖若干名。奖励项目如下:

1.获奖者将获得由主办方颁发的获奖证书。

2.获奖者予以颁发奖品,优秀的案例有资格入选《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案例集》。

3.获奖作品可作为“第二届互联网+学校教育高峰论坛”以及其他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的分享、交流材料。

4.获奖者名单和获奖作品将在翼课网平台相关频道展示,如翼课网官微、翼课网平台等。

5.获奖者可免会务费参加2016年的“骨干教师研修班”,以及翼课网、学生双语报社不定期举办的各项教师专业技能培训、教师沙龙等活动。

6.获奖者可获得翼课网、《学生双语报》专家组委会的点评、指导。

7.优秀案例将通过相关途径报送教育部相关部门。

8.特别优秀的成果将结集出版,汇编成文集印刷成书,作为国家示范校项目建设成果存档。即可获得免费媒体平台出版(出版署正式报号或CN刊号)、刊登其优秀案例成果。如《英语教师》《新课程报》《学生双语报·教师版》、翼课网等。

五、其他事项

1.每个学校提交参赛作品数量限为1—5件。每件作品原则上署名1人。

2.获奖作品的作者享有作品的著作权,且同意授权论坛组委会在全国初中基础教育信息应用案例征集相关宣传和推广活动中使用该作品。

六、提交方式

本次活动只接受电子稿,请将案例材料打包以附件的形式email至:jyxxh@moyi365.com。

邮件主题:省份+单位+姓名+案例主题

七、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案例提交信息表

注:填写此表并加盖公章,原件电子版或扫描件电子版,随提交的案例材料一起email至jyxxh@moyi365.com 。电话:020-29187183。

附件2: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微课征集说明

一、参赛对象

全国初中英语教研员、初中英语教师

二、征集主题

本活动的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以英语课程标准为依据,围绕某个单一知识点或某个教学环节展开简短、完整的课程资源,用于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

征集的微课分为两类:1)讲授类: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点;2)应用类:关键教学问题的解决。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提出应用问题(例题),并围绕教学重难点问题开展分析、讨论,最后解决问题。

此次提交的微课材料,包括微课视频、微课设计说明和配套的微课资源,具体内容如下:

1.微课视频

1.1微课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一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灵活、合理运用教育技术,在较短的时间内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的课程。

1.2微课程:指系列化的微课堂教学,一门微课程不少于3个微课堂教学。微课程以服务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2.微课设计说明

指的是制作微课视频用到的设计思路及反映的教学理念、教学特色、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小结与反思等。

3.微课资源

特指制作微课视频时用到微课设计材料,包括教学视频、课件、教案、拓展性阅读材料、延伸性练习或超链接等素材内容。

注:特别说明,微课视频中用到的相关辅助性素材需在微课设计中注明来源,比如微课练习来源于:翼课网的同步作业,人教新目标7年级上册,Unit 1,Section A 1a,1b,1C中的目标语练习。

三、征集要求

1.符合教育信息化的需求,充分考虑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善于利用智能化在线教学平台上的资源(如翼课网)的微课作品优先考虑。

2.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目标清晰、定位准确、重难点突出,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可用于课堂教学或网上学习。

3.遵循教育规律、符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生动活泼、启发性和引导性强,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适应多种技术条件应用的需求,要充分考虑网络技术与微课资源的结合,有利于资源在各种平台环境中的共享。

5.微课作品最终应统一打包提交1个文件夹,内含3个文件或文件夹,提交相对应的是3类材料:微视频(wmv或flv)、微课设计及配套的微课资源。具体编辑要求如下:

1)微课视频的编辑要求

微课视频的制作方法包括拍摄类和录屏类。拍摄类微课制作利用专业摄像机等设备拍摄、制作加工而成微课视频。录屏类微课利用屏幕录制软件、声音输入设备,同步录制教师在电脑屏幕(或电子白板、一体机等)上演示,操作、讲解的授课内容和声音的微课视频。

时长:控制在8-10分钟左右

文件格式:wmv或flv格式

分辨率:为标准1024伊768像素

文件大小:不超过100M

画面:画面清晰、图像稳定、构图合理、声画同步,无质量缺陷

文件命名:省份+单位+姓名+作品主题

文字:视频要有片头片尾,片头应显示微课名称、作者和单位,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内容要简单、明了,每屏文字不宜太多。文字位置合适,字号适中,可见度足够。

声音:使用标准普通话和规范学术用语配音,表述清晰、有条理;声音清晰、响亮,节奏感强,无杂音、噪音;声音与画面保持良好的同步,充分利用鼠标的拖、点配合解说,适当使用画笔功能。

2)微课设计说明的编辑要求

微课设计首页面:包括教材版本、册次、单元或模块、适用对象、作者及单位等。

文本格式:中文小四号宋体;英文小四号Times New Roman。行距20磅。

文本字数:1000字以内。

3)微课资源的编辑要求

微课资源既可以是文本形式、PPT形式,或视频形式。

文本格式:中文小四号宋体,英文字体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行距20磅。文字数不超过1000字,确保学生1分钟左右阅读完;PPT限定(2003/2007)格式;视频形式时长3—5分钟。

四、征集程序及奖励

论坛组委会邀请教育信息化评审专家,从结合英语学科教育教学特点(教学选题、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等)、视频规范、网上实用性3个角度,对提交的案例最终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8名,入围奖若干名。奖励项目如下:

1.获奖者将获得由主办方颁发的获奖证书。

2.获奖作品将有机会编入“翼课网教研资源”。

3.获奖者名单和获奖作品将在翼课网平台相关频道展示,如翼课网官方微信、翼课网平台、《新课程报》《学生双语报·教师版》等。

4.获奖作品可作为“第二届互联网+学校教育高峰论坛”以及其他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的分享、交流材料。

5.获奖者可免会务费参加2016年“骨干教师研修班”,以及翼课网、学生双语报社不定期举办的各项教师专业技能培训、教师沙龙等活动。

6.获奖者可获得翼课网、《学生双语报》专家组委会的点评、指导。

7.优秀微课将通过相关途径报送教育部相关部门。

五、其他事项

1.每位参与征集活动的作者提交作品数量限为1—2件,每件作品原则上署名1人。

2.所有参评作品概不退还,请参赛者提交前自行备份。

3.所有参与征集活动的作者,均视为同意授权论坛组委会对其产品进行应用开发、宣传、推广并使用,版权归论坛组委会所有。

4.参评作品必须为本人原创,不得抄袭。如有抄袭,取消参评和获奖资格,并由当事人承担由此引起的一切后果。

5.凡提交作品参评,即表示参与征集活动的作者同意接受组委会制定之所有参赛细则章程。

六、提交方式

本次活动只接受电子稿,请将征集的微课材料打包以附件的形式email至jyxxh@moyi365.com。邮件主题:省份+单位+姓名+微课主题

七、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微课征集报名表

注:填写此表并加盖公章,原件电子版或扫描件电子版,随提交的案例材料一起email至jyxxh@moyi365.com。 电话:020-29187183。

附件3: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课例征集活动说明

一、征集对象

全国初中英语教研员、初中英语教师

二、征集主题

课例是指课堂教学实录以及对此进行的阐述(分析与反思)。内容必须围绕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针对教学环节的某一方面进行设计,将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等深度融合,探索结合信息化教育与课堂教学实践的有效模式。

课例类型主要包括:

1.教学反思

要结合课程标准改革的基本理念进行,可就具体的教学细节进行阐释,并“教学预期”的实现程度,即问题解决的效果,也就是对教学的评价。字数:800字左右

2.教学设计

对某一节课或某个教学环节进行设计教学方案,配套教学课件(PPT)和教学资源。包括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学生活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

3.教学实录

以视频(wmv或flv)为主要载体拍摄教学实况录像,配套教学设计方案。一线英语教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实施教学设计方案的过程。

注:课例中用到的相关辅助性素材需在教学设计中注明来源,比如课堂练习来源于:翼课网的同步作业,人教新目标7年级上册,Unit 1,Section A 1a,1b,1C中的目标语练习。

三、征集要求

1.课例要求必须以智能化同步教学平台(翼课网)的研究和使用为实验基础,将平台与英语学科教学实践充分融合。

2.课例内容必须围绕信息技术在英语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根据学科教学内容和目标的要求,针对某个课时(教学或教材内容等)进行教学,要求内容新颖、丰富。

3.避免平铺直叙,不能乏味,要有主题,能解决现实中普遍性教学问题,他人能从课例中学有所获。

4.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目标清晰、定位准确,重难点突出。

5.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学科知识,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6.可从教学实录、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中任选一项或多项提交。将分项文件夹放入一个总文件夹中一次性提交。

7.具体编辑要求。

1)“教学反思”格式主要用 word(2003/2007)

字体:中文小四宋体,英文小四Times New Roman,行距20磅。文本为word(2003/2007)格式。

字数:教学设计全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教学反思全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教学设计封面:标题通用格式为“**版**科目***年级**内容的教学设计;署名写明单位、姓名、邮编、联系电话、电子信箱。

2)“教学设计”采用PPT格式(相关word文件格式同“教学反思”格式要求)

PPT通常包括文字、图形、图片、动画和视频等元素。在设计方面要做到内容合理、逻辑清晰、和谐美观。

内容:确保多媒体课件及嵌入的媒体素材内容无误,突出主题,符合英语学科特点及学生认知规律。

逻辑:对教材理解透彻,进行整体的“谋篇布局”,内容的排列组合以其内在关系为依据,各元素主次分明,条理清晰。

界面:界面设计要求简洁美观、布局合理、重点突出、整体色调和谐、风格统一、色彩搭配符合视觉心理,形式新颖、活泼、富有创意。

排版:排版格式整齐规范,标题与正文的字体字号合理分布以突出内容的层次感。

字体:正文字体为中文小四宋体,英文小四号Times New Roman,行距20磅。格式:PowerPoint 2003/2007。

其他:如有视频、动画插入,像素要求不低于720伊576,声音、画面清晰。

3)课堂实录主要以视频为载体

制作方法包括拍摄、录屏等。拍摄类课例视频制作利用专业摄像机等设备拍摄、制作加工。录屏类微课利用屏幕录制软件、声音输入设备,同步录制教师在电脑屏幕(或电子白板、一体机等)上演示,操作、讲解的授课内容和声音的课堂实录视频。

分辨率:为标准1024伊768像素

时长:控制在45分钟以内

文字:插入的文字符合国家规范要求,使用规范学术用语,表述清晰、有条理,采用标准普通话配音,声音响亮,节奏感强。位置合适、内容简明、字号适中、可见度够、片头片尾完整(视频片头需显示视频课例名称、作者和单位),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

声音:声音清晰,无杂音、噪音;声音与画面同步

背景:简洁大方为主

主体画面:主体画面为讲解者时,以不影响主要内容的呈现为准。人物构图要留天,居中,光线合适,无阴影。

文件格式:wmv或flv格式

文件大小:视频作品最大不超过700M

文件命名:课例类别+学校名称+教师姓名

四、征集程序及奖励

(一)征集程序

1.提交《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课例征集报名表》,须盖学校公章;

2.评审委员会审核;

3.审核通过者,予以颁发证书。

(二)奖励

论坛组委会邀请教育信息化评审专家,从结合英语学科教育教学特点(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估、教学效果等)、翼课网平台后台数据、创新与实用等3个角度,对提交的课例最终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8名,入围奖若干名。奖励项目如下:

1.获奖者将获得由主办方颁发的获奖证书。

2.获奖作品将有机会编入“翼课网教研资源库”。

3.获奖者名单和获奖作品将在翼课网相关频道展示,如翼课网官方微信、翼课网网站、《新课程报》《学生双语报·教师版》等。

4.获奖作品将作为“第二届互联网+学校教育高峰论坛”以及其他教育信息化会议的分享、交流材料。

5.获奖者可免会务费参加每年一度的“骨干教师研修班”,以及翼课网、学生双语报社不定期举办的各项教师专业技能培训、教师沙龙等活动。

6.获奖者可获得翼课网、《学生双语报》专家组委会的点评、指导。

7.获奖者获得免费在《英语教师》上发表1篇论文的机会。

五、其他事项

1.每位参赛教师提交参赛作品数量限为1件。每件作品原则上署名1人。

2.获奖作品需适用于课堂教学、网上学习或二者兼顾。

3.获奖作品的作者享有其著作权,并同意授权论坛组委会在相关教研活动和推广活动中使用该作品。

4.参评的课例及相关材料必须为本人原创,不得抄袭,如发现抄袭现象,取消参评资格。

六、提交方式

本次活动只接受电子稿,请将参评的课例材料打包以附件的形式email至jyxxh@moyi365.com。

作品命名:省份+单位+姓名+课例主题

注:请将所有提交材料打包在一个文件夹内,压缩成RAR文件。

七、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课例征集信息表

注:填写此表并加盖公章,原件电子版或扫描件电子版,随提交的课例材料一起email至jyxxh@moyi365.com 。电话:020-29187183。

附件4:基础教育信息化示范教师相关征集说明

一、征集对象

全国初中骨干英语教师

二、征集要求

1.将在线同步教学平台(如翼课网)与教学结合运用,并取得一定成果;

2.在推进年级/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建设中,做出一定贡献的先进个人;

3.提交平台应用成果汇报,包括使用目的、使用过程、使用数据、使用成果、使用感受等,主要是数据报告,不少于3000字,word(2003/2007)格式,其中平台应用案例相关视频(wmv或flv),大小不超过500M。

注:基础教育信息化示范教师申请表,可在翼课网官方微信、翼课网(www.ekwing.com) ,新课程英语教育网(www.ncneedu.cn) 下载。

三、评审和奖励

(一)评审

1.提交《基础教育信息化示范教师申请表》,须学校盖章。

2.经专家评审委员会审核,评选出最终获奖名单。

3.获奖名单及案例在面向全国进行公布,并在高峰论坛期间颁发证书。

(二)奖励

论坛组委会邀请评审专家从英语学科教学特点、翼课网后台数据等角度进行评选,最终评选出10名示范教师,颁发证书,并奖励以下项目:

1.颁发“基础教育信息化示范教师”荣誉证书。

2.优秀的平台使用案例有机会收录在《基础教育信息化运用案例集》成果结集中。

3.应邀参加第二届互联网+学校教育高峰论坛,会务费、食宿费由翼课网承担。

4.以多元化媒体出版形式择优刊发示范教师的研究成果,包括《英语教师》杂志1人/篇·学期、新课程报、相关在线媒体。

5.VIP缴费每满50人,即赠送2名免费VIP名额。

6.优先参与研究翼课网承担的国家级重点课题,免费为入选教师组织信息化教育教学专场交流会等一系列奖励项目。

7.提供相关宣传,包括专版报道、专栏报道、个人采访等多种宣传推广形式。

四、其他事宜

1.参与教师的相关材料必须为原创,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

2.获奖教师享有申报资料的著作权,且同意授权论坛组委会在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运用示范教师征集相关宣传和推广活动中使用。

五、提交方式

本次活动只接受电子稿,请将相关证明材料汇总在一个文件内,压缩后以附件的形式email至jyxxh@moyi365.com 。

作品命名:省份+单位+姓名+主题

六、基础教育信息化示范教师申报表

注:1.请填写此表并加盖公章,原件电子版或扫描件电子版,随相关成果材料发送至jyxxh@moyi365.com;电话:020-29187183。2.邮件主题为“示范教师+省份+单位+姓名”。

附件5:基础教育信息化示范校相关征集说明

一、征集对象

面向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融合效果突出、信息化建设完善的学校。

二、征集内容及要求

1.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成效的研究报告。

2.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的培养方案及其成效。

文本格式:word(2003/2007),中文小四号宋体,英文字体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行距20磅。

文本字数:不少于3000字。

三、征集程序

1.学校提交《基础教育信息化示范校申请表》,须盖学校公章;

2.评审委员会审核;

3.审核通过者,予以颁发证书。

四、奖励

论坛组委会邀请评审专家分两轮进行评选,最终评选出10所示范校,颁发证书,并奖励以下项目:

1.由“互联网+学校教育高峰论坛”组委会颁发“基础教育信息化示范校”荣誉证书/牌匾。

2.校方可获赠价值1—3万元信息化和基础教育相关的配置图书。

3.邀请示范校相关领导参加“第二届互联网+学校教育高峰论坛”、骨干英语研修班等活动。

4.安排相关专家送课入校。

5.针对示范校的经验进行全国范围的宣传推广,包括专版/专栏报道、校领导采访,互联网宣传、会议宣传等多种形式。

五、其他事项

1.参与学校的相关材料必须为原创,具有时效性。

2.获奖学校享有申报资料的著作权,且同意授权论坛组委会在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运用示范校征集相关宣传和推广活动中使用。

六、提交方式

本次活动只接受电子稿,请将征集材料打包以附件的形式发送至邮箱jyxxh@moyi365.com。

作品命名:省份+单位+主题

注:请将所有提交材料打包在一个文件夹内,压缩成RAR文件。

基础教育信息化示范校申报表

猜你喜欢

课例案例微课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花开烂漫——彩墨画瓶花课例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课例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第六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评比——课例选编》(DV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