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拓展训练的多样化实践研究
2015-08-03黄慧莲
黄慧莲
作者信息:365000,福建三明,福建省三明市第二中学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种很普遍却又值得深思的现象:当一群人就某一话题进行议论或讨论时,有些人能够侃侃而谈,思路清晰且用词准确;而有些人却不知从何说起,或所谈内容根本与主题“风马牛不相及”,让人听得昏昏欲睡。究其原因,就是知识储备或者说是知识边际的差异使然。解决这一问题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加强学习,扩大阅读量,并学会就所阅读的主题进行思维和语言的输出训练。
一、实践背景
全球最大代工企业富士康的“百万机器人大军”计划,以及苹果和小米等通讯巨头的竞争力的惊人体现都在传递着这样一个信号: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定位不再是对某个特定岗位的工作能力表现的考量。因为许多岗位,如银行的柜员、会计师甚至司机和飞行员等,都可能将会被机器人所取代。而社会对人才的竞争将体现在创新性、挑战性和改革意识等方面。我们要培养的受教育者决不能将自己的奋斗目标只局限于为了赢得短视行为下所能看到的某些热门职业的竞争,而应更多地意识到多元的思维方式对未来人生将产生的重大意义。培养受教育者的思维能力有助于更好地开发其潜能,帮助其乐观地面对挑战并增强其自信心,最终在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承载着思维工具的使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重视语言与思维的辩证统一关系,切不可将它们分开对待。如果仅仅将语言当作知识、规则和程序来教学以满足考试的需求,而不将其内化为用于表达人的思维能力,那么英语教学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乔姆斯基(2009)在其《语言与心智》一书中指出,语言代表内部思维的输出,是思维的外化。索绪尔说:没有语言,思维永远是模糊的云翳(转引自代礼胜 2012)。当我们学会一门语言,必然意味着能够以该语言的词汇和句法为载体进行思维输出。
在高中英语教学实践过程中,对于文本信息的进一步理解和升华,通常能够以思维活动的形式展开。基于模块单元主题的思维拓展训练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相关性原则
相关性原则,即设计的思维任务必须与本单元的主题契合。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的语言内容,又为其后续的思维活动提供了语言素材,尤其适用于初级英语学习者。
(二)延伸性原则
延伸性原则,即思维任务源于单元话题,但必须在深度和广度上有所提升。学生在延伸材料的理解中对话题有了更全面的了解,继而达到开阔视野的目标。
(三)多元性原则
多元性原则,即思维任务的设计应多样化,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互动形式,而应设计不同呈现手法的活动任务以体现学生的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
思维任务的设计在语言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对实现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互相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的目标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实践案例
思维拓展训练不能单独存在于单元教学之外,而应与语言教学的过程相结合。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多重思维活动的开展并不需要另设额外的多个课时来进行,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任务模式将其设计在相应的教学环节中进行。思维活动的训练根据文本体裁的特点大体可以分成集中思维、发散思维(创新思维)、逆向思维、辩证思维和类比思维等模式。在高中阶段,尤其是在需要使用第二语言作为思维工具的前提下,教师设计的思维任务应适当降低难度并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和提示。以下是具体的教学案例:
(一)选修模块6 Unit 4 Global Warming
文本话题为全球变暖的成因及其影响。在课文中除了从科学的角度解释了温室气体的形成及全球变暖的原因之外,针对全球变暖所产生的影响还提供了两种不同的观点。这种体裁的文本非常适合用于集中思维训练和辩证思维训练。因此,思维任务就被设计成为:就课文所学的知识,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一份与环境有关的海报,要求主题必须与环境保护和全球变暖有关系。建议学生结合本文的内容做进一步的全面研究和调查并形成自己的观点,而不要片面地全盘接受他人已有的观点和结论。教师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在学生最终提交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理由突出自己的观点,并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创作出一批非常有个性也非常切题的海报。作品展示如下:
(二)选修模块8 Unit 2 Cloning
文本话题为克隆,这是个争议性较大的话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课文主要介绍了克隆的基本概念,第一头克隆小羊Dolly的诞生以及由克隆引发的讨论。结合文本教学,在post-reading环节,笔者讲述了一个故事:一位年轻女子与其青梅竹马的邻家男孩终成眷属,可是不幸却忽然降临,男孩在一次意外中去世,女孩悲痛万分,决定通过克隆技术重新带回她心爱的人。就在她把这个男孩生下来之后,同时也遇到了许多困扰。思维任务设计为:请想象这位女子有可能遇到的困扰以及对这件事的个人看法。在此环节,学生可以随意想象和发挥,在没有标准答案的前提下展开讨论或辩论,在进行语言输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借鉴一些前期阅读过程中已了解的主流观点并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
在辩论过程中,有一位学生的观点令笔者印象深刻:I think the major problem of the lady must be that she will be confused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ew baby and herself.She decided to bring back her husband by cloning but had to face the fact that the cloned man would finally become a person totally different from her husband,which may break her heart.However,I think in this story we should focus on the positive function of cloning technology.The lady indeed suffered from some confusion,but most importantly,it was cloning technology that made it possible for her to recover from the deepest sorrow of losing lover and I believe that she will finally find a way to get along with her new partner.
笔者认为他在思维活动过程中很好地归纳了自己的主要观点,在尊重事实的同时又能看到其背后的联系并最终形成自己的见解。最后,笔者就此过程做了一个小结,以突出学生的思维活动成果。通过这样的活动,既培养了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思维习惯,又使学生对克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真正达到了拓宽思维的维度和深度的目的。
(三)在选修模块7 Unit 3 Under the Sea
课文讲述了一个惊险刺激的捕鲸场面。这样的题材很适合运用图像思维来帮助学生巩固、记忆一些重要的或较为生僻的语言表达,如a pack of,teamwork,stop...(from) doing,flee,race,hitthe spot,drag swiftly,excited dogs,aim...at等。因此,笔者设计的任务是,根据课文中虎鲸集体合作捕杀须鲸的描写,画出相应的场景,再通过类比的方式帮助学生归纳常见的叙事方式,如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等。在此基础上再设计一项逆向思维的任务:提供一幅图或几幅类似的场景图,让学生发挥想象并运用所学的语言进行输出。这就是语言与图像双向思维的范例。学生既能通过图像记忆语言知识,又能通过语言来描绘图像场景。这样的思维训练方式能有效地实现语言知识的输入与输出双功能的运用。
三、反思与小结
通过将思维拓展与语言教学相结合,笔者发现学生在语言输出的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尤其是多元化的思维任务设计可以很好地弥补教材的局限性,既增加了语言的趣味性,又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在思维训练开展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思考的力量和快乐。因为在对某一话题进行深入学习和探讨的过程中,他们能逐步地掌握语言的特点并增强对语言运用的自信心,这将极大地激发他们学习语言的热情以及养成创造性思维的良好习惯。
然而,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仍然会受限于课时量的不足,无法做到对每个单元的话题都展开深入理解。再者,大班教学存在学生语言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这使得思维任务的设计更加有难度。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笔者能逐步摸索出一套有效的规律,以达到人人有思考、个个有进步的效果。
总之,在单元语言教学中融入多重思维任务拓展训练,重在启发思维的动机和培养思维的模式,让更多的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仅仅学习语言知识和技能,更能够以英语为工具打开思想的宝库,锐意进取,明辨是非,创造更美好且富有新意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