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网站集群管理与优化探讨
2015-08-02刘兰桂
刘兰桂,高 琴
1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部分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精品课程建设是我国高等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工程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国家教育“十一五”规划期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建设了大量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教育信息化。从2012年开始,精品课程停止申报。
2012年5月 ,教育部办公厅颁布了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教高厅[2012]2号),文件中明确提出,精品资源共享课是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的核心组成部分,以量大面广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为重点,以课程资源系统、丰富和适合网络传播为基本要求,经过国家、省、校三级建设,形成普通本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网络教育多层次、多类型的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系,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课程教学资源,以下简称“共享课程”。“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将在原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成果基础上,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优化结构,通过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支持建设500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其中,2012年和2013年重点开展原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采取遴选准入方式选拔课程;同时,从2013年起,适应新需求,结合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教学改革成果,采取招标建设和遴选准入两种方式建设一批新的课程[1]。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是原精品课程建设的巩固与提升,是质量工程项目重要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与举措。
1.2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更开放更交互更共享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是新时期在线学习课程的重要形式之一,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特点:①课程主体是量大面广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②课程资源丰富,媒体多样化,集声、文、图、像于一体,特别是还提供课程的全程录像。③课程及相关教学资源实现全面共享,不仅适用于高校在校学生,还适用于广大社会学习者。④课程学习具有高交互性。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随时与课程老师、其他同学取得交流,能进行在线测试,检验学习成效。
从课程建设内涵上来看,精品课程是强调“五个一流”的教学示范性优秀课程,更多地侧重于教学团队的组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资源的展示效果;而精品资源共享课,是对现有精品课程的转型、升级并提供社会互动学习,更多地侧重于教学交互交流设计与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这对课程网站的建设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育服务范围与服务理念上也有进一步的提升,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学习服务不仅仅针对高校老师与学生,而是扩大到所有社会学习者,课程性质也由侧重展示转化为侧重资源建设、共享与交互学习,更好地迎合了教育部的大众教育部署与终身学习理念;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交互学习与交流给课程负责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老师需要付出更多的业余时间来回答社会学习者的各种问题,需要具备更专业的信息素养水平与课程领域知识以适应动态学习;另外,学习对象的社会化,多样化也给课程的言论监督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1.3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网站建设存在和面临的问题
迄今为止,“爱课程”网站作为中国大学MOOC,视频公开课与资源共享课程的重要展示与学习平台,已经为广大社会学习者提供了免费、全面的学习服务,收到了良好的社会赞誉。但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对于缺乏课程建设与资源管理平台的各个高校来说,现阶段有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①多数普通高校没有统一的教学资源管理平台,信息技术人员与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课程网站开发来源与模式多样,有的是自行开发,有的是请人代为开发,有的甚至是由学生完成的,课程网站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不高。另外,开发与管理的人员分离使得课程网站的后期更新与维护缺乏安全保障。②课程网站开发语言多种多样,数据接口不统一,对服务器环境要求各不相同,不利于网站的统一发布与管理。③信息孤岛现象仍然严重。共享课程多为独立管理,各个网站的媒体资源、信息与管理相互独立,缺乏有机联系。④课程网站用户重复注册,不利于学习用户管理课程交互学习与学习状态监测。⑤缺乏快捷建站平台与建站模板,基础课程网站框架开发重复,经费与人力资源浪费严重,已开发教育资源共享利用率不高。⑥绝大多数课程负责人自己不具备相应的信息技术水平,不能胜任课程网站的动态更新与维护,导致共享课程内容更新多不及时,滞后现象严重。⑦共享课程网站管理相互独立,普遍缺乏统一的动态监测平台,无法获取学习者的学习行为与状态统计信息,不利于课程评价。⑧大多数共享课程没有实现真正的无障碍共享服务,绝大多数课程设置了访问权限,这使得课程不能发挥应有的社会作用。
随着教育部对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拓展建设与推进,越来越多的课程网站需要建设与发布,越来越多的交互需要实现,越来越多的媒体资源需要管理,……在高校信息技术人才队伍短缺、技术力量薄弱的情况下,原精品课程网站分散建设与管理的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在线课程发展与管理要求,急需一种新的建站与管理模式来改变现状。
二、集群管理是共享课程网站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手段
2.1 网站集群的概念与内涵
所谓网站集群,是指构造或聚集一群网站的过程,使之能够相互关联,进行数据共享、呈送,所形成的网站集合称为网站群。[2]网站集群将各站点连为一体,支持全部站点的统一管理,使得同一组织内各个站点之间不再互相孤立,在统一部署,统一标准、统一技术构架基础之上,开发建设统一的网站集群体系,形成若干主网站与子网站的集合,以统一的门户协同为来访者提供服务,来访者可以方便地通过一站式服务平台统一获得信息和服务。站点集群管理是实现统一权限分配、统一导航和检索的基础,统一开发供各部门共享共用网站集群的软、硬件资源,共享共用的网站管理系统、互动交流系统,可实现网站信息的采集、编辑、制作和发布的全流程管理。[3]功能全面的网站集群管理平台或集成的数字校园课程管理平台是实现网站集群的有效途径。
2.2 网站集群管理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与管理中的思路与优势
现阶段,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内容主要包含这几个方面:①课程教学内容设计。②课程教学过程设计。③共享课程网站设计。④教学资源与素材准备。⑤教学组织、交互、审核与管理。⑥学习行为监测与统计。一所高校通常有一系列课程要建设成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课程因学科不同而各有区别,同一学科有许多相关性课程,这些相关性课程有些也需要进行网络展示和学习,利用网站集群管理模式能轻松建立在线课程并使课程之间建立相互联系,共享课程资源。利用课程集群平台建设课程应遵循以下思路: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分散建设,集中管理,安全可靠,共享软硬件资源。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采用集群化管理具有以下优势:
2.2.1 统一平台,统一软硬件资源管理。建立统一的课程管理平台,利用集群的方式统一部署软件硬件资源,不再需要各教学系部配备独立的硬件服务器资源,避免重复投资。对于平台服务器,可以独立对校外发布,实现对社会学习者的注册管理与资源共享,这能弥补校内适用的网络教学平台的不足。
2.2.2 模板建站,方便快捷。通过一个软件平台,实现多个网站的建设和管理,课程管理平台提供大量个性化的课程网站建设模板,具有相同的开发语言及数据接口,具有大量的课程内容管理子模块,具有常用的网页编辑功能,具有安全的交互模块,测试模块,可快速添加各种媒体资源,生成动态网站,这大大降低了动态课程网站的制作难度,减轻了课程负责老师的建站压力。
模板的维护和信息的维护相互分离,互不影响。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将不同的模板绑定不同的信息,实现个性化网站风格页面;另一方面,网站可以通过模板更轻松地进行改版,而不需要将整个网站推倒重来,有效的解决传统网站改版困难的问题。可以根据模板开发规则进行全新设计,也可以用现有模板直接进行绑定,快速解决某些部门网站的燃眉之急。[4]
另外,各网站既可有独立的域名、个性的页面风格以及相对独立的管理后台,网站间又可以实现信息相互共享,这降低了网站维护的难度,减少了网站维护的工作量。
2.2.3 单点登录,统一认证,多级授权,专人管理,安全性能大大提高。利用统一的课程集群管理平台,能实现用户数据统一管理,统筹权限管理。平台提供多种角色分级授权管理维护,如平台管理员负责整个系统平台的技术维护,课程管理员负责课程网站的建设管理,可以添加各课程资源模块,测试模块等,信息维护员负责网站信息的维护,明确分工,权责分明,使得网站的建设管理及信息维护更加规范。各课程网站采用统一的安全防护策略,实现专人管理,定期备份,定期维护,定期更新,能保证平台服务器运行的稳定性与连续性。
2.2.4 整合信息,共享媒体资源。利用平台,可以快速建立共享课程的各级宣传、导航和检索入口网站,公告相关政策,发布新闻、通知和课程动态更新等信息,通过入口网站,可将站点群中各个分散的站点链接为一个有机整体,以统一的门户形象呈现在来访者面前,可最大限度满足用户的各种特定检索应用需求。在链接各个课程网站的同时,也使得各课程资源之间建立了联系,使得数字媒体资源共享更加畅通。针对共享课程和其他在线课程中视频资源日益增多的这一现象,也可另建视频点播服务器,使其与课程集群平台之间建立联系,实现视频资源共享。
2.2.5 共享交互平台。交互是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重要特点。在集群平台下,集中的用户与数据管理,交互平台的主要代码可反复调用,不需要重复开发。在共享的交互平台下,老师可以方便地建立主题讨论,审核言论。
3 管理优化构想
基于集群平台、分散建设、集中管理模式,使得共享课程网站的建设变得简单而轻松,但日益增长的教学媒体资源及并发服务器访问,使得集群平台的服务器端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均衡负载,保证集群服务器的正常可持续运转,除了服务器正常的维护以外,建议实行以下的优化管理措施。
3.1 应用与数据分离管理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本质是一种在线学习课程,这决定了课程服务器在同一时间可能要承载多个并发访问;同时,课程本身并不是完全独立的,除了课程的相关媒体资源外,还可能有实验课程或其他关联课程,它们是一个相互链接的网站群组;课程的多媒体文件资源丰富,种类多样,尤其是视频教学资源,一门共享课程的全程教学录像可能要占用几个G甚至更多的存储空间,这增加了集群服务器的管理与服务压力。因此,在实现管理中可根据学校的在校学生规模来调整服务器端的架构模式,对于在校学生在万人以内的,可以采用B/S服务器架构与DAS的存储模式,利用单台服务器来完成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管理,对于万人以上的高校,可以采用B/S服务器架构,采用NAS或SAN的数据管理模式,使用NAS存储模式,能使数据以文件系统服务器直接连入网络,方便用户数据与资源数据的管理,轻松实现资源共享,使用SAN存储模式,将各应用服务器和各存储系统利用光纤通道建立小型共享网络,集中管理服务器端设备,更利于实现负载均衡、备份与共享,当然这一存储模式更适合大型数据管理。
应用与数据分开管理,有利服务器端负载均衡,还有利于系统与数据的日常维护,提高了系统与数据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3.2 树形管理,多级入口,多级群组
采用集群平台,建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管理总网站入口,在这个主网站给出课程建设的相关政策、通知公告及课程的关系等,链接各共享课程或各子课程群入口网站,主站结构设计图示如下(图1):
图1 主站结构设计图
通过上图方式进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网站管理,这样使得各课程网站有机链接在一起,通过二级系别网站使同一系别或同一学科的课程网站整合在一起,更加便于理清课程之间的知识架构,便于教师组织教学。
3.3 重视信息标准,重视信息技术培训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多样化的数字媒体资源准备是个精细活,也是个技术活,不同的媒体资源有不同的属性与特点,要使媒体资源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和共享性,在媒体素材的准备阶段一定要重视相关的技术标准。比如文档字体大小、行距、格式、软件版本等,再比如视频媒体的格式、尺寸、帧率等等。
由于课程负责老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建设在共享课程开始建设之前,先对老师们和课程信息员进行相关培训,包括网站搭建、网页制作、媒体制作、共享课程建设规范与要点等,这样有利于课程网站的后期更新与管理。
4 结语
将网站集群平台应用于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网站建设,使得各课程网站由原先各自独立开发与管理转变为基于统一规划、分散建设、集中管理这一模式,较好地减轻了课程负责人员的建站压力,统一了用户数据管理,解决了站点之间资源管理、数据共享的问题,提高了课程交互管理能力,同时,单一系统使得系统安全也得到了有力保障。
[1]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教高厅[2012]2号)[EB/OL].http://www.moe. gov. 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843/201206/xxgk_137250.html.
[2] 尹为民,何炎祥,李石君,郑鹏,蒋晶珏.结合网站集群的系统软件类课程建设[J].新课程研究,2010(4):5-7.
[3] 屈建萍,刘晓群,吕国.高校网站集群建设管理研究[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8(12):89-91.
[4] 曾煊,陈翼,高珺.高校网站集群管理的应用与实践[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10):287-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