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截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5-08-01王春花

中国疗养医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截肢糖尿病足出院

王春花

系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截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王春花

目的 提高糖尿病足截肢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将46例糖尿病足截肢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3例。从两组患者截肢术后48 h开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总分及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及社会功能维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系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糖尿病足截肢患者的生活质量。

糖尿病足;系统护理干预;生活质量

糖尿病足主要是由糖尿病的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引起下肢血液循环不足、缺血、溃疡、坏死甚至并发感染的一种足部病变,而感染则会使糖尿病加重,导致恶性循环,致使糖尿病患者截肢致残。因此,截肢是挽救糖尿病足坏疽及严重感染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1]。大约有15%~20%的糖尿病患者因并发足部溃疡久治不愈,继发感染,发生坏疽,最终导致下肢截肢,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2]。因此,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我们不能仅仅关注躯体症状的改善,还应重视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我科采用对住院期间糖尿病足截肢患者进行多方面系统护理干预措施,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01—2014-02收治的糖尿病足截肢患者共46例,其中男38例,女8例;年龄42~64岁,平均(53.43±5.1)岁;糖尿病史12~34年,平均(21.6±3.6)年;其中单侧下肢截肢者44例,双侧下肢截肢者2例,排除智力障碍,不能有效配合者。将46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实施方法 两组患者的护理措施比较均从截肢术后48 h开始。对照组患者采用以往的常规护理模式:①保持室内安静、通风、做好消毒工作,保证患者休息。②做好患肢伤口的换药及护理工作。适当抬高患肢,保持功能位。根据渗血情况,按时换药。③做好患者日常的基础护理工作。④根据患肢疼痛情况,适当给予止痛剂。⑤各项护理操作严格按时间规定执行。⑥针对患者的不良情绪,给予一定的安慰。⑦安全护理,夜间护士应勤巡视病房,并指导患者行走时使用辅助工具,同时床边加床挡,避免发生坠床[3]。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行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干预方法:①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护士要细心观察、评估患者的心理需求,根据患者个人不同的心理,采取不同的护理手段,如面对面的沟通交流、鼓励宣泄、催眠等方法,引导患者自由宣泄消极情绪,身心得到放松,正确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②个性化的健康指导。针对患者疾病不同的恢复阶段,进行相应的健康指导,如患肢的注意事项、功能锻炼的方法与强度等,采用口头、书面、示范等多种宣教方式,并及时评价患者的掌握情况,必要时反复宣教。③充分尊重患者的自主权。所有护理操作均要取得患者同意,对不影响病情的护理操作,根据患者的意愿,选择时间进行。尽量让患者能够主动接受各项治疗和护理操作。④个性化的疼痛护理。给予患者舒适体位排除患肢受压及适当应用止痛药缓解疼痛外,辅以物理疗法,并指导自我控制疼痛的方法,如听音乐、想象、看报、交谈等,以分散注意力、缓解焦虑等方法来减轻患者的疼痛,使患者舒适度过疼痛期[4]。⑤强调家属对患者的关心与支持。护士与家属进行细致沟通,向家属介绍家庭支持对患者疾病恢复的重要性,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护理。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更加珍爱自己。⑥护士长根据需要,定期组织患者座谈会,将病情相似的患者集中起来进行有效交流,并请出院康复、已安装假肢、能正常生活的患者来介绍经验,使患者消除顾虑与无助孤独感,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1.2.2 评价指标 干预时间是从截肢术后48 h开始,至患者出院时,平均为(21±4.12)d。入院时和出院时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3]进行评定。由护士指导完成量表填写,用统一的语言对患者进行各个项目的解释,不做主观引导,确保结果客观、准确。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两组患者出院时的生活质量比较:出院时,观察组患者的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及社会功能3个维度及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表1)。

表1 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注:两组比较,干预主效应P<0.01

组别 时间 例数 身体功能 角色功能 情绪及社会功能 总体生活质量对照组 入院时 23 13.52±3.12 10.23±3.54 13.54±3.25 33.54±5.24出院时 23 14.12±4.17 10.24±2.34 15.24±2.31 36.53±6.26观察组 入院时 23 12.26±3.56 10.56±2.31 12.51±3.52 32.14±5.57出院时 23 19.12±3.86 18.03±4.63 19.56±6.35 52.18±4.86

3 讨论

糖尿病足截肢是一种无奈的治疗糖尿病足的方法,据国际糖尿病联盟估计,全世界70%的下肢截肢是因为糖尿病引起的。截肢不仅会威胁患者的生命,使患者丧失独立生活和劳动能力,还会引发其他一系列心理和社会问题,造成患者终生痛苦。足部截肢也是糖尿病耗费最大的并发症。糖尿病足溃疡、坏死一旦形成,预后很差[5]。截肢治疗糖尿病足是有一定风险的,并且截肢治疗容易感染,引发再次截肢,所以必须要做好糖尿病足患者截肢后的护理工作。另外,在截肢初期,患者常常不能适应新角色,忘记身体已经截肢,在没有任何帮助的情况下欲下床活动,易发生意外危险,尤以夜晚多见。还有,糖尿病足痛苦多、花费大,会产生思想顾虑,甚至自暴自弃,产生悲观情绪。肢体残疾会给人带来生活上的不便,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有些人会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会有自杀倾向,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护理人员通过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氛围,尊重患者的意愿与需要,为患者提供人性化、个体化的护理服务,使患者感到被尊重与被理解,更好地体会到自己生命的价值。个性化的健康指导,使患者对疾病知识能够深入了解,学会自我观察、参与护理工作,消除患者的疑虑,尽快适应新角色。个性化的疼痛护理使止痛效果更加明显,而且患者易于接受,使患者能够较舒适的度过疼痛期。家属的支持与鼓励,使患者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心理上得到安慰。另外,定期的患者座谈会,患者可以畅所欲言,抒发、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同时,学习、吸取康复者的经验,对自己今后的生活充满自信心。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及社会功能3个维度及生活质量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郑青,王静,杨红梅.糖尿病足坏疽截肢术围手术期患者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1):991-992.

[2]杨莉,金星玉.社区糖尿病足患者的家庭护理干预[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6(4):78-79.

[3]李蕾.糖尿病足坏死截肢后护理[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3(20):24.

[4]王芳.老年糖尿病足的临床特点及截肢后的护理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0,7(25):210.

[5]王玉玲,范元琼.糖尿病足的防治与护理[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8):178-179.

2014-07-13)

1005-619X(2015)02-0209-03

10.13517/j.cnki.ccm.2015.02.050

157011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内分泌科

猜你喜欢

截肢糖尿病足出院
How to ensure leftovers are safe to eat
实施预出院流程在脊柱外科患者出院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2020年糖尿病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股动脉加压灌注治疗溃疡期糖尿病足及护理探析
老人崴脚后缘何要截肢
中医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第五回 痊愈出院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30例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