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格墙院会”里听民声

2015-07-31毛峰王华

浙江人大 2015年7期
关键词:东沙敬老院垃圾桶

毛峰 王华

一张圆桌,几把椅子,一壶粗茶,大家围坐在农家小院,聊聊家长里短、社区发展,说说心里的烦心事、为难事、苦恼事……

在岱山县东沙镇,人大代表与老百姓这样的沟通方式,颇受当地群众欢迎。大家还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网格墙院会”。它既是东沙镇辖区人大代表听取民意的重要途径,也是代表闭会期间积极履职的重要形式。

进墙院听民声,消除农家最后一道“墙”

“请大家说说看,上次提出的问题解决得如何?还满意吗?”5月19日下午,岱山县东沙镇沙河路6号,在居民包春英家的院子里,岱山县东沙镇东沙社区党支部书记张国平开门见山,请老百姓为上一次墙院会意见办理情况“打分”。

这是东沙镇第50网格今年举行的第一次墙院会,由东沙镇人大牵头组织。当天,5名市、县、镇人大代表和东沙镇、东沙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来到包春英家的小院,和当地群众聊起了家常。

“社区为阿拉做了很多工作,上次提出的改进公共厕所设备的建议,落实得很好。现在照明好了,部分蹲坑改成坐便器后,也方便了腿脚不便的老人。”从社区干部岗位上退休的王桃月老人先肯定了一番,接着又提出两条建议:新的敬老院马上要启用了,希望社区能够帮忙协调,最好在敬老院门口就能坐上公交车;街角那儿垃圾桶比较脏,希望社区能够整治好卫生死角。

对王桃月提出的问题,张国平回复:新敬老院门口不到200米处就有一个公交候车点,如果再设一个站牌则密度过大,不过可以争取将原来的站牌往敬老院门口适当移近一点;街角附近的店面较多,产生的垃圾量大,而垃圾桶周围恰好有一块空地,可以考虑增设一道矮墙,将这个垃圾桶改造成一个垃圾倾倒点。张国平说,他会马上和交通、环卫等部门协商,争取下一次开会时,就能给大家带来好消息。

张国平表态得“爽快”,居民们的意见建议也就提得顺畅。

“我讲一下,去年社区对外墙粉刷实行了统一补贴,我也对自己家粉刷了一下,效果蛮好,但是阿拉房子前面的集体房子,可不可以一起粉刷?”

“社区里那家浴室,锅炉烧出的灰对环境影响很大。”

“阿拉老年人跳跳广场舞一直没有一个合适的地方,能不能帮我们选一块?偏一点没关系,能跳舞就行,不要影响到别人休息。”

…………

“一道院墙,不仅隔出了私人空间,往往也隔开了居民,尤其是老年人与社会的联系。 ” 岱山县东沙镇人大副主席周亚萍说,东沙本地老年人较多,他们活动半径小,也不熟悉电脑和网络,这种面对面上门交流的方式,最适合他们。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东沙镇人大主动探索实施“网格墙院会”,消除了渔农村群众与政府间的那道“墙”。

代表沉下去,民情浮上来

“只有代表主动‘沉下去,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平等沟通,才能收获最真实的基层声音。”周亚萍说,网格墙院会改变一贯来在会议室召开座谈会的形式,旨在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在聊天谈心的过程中发现网格中存在的问题、群众的诉求,以及对政府、人大工作的意见建议。

近一年来,东沙镇部分人大代表、镇领导及社区干部,经常不定期到居民墙院里,听取该区域网格户的意见、建议。对于网格墙院会上群众提出的问题,能现场答复的,他们马上给予答复,或给出解决方案和期限,不能现场答复的,则由人大联络员形成书面报告,转交镇政府相关部门或社区落实。自去年7月份以来,东沙镇“网格墙院会”共收集意见建议120余条,解决率超过95%。

去年的一次网格墙院会上,有居民提出从外环线拐进东沙古镇的一条马路路况不好,短短几百米的路面上大坑叠着小坑,希望人大代表能够帮忙呼吁解决这一难题。令王桃月老人高兴的是,这条意见不仅迅速被镇里采纳,会后不久便开始动工修路,当时与会的一位人大代表还主动赴现场当起了“监工”。

实践证明,通过“网格墙院会”的形式,让代表主动到群众家中拉家常,现场了解和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既拓宽了搜集民情的渠道,也有力推动一些民生问题得到快速解决。endprint

猜你喜欢

东沙敬老院垃圾桶
自行车
投进垃圾桶的信
投进垃圾桶的信
敬老院老人遭虐待:乡镇敬老院出路何在
爱心送到敬老院
玩具
火场救人
白粥(外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