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丰县2013~2014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15-07-31吴小华郑金良

当代医学 2015年29期
关键词:病原学特征分析疱疹

吴小华 郑金良

广丰县2013~2014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吴小华 郑金良

目的 分析广丰县2013~2014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取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广丰县2013~2014年手足口病病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广丰县2013~2014年共报告手足口病1712例,发病例数呈双峰分布,主要发病高峰集中于4、5、6月份,次要发病高峰集中于11、12月份;乡村地区发病显著高于城镇地区(P<0.05);4岁以下儿童是发病高危人群;男性发病高于女性(P<0.05);病原学分析以EV 71感染为主。结论 广丰县手足口病发病具有明显的时间、地区、年龄和性别差异,应在流行季节加强对乡村地区4岁以下儿童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病原学分析

手足口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全球儿童常见传染病,以肠道病毒17(EV 17)和柯萨奇病毒A 16(CoxA 16)最常见[1]。临床以发热和手、足、臀、口部位皮疹或疱疹为发病特点,多数患者症状轻微,少数患者病情进展迅速,严重者甚至死亡。此外,手足口病播散快、流行性强,能在短时间内引起一定规模的流行,且多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2]。近年来,广丰县手足口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为更好地做好疾病防疫工作,现对广丰县2013~2014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病原学资料来源于上饶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人口资料来源于广丰县统计年鉴,流行病学资料来源于广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管理科。

1.2 诊断依据 手足口病诊断依据卫生部发布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3]。主要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发热伴手掌或脚掌部斑丘疹和疱疹,疱疹液较少,口腔黏膜也可出现散在疱疹,部分患者出现臀部或膝盖皮疹,伴皮疹炎性红晕,也有患者伴发咳嗽流涕、恶心呕吐、头疼乏力或是与欠佳等症状。

1.3 病原学分析方法[4]采集患者咽拭子、疱疹液或肛拭子等样本,采用Real time PCR或常规PCR方法检测病毒核酸。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统计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指标设为0.05,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广丰县2013~2014年手足口病发病时间和地区分布特征 广丰县2013~2014年共报告手足口病1712例,其中2013年发病860例,2014年发病852例,2年各月份均有病例报告;发病例数呈双峰分布,主要发病高峰集中于4、5、6月份,3个月共报告发病769例,占总发病例数的44.92%,次要发病高峰集中于11、12月份,2个月共报告发病299例,占总发病例数的17.46%。广丰县手足口病发病分布广泛,各乡镇均有病例报告,乡村地区发病1449例(84.64%),显著高于城镇地区263例(15.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43.22,P<0.05)。

2.2 广丰县2013~2014年手足口病发病年龄和性别分布特征 广丰县2013~2014年手足口病报告病例,年龄5个月~27岁,0~2岁发病1261例(73.66%)为最多,3~4岁发病344例(20.09%)次之,表明4岁以下儿童是手足口病的高发人群;其中男性发病1120例(65.42%),显著高于女性592例(34.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25.68,P<0.05)。见表1。

表1 广丰县2013~2014年手足口病发病年龄和性别分布特征[n(%)]

2.3 广丰县2013~2014年手足口病抽样病例病原学分析 随机抽取广丰县2013~2014年手足口病报告病例86例,对其咽拭子、疱疹液或肛拭子进行病原学分析,EV 71感染44例(51.16%)为最多,CoxA 16感染18例(20.93%)次之,其他病毒感染24例(27.91%)。

3 讨论

手足口病是多发的全球性传染病,卫生部于2008年将手足口病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我国多省市报道手足口病发病居本地区丙类传染病首位[5]。近年来本县手足口病发病呈上升趋势,现对2013~2014年手足口病病例资料分析如下。

2年来本县手足口病发病呈“V”形分布,存在2个发病高峰,主要发病高峰集中于4、5、6月份,与全国大部分地区流行特点一致,次要发病高峰集中于11、12月份,与本县冬季特殊的温和湿润的气候特点促进病原体的传播有关[6]。手足口病发病分布广泛,各乡镇均有病例报道,且乡村地区发病显著高于城镇地区,与乡村地区居住条件较差、文化程度较低、卫生条件较差及防病意识淡漠等有关。4岁以下儿童是手足口病的高发人群,与该年龄段儿童血清保护性抗体和免疫力相对较低有关。男性发病高于女性,与男性户外活动较多、卫生习惯较差、感染和暴露机会较多有关。对抽样病例咽拭子、疱疹液或肛拭子进行病原学分析,以

EV 71感染为主,有报道显示[7],手足口病发病存在2年高发、间隔1或2年出现较大规模暴发特点,EV 71感染呈现每隔2年高发的特点,且每次暴发流行毒株不同。

针对本县2013~2014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建议做好以下疾病防控工作[8]:健全疫情检测体系,加强夏季疫情防控工作,根据气候特点科学评估控制疫情;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尤其针对4岁以下儿童,增强家长和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做好环境及个人卫生习惯;组建科学的疾病救治体系,尽量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防止疫情蔓延。

[1] 茅凌翔,袁兆虎,许金凤,等.镇江市2009-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1):2077-2078.

[2] 张杰,陈伟,李蓬,等.2008~2010年河南省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7):157-158.

[3] 王晓南,郭彦萍,邢学森,等.湖北省2008-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3,24(2):32-35.

[4] 方虹英,许伦红.祁阳县2009-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4,40(1):35-37.

[5] 黄桑.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流行趋势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6):150-151.

[6] 陈晟,周祖木,山若青,等.温州市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19(2):179-182.

[7] 李文杰,黄琳淇,谢彦媛,等.东莞地区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118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24):61-63.

[8] 李俊,宋灿磊.上海市金山区2008-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2,19(5):665-668.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9.107

江西 334600 江西省广丰县卫生监督所 (吴小华) 江西省广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郑金良)

猜你喜欢

病原学特征分析疱疹
人腺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研究现状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穆夏艺术特征分析
疱疹性咽峡炎来袭,帮宝宝渡过难关
汗疱疹的中医治疗
中医治疱疹性咽峡炎
2012 年南海夏季风特征分析
2013~2014年深圳市腹泻疾病的病原学分析研究
基于PowerPC的脉内特征分析算法的工程实现
阿留申病病原学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