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味星蒌承气汤治疗中风急性期的临床分析

2015-07-31付玉婷

当代医学 2015年29期
关键词:承气汤急性期中风

付玉婷

加味星蒌承气汤治疗中风急性期的临床分析

付玉婷

目的 探讨加味星蒌承气汤治疗中风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88例中风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n=44),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加味星蒌承气汤法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评分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患者数为43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患者数为35例,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评分为(9.06±1.20)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15.06±2.11)分,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星蒌承气汤治疗中风急性期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加味星蒌承气汤;中风急性期;神经功能评分

中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多发病,该病的致残率较高,而且对患者的生命会造成严重的威胁[1]。本研究为探讨加味星蒌承气汤治疗中风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选取88例中风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辽宁省锦州市中医医院2012年10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8例中风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n=44),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加味星蒌承气汤法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的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

对照组44例患者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55~72岁,平均年龄(64.58±2.31)岁,其中脑梗死患者20例,丘脑出血8例,小脑出血12例,壳核出血4例。实验组44例患者中,男23例,女21例,年龄56~73岁,平均年龄(65.64±2.39)岁,其中脑梗死患者19例,丘脑出血9例,小脑出血11例,壳核出血5例。

经影像检查以及血液检查,2组患者的血液系统、神经系统均健康正常,患者其他脏器无其他严重疾病。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良好的可比性。所有患者以及家属对于本次研究具有知情权,并且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使用西医综合法,给予患者吸氧,再实施脱水降压,再给予脑保护、调控血压、预防感染等治疗,维持患者的营养平衡以及电解质平衡。

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再添加加味星蒌承气汤进行治疗:加味星蒌承气汤包括胆南星6 g,全瓜萎30 g,芒硝8 g,生大黄10 g,桃仁10 g,丹参30 g,钩藤15 g,防风10 g。用水煎服,可以分为早晚2次服用[2-3]。

1.3 观察指标 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可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4个阶段;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评分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录入SPSS 13.0软件进行处理,以95%作为可信区间,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n)

2.2 2组患者的的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比较(x±s)

3 讨论

近年来,中风在我国的发病率不断增长且中风患者致残致死率居高不下,已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我国传统中医提出,中风的产生是由于肝风内动和肝阳上亢,使得气血上逆,从而造成血溢出脑脉将脑窍蒙蔽[4]。

中风导致患者肠胃蠕动等功能受损,使得肠胃内容物长期存留,产生肠源性毒素,造成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的加剧。而通腑可以清理肠胃内容物及代谢产生的废物,降低肠源性毒素对血液循环的不利影响。通腑化痰不仅能够起到阻断血瘀脑络的病理环节的作用,还具有推陈出新的作用[5-8]。

加味星篓承气汤的制成以全瓜蒌、芒硝、胆南星等药材为主要原料,对中风患者的治疗具有通其腑化其痰的功效。此外,医学研究表明,加味星篓承气汤治疗中风具有多方面的功效,主要包括缓解脑部水肿;促进肠道蠕动,清理肠道内容物,减少肠源性毒素的产生;阻止十二指肠内容物返流,从而减少胆酸在胃部的存在量,抑制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凋亡,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并预防胃部溃疡的产生。

综上所述,中风患者在使用脱水、降颅压等常规疗法治疗的基础上,适量地给予患者服用加味星萎承气汤,可以促进患者大脑功能的恢复,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李贤.加味星蒌承气汤治疗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1):87-88.

[2] 文龙龙,招远祺,蔡业峰,等.缺血中风急性期CGRP,ET动态变化及其与证候的相关性[J].广东医学,2008,29(6):932-934.

[3] 卢爱丽,黄亮,黄燕,等.缺血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候与脑动脉血流速度的相关性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9):1188-1190.

[4] 刘龙,魏品康.浅议下法在中风急性期的应用[J].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2):1252.

[5] 李学军,高燕洁,陈志刚,等.中风急性期患者血浆脑肠肽变化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9):1407-1408.

[6] 曹锐,朱宏勋,胡文忠.化痰祛瘀汤对中风病急性期风痰瘀血痹阻脉络型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及凝血-纤溶系统作用的临床研究[J].北京中医药,2010,29(1):7-9.

[7] 刘光超.中医临床治疗中风160例疗效及作用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2):391-392.

[8] 王同付.电针合并温针灸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39例[J].当代医学,2010,16(21):84.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9.102

辽宁 121000 辽宁省锦州市中医医院(付玉婷)

猜你喜欢

承气汤急性期中风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The Study of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Xuanbai Chengqi Decoction(宣白承气汤)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DWI结合ADC图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增液承气汤临床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急性期6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