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准大骨瓣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临床分析

2015-07-31余建荣

当代医学 2015年29期
关键词:骨瓣外伤颅脑

余建荣

标准大骨瓣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临床分析

余建荣

目的 分析标准大骨瓣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行标准大骨瓣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去骨瓣减压术,对比2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预后良好率为78.6%,高于对照组的57.1%(P<0.05);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28.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0%(P<0.05),术后不同时间段颅内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标准大骨瓣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效果显著,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颅内压,并发症少。

重型颅脑外伤;标准大骨瓣手术;常规去骨瓣减压术

重型颅脑外伤病情严重,进展快,预后差,病死率高。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通过手术减压,降低颅内高压。通常若患者未得到及时正确处理,因颅内高压而诱发诸多并发症甚至死亡[1]。标准大骨瓣手术是目前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常用术式,也取得让人满意效果。本研究对28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采取标准大骨瓣手术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6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均于2010年9月~2012年3月到婺源县人民医院就诊,经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确诊;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男21例,女7例;年龄20~65岁,平均(37.9±4.8)岁;颅内出血量20~70 mL,平均(44.7±8.1)mL。对照组男20例,女8例;年龄20~66岁,平均(38.1±4.5)岁;颅内出血量20~75 mL,平均(45.2±7.4)mL。2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2组患者年龄、性别、颅内出血量、GCS评分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患者术前均行脱水、过度换气等对症治疗,稳定生命体征后,予以甘露醇脱水降颅压,维持呼吸道通畅,应用止血药物等治疗。

对照组采用常规去骨瓣减压术。取患者颞顶区骨瓣,约8 cm×6 cm。彻底清除血肿和坏死组织,减压缝合。

观察组采用标准大骨瓣手术。于颧弓上耳屏前1 cm开始自耳廓上方向上延伸直到顶骨正中线,于正中线向前延伸到前额部发际下,骨瓣大小10 cm~12 cm×12 cm~15 cm,以放射状剪开硬膜,将血肿和坏死组织彻底清除,彻底止血,采取人工脑膜或筋膜修补硬膜,并实施减张缝合。若患者脑压较高,术前形成脑疝,应尽快打开部分硬膜实施减压,随后扩大骨窗。骨窗范围尽量接近颅底,确保术中能够减压充分。若患者部分双侧损伤,或者术后对侧继发血肿,需要采取双侧减压手术治疗。

2组患者术后均采取脱水、降颅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激素冲击等常规治疗,保持卧床期间通畅呼吸,予以必要营养神经。

1.3 评价指标[2]2组患者治疗效果采取GCS评分标准进行评估,死亡:GCS 1分;植物生存状态:GCS 2分;重残:GCS 3分;中残:GCS 4分;良好:GCS 5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术后预后情况比较 术后6个月,观察组植物生存2例,中残2例,重残1例,死亡1例,预后良好率为78.6%(22/28);对照组植物生存2例,中残4例,重残3例,死亡3例,预后良好率为57.1%(16/28);2组患者预后良好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8,P<0.05)。

2.2 2组患者术后颅内压比较 观察组术后第1、4和7天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重行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颅内压比较(x±s,mmH2O)

2.3 2组患者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恢复时间为(4.2±1.5)d,住院时间为(9.8±2.6)d;对照组恢复时间为(6.7±1.6)d,住院时间为(13.4±2.8)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121,t2=2.0641,P<0.05)。

2.4 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1例颅内感染,1例脑脊液漏,4例术后脑积水,2例迟发性血肿,并发症发生率28.6%(8/28);对照组2例颅内感染,1例脑脊液漏,1例外伤性癫痫,脑积水6例,迟发性血肿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0.0%(14/2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4,P<0.05)。

3 讨论

重型颅脑外伤病死率高达41%[3],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式,而不合理术式会诱发严重并发症,造成脑组织再损伤。通常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手术治疗时,只需放出血性液体,或清除脑部血块,能够在快速降低患者颅内压,降低因颅内高压导致患者死亡率。及时降低颅内高压,控制颅内压升高,对减轻患者病情、提高预后起到显著作用。常规去骨瓣减压术为了术中减压,敞开硬膜不予缝合,术后易发生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癫痫、脑积水、迟发性血肿等并发症[4],影响患者预后。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标准大骨瓣手术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常规去骨瓣减压术,安全性高。且2组患者术后预后情况分析中,观察组预后良好率为78.6%,高于对照组的57.1%(P<0.05),说明标准大骨瓣手术术后预后质量优于常规术。

标准大骨瓣手术可显著降低颅内压,控制颅内压升高,手术显露范围广,术中出血控制彻底,降低血肿遗漏率,减少迟发性血肿的发生。减压充分,利于控制颅内高压,以免骨瓣较小造成术后脑膨出而发生脑组织坏死、嵌顿等[5-7];术中可彻底清除挫裂伤部位的坏死脑组织;术中可直接缓解侧裂区,改善脑部血管供血和静脉回流障碍[8],使脑疝还纳,效果显著。本研究中,观察组术后第1、4和7天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通过标准大骨瓣手术,减压,使疝出脑组织有效复位;或者对天幕裂孔切开,利于减轻患者颅内高压,以免脑组织坏死,避免脑水肿,以此促进患者较快康复,降低死亡率。由此可见,标准大骨瓣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效果显著,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颅内压,控制患者颅内压升高,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较快恢复,临床价值高,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并应用。

[1] 谭启德.标准大骨瓣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31例[J].当代医学,2013,19(24):82-83.

[2] 刘飞皎.标准大骨瓣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44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2):183-184.

[3] 叶青.标准去骨瓣减压与常规去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对比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2):339-340.

[4] 谢隽.标准大骨瓣减压与常规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对比观察[J].山东医药,2010,51(18):107-108.

[5] 李军,胡国清,赵飞,等.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脑疝形成的重型颅脑外伤[J].安徽医学,2005,26(2):108-109.

[6] 徐斌,钟建荣,周次生.标准大骨瓣减压与常规去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比较[J].广东医学,2009,30(6):961-962.

[7] 黎开宇,李斌,陈昶春.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36):94-96.

[8] 帅晖.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48例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6):96-98.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9.019

江西 333200 婺源县人民医院 (余建荣)

猜你喜欢

骨瓣外伤颅脑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去骨瓣减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67例颅脑疾病神经介入的诊断及治疗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严重肝外伤27例诊治分析
双侧平衡去骨瓣对重症闭合性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