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血压监测与高血压控制率的关系研究

2015-07-31王洛刘朝钦王琳刘会彬赵丽格李朋涛

当代医学 2015年29期
关键词:测血压血压计控制率

王洛 刘朝钦 王琳 刘会彬 赵丽格 李朋涛

家庭血压监测与高血压控制率的关系研究

王洛 刘朝钦 王琳 刘会彬 赵丽格 李朋涛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家庭血压监测与血压控制率的关系。方法 选取高血压患者566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家庭血压监测组285例与不进行家庭血压监测组281例。家庭血压监测组:自诉在家中规律自测血压,且每周至少1次。不进行家庭血压监测组:在家中不测量血压。分析2组中血压控制的情况。结果 家庭血压监测组285例,血压控制者245例,占85.6%;不进行家庭血压监测组281例,血压控制者193例,占68.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血压监测有助于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

家庭血压监测;高血压;控制率

我国是高血压大国。据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知晓率为30.2%,治疗率为24.7%,控制率为6.1%[1]。高血压是导致冠状动脉性心脏病、脑卒中、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全球8%的心血管相关死亡(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与高血压相关[2]。控制血压,可大大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家庭自测血压可以提高降压治疗的质量与控制率[3]。本研究旨在观察血压控制率与家庭血压监测之间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6月在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洛阳二〇二医院高血压门诊规范就诊的高血压患者56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25例,女241例,年龄32~80岁,平均(65.5±12.8)岁。入选标准符合以下条件:高血压的诊断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的诊断标准之一[4]: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正在接受口服降压药物治疗;服用降压药6个月以上。

1.2 方法 询问是否进行家庭血压监测,分为家庭血压监测组285例与不进行家庭血压监测组281例。2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析2组中血压控制的情况。血压是否控制以就诊时血压为指标。

1.3 相关标准及定义 家庭血压监测:自诉在家中规律自测血压,且每周至少1次。就诊时血压测量方法:采用鱼跃牌台式水银血压计。测量前,研究对象静坐休息10 min,连续测量2次,中间间隔1 min,取2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5]。血压控制标准:采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的诊断标准,一般高血压患者<140/90 mmHg(1 mmHg=0.133 kPa);65岁以上<150/90 mmHg;伴随肾脏疾病、糖尿病或病情稳定的冠心病患者<130/80 mmHg[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2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566例研究对象中,进行家庭血压监测者285例,血压控制者245例,占85.6%;使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125例,占51.0%。不进行家庭血压监测共281例,血压控制者193例,占68.7%;2组血压控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家庭血压监测组与不进行家庭血压监测组情况

3 讨论

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远高于正常人群。血压水平与心脑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的危险密切相关。在包括中国13个人群的亚太队列研究(APCSC)中,收缩压每升高10 mmHg,亚洲人群脑卒中与致死性心肌梗死风险分别增加53%、31%。而良好的血压控制可降低此类事件的发生。收缩压每下降10 mmHg,舒张每下降4 mmHg,可减少脑卒中风险30%,减少心血管风险和死亡13%[6]。因此,提高血压的控制率,改善预后,是我们每一位医务人员要努力去做的事情。

在我国,普通居民通常不测量或很少测量血压,因而服用降压药物的患者,治疗依从性差或血压管理质量不高,控制率低。家庭血压监测,是提高血压控制率的有效手段[3]。在本研究中,家庭血压监测组血压控制率为85.6%,不进行家庭血压监测组血压控制率为68.7%,家庭血压监测组血压控制率明显高于血压不控制组,证明了这个问题。

目前主要的血压测量有3种方式,诊室血压,动态血压及家庭血压。诊室血压是最常用的血压测量方式,也是目前诊断高血压,评估降压疗效最常用的方法;缺点是不能诊断白大衣和隐蔽性高血压,不能反映血压的节律性,不能反映高血压真实的血压水平和心血管风险,误诊率可达30%~40%[7]。动态血压能较真实地反映全天血压水平,并且可以避免白大衣效应。但费用较贵,不适宜多次进行,评估长期疗效受限,不适合大面积推广和使用[8]。

与传统诊室血压相比,家庭血压监测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日常生活环境中测量,避免了白大衣效应;可以发现隐蔽性高血压;能提供数天、数周、数月的血压测量值;能更好地预测心血管事件风险[9]。与动态血压监测相比,家庭血压监测能提供一个长时间的测量,费用便宜,可反复测量;可以评估每天血压变异性,评估长期血压的控制;研究发现,门诊血压水平显著高于家庭自测血压和动态血压,家庭自测血压与动态血压水平十分接近,有较强的相关性和一致性[10]。

因此,比较3种血压测量方法,家庭血压监测使用方便,能较准确地反映患者真实的血压情况,改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提高血压控制率,是高血压患者长期随访较为适合的选择。

在家庭血压监测中国专家共识中提出:优先推荐上臂式全自动血压计。由于水银对人体的严重危害,不建议使用任何形式的水银血压计进行家庭血压监测。本研究中,51.1%使用上臂式全自动血压计,39.2%使用水银血压计,未达到共识要求。

在本研究规范管理的高血压患者中,无论是否进行家庭血压监测,血压控制率为77.4%,高于北京市社区51.0%[11]和成都市武侯区社区33.3%[12]的数据。考虑以下几个原因有关:本社区居民受教育程度较高,对自身健康较为关注;经济状况较好;本院为职工医院,非常重视慢性病的健康教育工作。

高血压患者应积极地进行家庭血压监测。管理者也应提供方法与知识的培训。如使用通过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ESH、英国高血压学会BHS、美国医疗器械促进协会AAMI标准的上臂式全自动血压计,每年校准1次。对患者进行简单的培训,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精神高度紧张和焦虑的患者,不建议进行血压自测[9]。

血压监测是高血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的血压监测能够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改善预后。家庭血压监测操作简单、方便及时,能够真实地反映患者日常生活时的血压水平,从而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治疗的质量及达标率。是非常值得推广的血压监测方式。希望每位高血压患者都能规范地进行家庭血压监测,良好控制血压,提高我国高血压患者的控制率。

[1] 李立明,饶克勤,孔令志.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7):478-484.

[2] 孙宁玲.从全球高血压治疗的视点看中国高血压防治策略[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3,21(6):501-503.

[3] 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家庭血压监测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2,20(6):525-529.

[4]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616.

[5] 中国血压测量工作组.中国血压测量指南[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1101-1114.

[7] 向伟,刘梅林.家庭血压监测中国专家共识解读[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24(6):8301-8302.

[8] Sega R,Facchetti R,Bombelli M,et al.Prognosic value of ambulatory and home blood pressures compared with office blood pressure in zhe general population:follow-up results from zhe Pressioni Arteriose Monitorate e Loro Associazioni(PAMELA)study[J].Circulation,2005,111(14):1777-1783.

[9] Parati G,Stergiou Gs,Asmar R,et al.Europe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guidelines for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at home:a summary report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Conference on Home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J].J Hypertens,2008,26(8):1505-1526.

[10] Ragot S,Genes N,Vaur L,et al.Comparison of the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methods for zhe evaluation of two antihy pertensive drugs:feasibility,agreement,and reproducibility of blood pressure response[J].Am J Hypertens,2000,13(6 Pt 1):632-639.

[11] 杨晓辉,姚崇华.北京市社区就诊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情况及对血压控制的影响[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18(8):739-743.

[12] 王勇,王斯,万世希,等.成都市武侯区社区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情况调查[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4,22(2):142-145.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9.017

河南 471000 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洛阳二〇二医院内科 (王洛刘会彬 赵丽格 李朋涛) 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〇一四医院 (刘朝钦 王琳)

王洛 E-mail:183282674@qq.com

猜你喜欢

测血压血压计控制率
莫忘给血压计“体检”
莫忘给血压计“体检”
血压计的测压原理
无锡茶园不同修剪模式对茶小绿叶蝉发生量的影响
先排小便再测血压
血压计巧防脑中风
爱焦虑的人别自测血压
测血压时别憋尿
家庭医生式服务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控制率的影响
拉萨市城关区2014 年社区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