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黏膜不典型增生患者的内镜随访和治疗价值分析

2015-07-31薛国丹

当代医学 2015年24期
关键词:粘膜癌变典型

薛国丹

胃黏膜不典型增生患者的内镜随访和治疗价值分析

薛国丹

目的 分析胃黏膜不典型增生患者的内镜随访和治疗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胃黏膜不典型增生患者150例作为随访组,选取因重度不典型增生而行内镜腺癌粘膜切除术治疗的7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2组均给予1~7年的连续内镜随访治疗,比较2组患者疾病逆转和癌变情况。结果 随访组轻度不典型增生患者的逆转率71.67%、癌变率3.33%,与中度不典型增生患者的逆转率53.58%、癌变率9.62%及重度不典型患者的逆转率28.95%、癌变率23.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组患者的癌变率10.7%与观察组患者的癌变率1.4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胃黏膜不典型增生患者,采取连续内镜随访可早期发现胃癌病变情况,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治疗效果显著,可减少癌变情况,二者均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借鉴价值。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内镜随访;胃黏膜不典型增生

目前,胃癌已经成为国内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恶性肿瘤之首,此病恶性速度极快,程度高,预后效果差,使人们的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尽管胃癌的恶性程度较高,但若能尽早发现和采取治疗手段,患者的存活率可达90%以上。因此,在胃癌癌变前予以严密监测和有效干预,可显著降低病死率[1]。本研究随机选取胃黏膜不典型增生患者150例和因重度不典型增生而行内镜腺癌粘膜切除术治疗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胃黏膜不典型增生患者的内镜随访和治疗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09年3月~2014年2月湖北省洪湖市中医院收治的胃黏膜不典型增生患者150例作为随访组,其中男78例,女72例,患者年龄30~80岁,平均年龄(49.1±2.5)岁;选取因重度不典型增生而行内镜腺癌粘膜切除术治疗的7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36例,女34例,患者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55.6±3.4)岁。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经同一位主任医师对2组患者进行内镜检查和随访,活检病理标本的选择标准:临床初诊并经内镜检查后对没有病损者的胃窦且距幽门2~3cm处大、小弯侧取组织2~3块,有病损者则去组织3~5块;复诊时,参照初诊内镜报告结果在同一部位取活检3~5块。活检标本取得后立即放置在10%中性甲醛溶液中固定,并进行常规石蜡包埋、切片以及苏木精-伊红染色处理。由病理科2位主治医师进行病理学诊断和确定,按照2000年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的共识意见将不典型增生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种。

针对轻度不典型增生患者1年随访1次,中度患者3~6个月随访1次,重度患者1~4周随访1次。

采用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患者最初可3~6个月进行1次随访,1年后,适当延长随访周期。随访结果分为逆转和癌变,其中逆转是指患者的不典型增生病变程度比之前有所减轻,病灶基本完全消失;癌变则指在活检标本病理中检出癌细胞。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对本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随访组患者的随访结果比较 随访组予以1~7年的随访时间,平均随访时间(4.5±0.8)年,每个患者给予复查内镜(5.3±0.2)次,检出逆转82例,逆转率为54.7%;胃癌16例,癌变率为10.7%,其中早期胃癌13例(81.2%)。轻度不典型增生患者的逆转率71.67%、癌变率3.33%,与中度不典型增生患者逆转率53.85%、癌变率9.62%及重度不典型患者的逆转率28.95%、癌变率23.6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随访组患者的随访结果比较[n(%)]

2.2 随访组和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予以1~5年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9±0.5)年,每个患者的平均复查内镜次数在(4.4±0.4)次或以上,共检出胃癌患者1例,癌变率为1.43%,而随访组的癌变率为10.7%,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和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临床方面已经将不典型增生作为癌前病变的主要标志,特别是重度或中度增生后的癌变率更高。相关研究显示,胃癌在发展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基因的改变,是分很多步骤才能完成的过程,在恶性肿瘤发生之前,患者通常会持续很长时间或很多年的癌前病变过程。不典型增生是否存在逆转的可能,或者其会在什么时间范围内发生癌变,是目前医患人员共同关注的研究课题[2]。

以往的临床经验和人们的传统观念普遍认为,胃癌的癌前病变是不可逆转的。但近年来研究成果显示,全反氏维A酸以及丁酸钠可对大鼠胃癌前病变向胃癌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叶酸不仅可以治疗胃粘膜萎缩、肠上皮化生等疾病,对不典型增生的治疗作用也比较显著;COX-2(前列腺素环加氧酶2)以及抗氧化剂对胃癌癌前病变具有良好的抑制和治疗效果。但这些研究成果暂时只是处于临床观察阶段,目前并没有给出确切的定论[3]。流行病学研究结果也可以看出,不典型增生患者无论随访时间长或短,均会有一部分病变出现减轻或加重的情况,这足以说明病变还是存在一定的逆转性,特别是轻度不典型增生患者,绝大多数都是炎性反应而不是癌前病变。国内研究显示,轻中度不典型增生患者有78%~80%可好转。本研究中,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患者,其转归也各有不同,随着不典型增生程度的逐渐加重,逆转率呈现下降趋势,癌变率却显著增高。据统计,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其发生癌变的相对危险度要高于正常组织的26~132倍。本研究中随访组患者的癌变率10.7%显著高于治疗组的1.43%,随访组胃癌16例,其中早期胃癌13例(81.2%)。因此,对胃粘膜不典型增生患者的病情给予密切的临床关注和监测,对早期发现癌变、早期确诊以及早期采取治疗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4]。

在进行随访的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随访时间和频率,以免随访时间间隔过短、频率过高而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但是,时间间隔过长又可能导致遗漏早期胃癌检出的情况,所以控制好随访时间和频率尤为重要[5]。一般而言,从诊断出重度不典型增生到检查出胃癌时间为1~39个月,平均时间为(16.0±4.2)个月,可见对不典型增生患者坚持1~2年的常规内镜随访检查是非常有必要的[6]。

内镜治疗被看作是目前理论上不典型增生根治的重要有效手段。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是一种新型诊治消化道扁平病灶的内镜治疗技术,对治疗癌前病变和早期癌症具有显著效果[7]。随着近年来医疗设备和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以及与此种治疗方法相匹配的理论研究的发展,使得此项技术更加容易操作,根治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高[8]。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可将粘膜层和黏膜下层的整个病变区域全部切除,经过病理检查,可大大减小活检病理的漏诊率,弥补常规活检的不足之处[9]。

本研究中,随访组轻度不典型增生患者的逆转率、癌变率与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逆转率、癌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随访组的癌变率10.7%与观察组患者的癌变率1.4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对胃黏膜不典型增生患者,采取连续内镜随访可早期发现胃癌病变情况,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治疗效果显著,可减少癌变情况,二者均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借鉴价值。

[1] 管仁珍,刘文天,王邦茂,等.胃黏膜不典型增生和肠化生的内镜监测评价[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8,17(2):136-138.

[2] 张黎明,刘华,刘莉莉,等.胃黏膜不典型增生患者的内镜随访和治疗价值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6):3126-3128.

[3] 李铁强,谢正兰.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的中医药干预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2,33(11):26-27.

[4] 唐郡,彭贵勇,孙永刚,等.内镜下氩等离子凝固治疗食管黏膜不典型增生的临床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6,28(22):2287-2288.

[5] 王瑞华.Barrett食管伴有高度不典型增生的内镜诊断和治疗策略[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9(5):534-541.

[6] 寇继光,袁岸龙,钟碧波,等.染色内镜联合黏膜切除术对胃黏膜上皮不典型增生及早期胃癌诊断价值的研究[J].国际消化病杂志,2009,29(1):74-76.

[7] 葛勤利,万顺梅,杨伟捷,等.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黏膜白斑的临床病理研究[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2,17(2):119-120.

[8] 孙立伟.胃舒煎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肠腺化生24例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19):105-106.

[9] 刘彦玲.辛开苦降法治疗食管黏膜不典型增生60例临床分析[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3,28(2):18-19.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4.034

湖北 433200 湖北省洪湖市中医院 (薛国丹)

猜你喜欢

粘膜癌变典型
用最典型的事写最有特点的人
多项式求值题的典型解法
典型胰岛素瘤1例报道
下咽癌的区域癌变现象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
基于严重烧伤抗休克时胃肠粘膜内缺血的研究
粘膜下阴道紧缩术矫正阴道松弛的护理
粘膜下阴道紧缩术手术治疗阴道松弛患者的护理
Eag1 在大鼠口腔舌黏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
《癌变·畸变·突变》2014年第26卷索引
《癌变·畸变·突变》第六届编委会第2次会议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