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广场的活力构建研究*
——以重庆市三峡广场之中心下沉式广场为例

2015-07-31谭少华李英侠TANShaohuaLIYingxia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场所广场活力

谭少华 李英侠 TAN Shaohua, LI Yingxia

城市广场的活力构建研究*
——以重庆市三峡广场之中心下沉式广场为例

谭少华 李英侠 TAN Shaohua, LI Yingxia

活力使空间产生多功能的、集中而频繁交流的能力,是影响城市广场社会作用的重要因素。以重庆市三峡广场之中心下沉式广场为调研对象,通过实地拍照观测,对该广场的活力产生的来源——人的活动进行类型和数量上的分析,得出其活力不足的状况;在此基础上,从吸引力、方便性、适应性三个方面探析该广场活力缺失的本原因素——场所。研究发现:人和场所是构成广场活力的基本因素,人的活动需要具有独特魅力的场所,要从场所的空间物质构成及文化内涵着手,方能塑造富有活力的广场空间。

中心下沉式广场;活力;人的活动;场所

0 引 言

作为城市开放空间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广场本质是一种承载市民户外活动的公共开放场所,其设计除了需要维护生态过程、延续文脉外,最重要的是尊重使用者的行为需求与满足市民的使用活动[1]。而现有的广场设计存在种种弊病,如把其看作是单纯物质空间对象,而对人的行为、功能使用、所在的城市区位、气候、地形地貌特点等生态特点缺乏认识,对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估计不足,对所在城市的特色关注不够[2];形式单一、尺度失当、服务设施不足等[3],这些因素使城市广场因使用不便而缺乏活力。

国外关于城市广场活力的研究发展比较成熟,提出了对活力的各种诠释,并将活力作为评判城市规划优劣的关键之一。美国城市社会学家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中提出城市的活力来源于多样性[4];凯文·林奇在《城市意向》中提出城市设计五项评价标准,其中“活力”位于五大标准之首,是城市设计的重要目标[5];英国建筑师伊恩·本特利在《建筑环境共鸣设计》中指出“能够适应多种不同用途的场所提供给使用者的选择机会比那些只限制他们于单一固定功能的场所要多。能够提供这样选择机会的环境具有一种我们称为活力的特征”[6];丹麦城市规划学者杨·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中提到:“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在于处于其中的人以及人们的活动,只有空间的使用者与其参与开展的活动,才是决定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根本因素”[7]。由此可见人的活动是构成活力的根本因素;而一个具有高品质环境的场所空间可以为在其间的人更好地进行活动提供物质保证。两者的相互作用产生良性的反应,使广场产生积极的能量与独特的魅力,激发广场活力的产生[8]。相比之下,国内专门研究城市广场的理论和文献一般只是将广场活力作为城市设计的一部分,并且往往是对国外理论的引用及设计原则的概括,深入研究广场中人的行为活动及其所对应的空间场所特征的文献较少。

城市广场的活力是公共空间的价值源泉与城市生命力的体现,是体现城市民主意识和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尺度。有理由相信,从人的需求角度探寻活力的构成及特征必将成为实现公共空间的意义与价值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将探讨城市广场空间活力的构成要素与塑造空间活力的途径,针对活力缺失的典型性广场,从场所空间角度解析问题根源,旨在为能够被认知、有“归属感”、亲切的广场空间环境设计提供建议,为推进城市生活环境品质的提高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1 研究样本

本文以重庆市三峡广场之中心下沉式广场为研究样本。

三峡广场位于重庆沙坪坝中心,区位优势突出,交通条件便捷。据统计,三峡广场日均人流量为30万人次,中心聚集性强。中心下沉式广场是三峡广场的核心部分,紧邻新世纪百货、凯瑞商都、沙坪坝房地产交易市场、赛博数码商城、中国银行大厦等,是人流交汇、聚合的主要场所(图1)。它采用非对称性设计,以方形铺地为边界,形成一个七十平米见方的广场。东北侧为开阔水面,水流通过三峡大坝微缩模型,泄入下沉广场内;西北侧为高耸的主题雕塑,作为聚焦中心;西南侧设露天茶座和通往地下商场的踏步;两层跌落的下沉空间占据广场中心。此研究样本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当节假日三峡广场到处人山人海的时候,位于核心位置的中心下沉式广场的人群活动却极少。这一现象激发了笔者对此空间活力的研究兴趣。

2 调查方法与步骤

2.1 调查方法

调查方法以广场内相机拍照为主,观察同一时间内人群在不同空间里的行为特征,较准确地对游人数量、游人行为进行量化统计。

调查对象为广场人群。由于气候适宜,5月份是重庆户外活动发生频率最高的月份,尤其是在五一节,三峡广场总体人流量会较平日有大幅度的激增,人群对空间的喜好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在此背景下,中心下沉式广场的活力状况及存在问题也会表现得更为突出,因此调查时间选在2014年5月1日。从上午9:30到晚上20:30,分14个观测段,每段观测15min,然后休息30min,观测段内在广场对角线上同时拍照,每半分钟拍一张,选取三十张照片。

2.2 分析步骤

第一步:根据观测段(15min)照片统计人数,观察照片中人群的活动类型并分类。每观测段的照片(30张)统计完后,每一类型结果取平均值。第二步:得14个时段的统计结果。第三步:根据统计结果对广场活力进行相关分析。

3 广场活力产生来源分析——人的活动

图1 三峡广场中心下沉式广场的区位环境Fig.1 the location of central sunken square of Three Gorges Plaza

人是广场活力形成的主体,活动是创造活力的最直接来源。只有基于“人”的设计,才有利于活力的集聚与发展[9]。广场的活力可以从人们自发地参与活动来判断,其中人群数量和活动类型最能直观地说明广场中人的活动情况,本文通过这两项结果来分析样本广场的活力状况。

3.1 活动类型分析

根据扬·盖尔的户外活动类型分类,本文将活动类型分为三类: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社会性活动。广场的活力取决于自发性、社会性活动,必要性活动对其影响不大[6]。

从全天活动类型来看(图2),必要性活动(穿越者)的比例最大,占47%;自发性活动(休息、观景、拍照)占有一定比例;社会性活动(小贩和玩耍者)比例很少。由此看出:(1)中心下沉式广场以必要性活动为主,大多数人没有进行自发性活动;(2)广场作为市民的路径空间而存在,仅仅是市民进入目标空间(主要是周边的商业建筑)的通过性空间,没有成为吸引市民进行社会性活动的积极空间;(3)人群活动种类较少。这表明广场的空间环境并不十分理想,只能支持必要性活动和少量的自发性活动,交谈、驻足、小憩、饮食、玩耍、锻炼、零售摊贩、民间艺人表演等社会性活动严重缺乏。

3.2 人群数量分析

图2 各种活动类型比例Fig.2 the proportion of activity types

根据全天的人数变化(表1、图3)可以看出:(1)在9:30—10:30,主要是上班人群的穿越活动;在11:00—12:00,主要是逛街购物人群的穿越与停留,达到人数的第一个高峰,随着温度的升高,人数减少;在18:00—19:30,达到人数的第二个高峰,主要是逛街购物后的休憩、观景活动;20:30后天黑,人逐渐离去;(2)在12:30停留人数最少,19:00时段停留人数最多;(3)10:30时段穿越人数最少,16:30时段穿越人数最多。

图3 全天的人数变化图Fig.3 the changes in the number of the crowd during a day

图4 影响广场活力的场所因素的递进关系Fig.4 the progressive relationship of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square vitality

经计算,中心下沉式广场该日的人流量为161人次/h,人流密度为每分钟1.8人/m2。结合现场观测及三峡广场商圈管理委员会的三峡广场人流量统计(三峡广场步行街总面积1.9万平方米,节假日80~100万人次/日),三峡广场整体人流密度为每分钟3.6~4.2人次/m2。由此看出,该广场的人群数量远低于三峡广场平均水平,这与预先观察的该广场活力不足的现象相吻合。

3.3 样本广场总体特征评价

本章对广场活力的产生来源——人的活动进行深入分析,可以看出,样本广场人群活动主要以穿越者为主,休息者和观景者占有一定比例;由于日照、人流上下班时段影响,傍晚时人数最多。然而从整体来看该广场中人群数量及活动类型过于稀疏、活力不足,这与其核心位置优势不相匹配。

4 广场活力产生的条件分析——场所

在上章对样本广场活力产生来源分析的基础上,本章探析该广场活力缺失的条件因素——场所,探析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广场形成活力的前提是要给人提供满足活动条件的空间场所,并能使空间具有独特的魅力吸引人们进入、支持人群活动、给人愉悦的体验,从而产生频繁交流的能力[10],即聚集人群的吸引力、方便人们参与活动的方便性与适宜人群停留的适宜性(图4)。

本文从吸引力、方便性与适宜性三个方面分析中心下沉式广场活力缺失的场所因素。

4.1 吸引力

城市广场足够的吸引力是扩大广场知名度、吸引更多的使用者、产生活力的基础。吸引力源于广场的视觉可达性和文化认同感。

4.1.1 视觉可达性

中心下沉式广场空间开敞,但从人流来向来观察并不显眼。它试图通过下沉的手法使空间变得丰富,但长而陡的台阶使人望而生畏,不便于婴儿车和轮椅的通行。虽然有主体雕塑的标示效应,但视线可达性不佳,对不熟悉的人群来说,它的突然出现没有暗示,原因有二:一是雕塑的空间环境不够宽裕;二是雕塑与周围背景的图底对比关系不强(图5)。

较差的视觉可达性减弱了中心下沉式广场空间的吸引力,是活力缺失的原因之一。

4.1.2 文化认同感

图5 主体雕塑识别性分析Fig.5 the identity analysis of main sculpture

中心下沉式广场的物质设计浓缩了三峡大坝的雄伟景象,在一定程度上显现了巴渝大地的三峡文化底蕴。但它缺乏应有的公共文化活动,无法给广场注入文化活力。广场的开阔水面本意在于在周末或节假日播放水幕电影来吸引大量人群,但是因为投入及维护成本等因素,水幕主题场所鲜有使用,基本处于空置状态,公共文化活动并没有因此展开。

缺失的公共文化生活不利于提升广场文化品位与塑造广场文化形象,是中心下沉式广场活力缺失的原因之一。

4.2 方便性

在吸引人群到来的同时,人们能否方便地聚散以及参与广场活动的方便程度,也是广场活力的影响因素。方便性源于公共设施的完善性和连续愉悦空间体验的整体性。

4.2.1 公共设施

对于中心下沉式广场,座椅、照明设施、环境小品是影响人群使用的关键设施。

(1)座椅:提供坐憩是成功广场的关键因素,除了基本座位外还需要许多辅助座位,如台阶、梯级、矮墙、箱子等。对于中心下沉式广场,这个具有聚合力量的场所严重缺乏座椅,仅有的花坛、台阶等辅助座椅的设计也不够人性化:主花坛的高度随台阶从0.15m变化至1.15m,不符合人的坐姿要求;主要台阶的踏步高度为0.12m,宽度为0.30m,使得人的坐憩不舒服;茶座座椅占用了比较好的观景点,最高上座率也不过十二人。坐憩设施的缺乏,使得大多数人只有站在广场上,降低了广场的利用率(图6)。

图6 休憩设施现状Fig.6 the status of amenity

(2)照明设施:广场照明应足够明亮,达到亮度均匀、眩光少、与环境协调、造型美观的要求。然而,与周边灿烂的夜景相比,中心下沉式广场没有任何光源的设计,晚上昏暗的广场增加了人群心理上的不安全感,使其夜间形象大打折扣,无人问津。

(3)环境小品:中心下沉式广场在传递它的历史文化信息时采用了直接具象模拟的办法,中心水坝和它旁边的山石与水景虽然看起来如同三峡的模型,却没有三峡的气势。这种信息提示的方法虽然直接,却让人觉得缺乏深度。

不完善的公共设施减弱了中心下沉式广场使用的方便性,是活力缺失的原因之一。

4.2.2 空间整体性

广场空间的整体性首要指向是公共性。调查发现,位于中心下沉式广场西南角的露天茶座价格昂贵,少有人问津,这些公共空间被私有化,利用效率很低。过多的私有化室外座椅压缩了本来就不宽裕的广场空间,造成南、北侧之间来往的人流选择绕行。

私有化的消费空间减弱了中心下沉式广场的整体性,是活力缺失的原因之一。

4.3 适宜性

适宜的广场空间能支持多样性活动的开展,产生人与空间的良好互动,从而形成场所的活力。适宜性源于宜人的空间、尺度和优良的环境质量。

4.3.1 空间与尺度

(1)边界:在广场中最受欢迎的停留区域是空间边界,在边界区域中,人们会选择柱子、树木、街灯之类可依靠物体的地方驻足,因为它们可以在尺度上限定个人场所。从中心下沉式广场的人群空间分布来看:最受使用者青睐的是广场的边角处、边缘处,它提供了最佳的观看条件,并且不至于受到穿越人群的干扰(图7)。阿普尔顿(Appleton)提出的景观偏好的“庇护所—视野”理论[11]可用来解释广场使用的边界效应:由于人类的进化和生存的需要,人们在公共空间中青睐空间的边界,因为这些边界提供了保护,“庇护所”(refuge)效应增加。但是,座凳、植物、树木等支撑物的缺乏使得人们很难在广场的边界区域长时间驻足。

(2)底面:中心下沉式广场的地面采用了方形网格的红色大理石铺装,整体严整统一,但对通过空间、休闲空间等在材质、色彩和图案等方面并没有加以细分,铺装的层次与韵味不足。三峡大坝的微缩景观所溅起的水花会造成湿滑的地面,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3)尺度:中心下沉式广场空间比较宽敞,周边建筑多数为4~8 层,高层塔楼后退到了行人的有效视线以外,周围的建筑间距在75 m左右,广场的高宽比控制在1∶2左右,尺度宜人,可以满足休闲购物人群的活动的需求。

中心下沉式广场的空间尺度适宜,但边界和底面的设计不够人性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场活力的形成。

4.3.2 环境质量

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群活动的展开。在不适宜的环境空间中,比如缺乏树荫、风雨廊等,人群活动会急剧萎缩,其空间活力也无从表现。

(1)日照光线:调查发现在上午9:30—14:00中中心下沉式广场绝大部分处于阳光的曝晒中,在14:30之后则处于周边高楼的阴影中,日照环境并不理想(图8)。此外,广场使用了具有反射效果的地面硬质材料,中午强烈阳光的反射不但影响到使用者的视线,更提高了局部空气温度,植物配置的缺乏加重了广场微气候的不舒适感。

(2)遮阳避雨:重庆在7—8月份极限气温可达43.8℃,与武汉、南京并称为长江流域三大“火炉”。同时,秋冬雨季集中,年降雨量为1000~1100ml。在这样的气候环境下,遮阳、遮雨设施对于户外活动的开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心下沉式广场全部以硬质铺装为主,遮阳遮雨设施为零,夏天炎热的阳光让人感到不适,秋冬季绵绵的阴雨同样让驻足的人群数量大大减少。

中心下沉式广场的环境质量不太理想,缺乏足够的绿化,对气候的适应性不强,无法给人心理生理上的舒适感,是活力缺失的原因之一。

4.4 小结

通过对中心下沉式广场的场所条件分析,可以看出影响该广场活力的是视线引导、空间标识性、日照光线、休息设施、遮阳避雨设施、照明设施等方面的非人性化设计。因此,针对样本广场,本文在景观要素的组合、空间的串接穿插、功能的融合、文化内涵的赋予等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图7 人群空间分布分析Fig.7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crowd

图8 重要时间段的日照分析Fig.8 the sunshine analysis of important periods

(1)针对其中心水体面积过大、空间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应创造条件细化的设计,如增加可供人们接近的水景,为其提供互相嬉戏的机会;(2)针对其边界区域缺少座凳、植物、树木等支撑物,使得人群无法长时间驻足的问题,应利用植被、小品等使空间边界适度变化,增加使用者的安全感和领域感;(3)针对广场底面的层次与韵味不足、空间设施匮乏的问题,应考虑利用植物、铺地、服务设施等创造精致的空间环境;(4)针对瀑布溅起的水花造成的湿滑地面所引起的安全隐患,应在湿滑地方设置防滑地砖并有相应的提示;(5)针对竖向设计上高差较大、特殊人群使用不便的问题,应从细节上体现人性的关怀,考虑如为残疾人设计无障碍设施、木质的座椅等;(6)针对视觉可达性较弱、影响其空间吸引力的问题,可以增加必要的可识别性和认知性,提供尽量多的外部视觉信息引导,扩大中心雕塑的空间环境并加强雕塑与周围背景的图底对比;(7)针对坐憩设施缺乏的问题,可以增添公共休闲座椅,取消公共场所设施私人化经营的现象,重视辅助座椅如花坛与台阶的设计;(8)针对缺乏树荫、风雨廊等造成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可以在不显眼处增加遮雨遮阳设施,这样既不影响整体美观,又能便民利民;(9)针对照明缺乏引起的人群心理不安全感,应加强夜间灯光的设计,给市民带来明亮的夜间活动空间。

5 结 语

本文对城市广场活力的构成要素——人的活动和场所进行深入分析,运用环境行为学相关理论分析满足多样性活动的空间场所应具有的吸引力、方便性与适宜性特征,为营造有活力的广场空间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从广场空间的物质及文化要素入手,通过对可达性、文化认同感、座椅、照明、空间整体性、边界、底面、尺度、日照光线、遮阳避雨设施等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发现真正有意义、有魅力的广场空间,不但要看其是否具有优美的视觉环境,更重要的是广场是否具有吸引力,能促使人们在广场上逗留并进行多样性活动。

城市广场是人们进行交往、观赏、娱乐、休憩的重要场所,其设计的目的与意义是为了使人们更方便、舒适地进行多样性的活动[12]。广场也是人性与公民性的体现,是人与人交流的场所,是每个人参与社会、获得认同并以之为归属的场所[13]。城市广场的活力来源于人的活动,高品质的场所环境是促成人的活动集中、频繁发生的基础。要提升空间场所的魅力,就要从场所的空间物质构成及文化内涵着手,面向人们的行为心理需求,通过人性化的设计创造出富有活力的广场空间[14]。

尤其对于重要节点空间的下沉式广场,它在解决地下建筑的通风与采光问题、不同交通流的转换问题的同时,要使其成为人们在喧嚣的都市里一处安静、安全、具有较强归属感的场所,必须把关心人、尊重人的宗旨具体体现在空间环境的创造中,满足人们活动的多样化需求,具体建议如下:注重微气候的营造,阳光、气温和风是营造微气候需要把握的自然要素;通过商业休闲服务设施、雕塑、小品、照明等景观要素,塑造下沉广场独特的空间形态,为人们提供进行展示、表演等文化艺术性活动的场所,吸引人们进入并参与其中;增加座椅、垃圾桶以及直接对外营销的店铺等功能性设施,使广场拥有更好的气氛;考虑利用小品设施调节空间尺度,将完整的广场划分成不同的活动区域,使广场的空间尺度变得更加宜人;为残疾人提供可供其自由进出与使用方便的无障碍设施,配备能够应答、满足残疾人与老年人各种基本需求的服务设施,以此提高下沉式广场的“吸引力”、“方便性”和“适宜性”。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小型下沉式广场,对于较大面积的城市中心区广场,着重处理的要素会有所区别[15]。限于本人学习范围和实践经验的局限,本研究在调查样本的广度、观察体验的历时性方面有浅薄和值得推敲之处,文章中的某些观点尚有不成熟之处,期待专家学者更多的研究、思考、探讨。

[1] 欧阳勇峰. 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研究[D].西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 4-6.

[2] 王建国, 高源. 谈当前我国城市广场设计的几个误区[J]. 城市规划, 2002(01): 36.

[3] 汤超. 浅谈小尺度城市公共空间活力塑造[J]. 中外建筑, 2010(01): 51-52.

[4] 简·雅各布斯.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金衡山, 译.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06: 120-145.

[5] 凯文·林奇. 城市意象[M]. 项秉仁, 译. 北京: 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0: 35-46.

[6] 伊恩·本特利, 艾伦·埃尔科克, 保罗马林,等. 建筑环境共鸣设计[M]. 纪晓海, 高颖, 译.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 103-105.

[7] 扬·盖尔. 交往与空间[M]. 何人可, 译.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22-34.

[8] 臧慧, 陈岩. 城市广场空间活力研究[J]. 现代装饰(理论) , 2011(09): 150.

[9] 孙珠颖, 魏宏杨. 浅析提高城市中心区地下商业街活力的设计策略[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3, 28(06): 51-56.

[10] 刘力维. 城市景观设计中广场活力的塑造与构建[D]. 南京: 南京林业大学, 2011: 25-26.

[11] Appleton J. The experience of landscape [M]. New York: Wiely, 1975: 45-58.

[12] 刘妤. 城市广场的生命力——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后的思考[J].华中建筑, 2010(10): 154-156.

[13] 俞孔坚, 万钧, 石颖. 寻回广场的人性与公民性:成都都江堰广场案例[J]. 新建筑, 2004(04): 25-28.

[14] 张琳. 人的行为心理与城市广场设计[J].城市问题, 2006(08): 65-67.

[15] 徐煜辉, 卓伟德. 城市公共空间活力要营建——以重庆市解放碑中心区及上海市新天地广场为例[J]. 城市规划, 2007(05): 46-49.

图表来源:

表1:作者绘制

图1-5、7-8:作者整理绘制

图6:作者拍摄

(编辑:袁李姝)

Research on Vitality Construction of City Square—A Case Study of Central Sunken Square of the Three Gorges Plaza in Chongqing Municipality

Vitality endows the space with multiple functions and frequent communication capacity, and has been an important factor in affecting the social function of city square. Central sunken square is a part of the Three Gorges Plaza in Chongqing, and the paper analyzes the type and number of human activities, which is the source and appearance of vitality by field camera observation, and draws the conclusion of its insufficient vitality. On this basis, the paper then analyzes place element, the origin of vitality, in the three aspects of attractiveness, convenience and adaptability. It is found that people and place are the basic elements of square vitality, and human activities require place of the unique charm. Only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spacial material construction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place, can we create a square full of vitality.

Central Sunken Square; Vitality; Human Activities; Place

10.13791/j.cnki.hsfwest.20150218

谭少华, 李英侠. 城市广场的活力构建研究——以重庆市三峡广场之中心下沉式广场为例[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5, 30(02): 93-9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78057;51278503 )

TU984.182

B

2095-6304(2015)02-0093-06

谭少华: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tsh626@163.com

李英侠: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硕士研究生

2014-05-30

猜你喜欢

场所广场活力
布鲁塞尔大广场
在广场上玩
活力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远离不良场所
广场
恋爱场所的变化
改制增添活力
圣诞暖心逛店之屯门市广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