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时代”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与引导研究

2015-07-30

新媒体研究 2015年9期
关键词:微时代引导



“微时代”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与引导研究

孟宁

(聊城大学,山东聊城252000)

摘要“微时代”的话语表达与口语、文字、印刷传播时代不同,其覆盖面和时效性彻底打破了传统传播模式在空间与时间上的局限。高校校园网络舆论作为和谐校园构建过程中的题中应有之义,对其形成过程进行探析和总结,发现其规律,有的放矢地从横向和纵向多方面对网络舆论进行引导和管理,有利于促进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引导机制的完善,推动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校园和谐文化的构建。

关键词微时代;校园网络舆论;形成;引导

“微时代”网络环境下,网络议题的参与渠道日趋多元,传播媒介日益便捷,人们可以通过任意上网终端自由表达,叙述事实或阐述观点。网络已经成为了高校学生了解社会和校园相关消息的主要途径之一,他们习惯于通过校园网络进行自身意愿和情绪的传递,积极的参与到与自己、与学校息息相关的事情中来。高校学生与网络舆论的密切结合,使得校园网络舆论发展变得空前繁荣,这既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兴的交流渠道,也为负面舆论的传播营造了滋长的“温床”。因此,密切关注校园网络舆论走向,合理引导和管制,对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维护校园的安全和稳定大有裨益。

1 “微时代” 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形成的“土壤”

传播媒介的日新月异,改变着人们的传播行为和传播的影响力。“微时代”的到来,使得微信、微博等媒介终端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之中,大家开始习惯于通过简短精炼的话语进行情绪的表达和传递。作为新兴媒介的代表,其信息传播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有着传统传播媒介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为高校网络舆论的形成提供着适宜的“土壤”。

1.1网络文化:倡导言论自由,营造民主氛围

网络在产生和普及之初,极力倡导着“个体”和“自由”,这种宽松的舆论氛围与高校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情感习惯不谋而合,对其产生的吸引力自然是不言而喻的。网络舆论表达作为高校学生自我认知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有效地阐述其主体意识,而不仅仅是一味的接受思想的灌输。“微时代”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价值认同行为的对与错、意志表达的宣泄或困惑均可以存在,也正因言论自由的宽松环境,民主氛围的和谐营造,使得高校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了一定的尊重和理解,满足了其渴望自我实现、个性释放的想法,获得了大学生群体的广泛认可。倡导自由和个性的网络文化的风行为高校网络舆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着适宜的环境,校园的网络舆论行为愈发受到了高校学生群体的广泛关注和青睐。

1.2传播方式:传播媒介革新,传播渠道多元

网络是信息交汇、思想碰撞的集散地,其对社会舆论的影 响力不容小觑。“微时代”网络新媒体的出现,为校园舆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载体。微信、微博在高校学生中的用户使用率的逐年攀升,传播媒介的普及化和传播渠道的多元化都使得网络舆论传播的时效性和影响力不断增强,网络舆论俨然成为了高校校园舆论的中坚力量。传播媒介的不断丰富使得高校学生可以更加充分的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的交流以及态度的表达,可以对自身关心或对关系到自身切身利益的事务进行探讨。不同生活习惯和学习背景的学生在对不同的社会公共事务或生活琐事都可能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观点,这些舆论观点汇聚在网络上进行发酵和传播产生一定的影响力,校园网络舆论也就这样自然而然形成与发展起来。

2 “微时代”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引导的实现路径

2.1加强主流网络平台建设,净化校园网络舆论环境

“微时代”环境下,保障网络文化正确的价值导向和信息传递显得尤为重要。网络作为传播媒介的一种,伴随传播技术的革新,其对传统的价值观念进行了重新的释义和重构,网络文化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判断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微时代”媒介背后操作者的诸多个体,经常会沉浸在网络的五彩斑斓中而忘却了自己原本的价值标准,继而在不良的舆论影响下出现行为的偏差。因此,在高校校园中加强主流网络平台的建设,引导高校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校园网络舆论环境的净化有利于帮助同学们提升明辨是非能力,增强其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对网络语言的传播和理解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和批判,在面临校园公共事务时可以辩证、理性的去看待和发表自己的观点。如今,校园网络舆论形成的时间与频率不断加快,这就需要网络中心、责任部门、相关老师的通力合作,形成合力,以此才能有效避免由于监管和引导不力带来的负面舆论泛滥,舆论暴力产生的局面。

2.2倡导高校学生慎独自律,重视网络舆论横向管理

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在日常生活中对大学生产生的思想和行为上的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微时代”环境下,微信、微博等均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信息的发布,其字数简洁,有时候并不能对事情的真实情况进行详细的阐述,但鉴于其及时性、交互性又相对较强,就会极易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舆论导向。近几年来,历史虚无主义和道德相对主义思潮的出现,使得许多大学生在网络的世界里迷失,出现跟风情况。如网上出现的“黄继光堵枪眼不合理”、“董存瑞炸碉堡系虚构”等一系列言论均是对英雄的肆意抹黑和调侃,正是这样的错误言论也吸引了包括高校学生在内的广大网民的关注和传播。由此可见,增强大学生在无序网络中的“慎独”和“自律”十分必要,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网络交流过程自觉约束行为,遵守道德准则,净化网络舆论,继而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从思想根源上杜绝网络恶性事件的发生,并对其进行充分的应用,促进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与此同时,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产生和发展还受到多方面外部因素的影响,其来源于校园生活,传播于校园网络和社会媒体,影响着学校建设。对于校园网络舆论外部成因的横向管理,主要是针对传播来源,影响因素,以及参与群体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对不同参与群体的分类,将其进行区别划分和引导,可以在出现网络舆论时分化其影响力,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2.3全面开展舆论纵向引导,促进校园网络和谐发展

“微时代”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纵向引导的全面开展,有利于高校从前期预防、中期解决、后期干预等多角度、全方位的对舆论事件进行管理,力求将不良思想和负面舆论的传递扼杀在萌芽状态,在网络平台上积极倡导正能量的传播,实现高校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和校园的和谐稳定。1)事前预防。舆论议题在发酵和扩散之前,高校相关部门应对事情发展的原因进行彻底的核查和了解,继而提前进行预防,争取在较小的范围之内进行控制。2)事中疏导。校园网络舆论在传播过程中,吸引大家的关注,其规模范围和影响力逐渐产生。在网络舆论的高潮时期,需要及时的进行疏导,消除学生的误解,避免矛盾激化,努力维护校园网络安全和稳定。3)事后干预。高校校园网络舆论事件的出现必然有其导火索,在舆论热度逐渐消退之后,相关辅导老师应该对学生群体进行事件的解读和教育,做好部分学生群体的心理辅导工作,努力消除舆论议题带来的不良影响,帮助同学们进行总结和反思,力求在今后发生类似事件时同学们可以明辨是非,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不随波逐流。

3 结束语

“微时代”高校校园的网络管理和舆论引导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民主化管理落实和贯彻的必然选择。网络的发展与普及,各类传播媒介的应运而生均对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微时代”网络言论的时效性与开放度会使得消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传播开来,这种海量信息的瞬时传播一方面为高校应对网络舆情事件提供了有益的平台,另一方面也为不良事件的扩散提供渠道,一旦不能及时进行网络引导,就容易出现覆水难收的局面,产生负面影响。校园网络作为大学生表达意愿的集散地,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良好切入点,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反映着现阶段同

参考文献

[1]申凡.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任小艳.傅佩缮.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归因与超越[J].求实,2013.

[3]刘修阳.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生成与引导[J].东南传播,2014.

作者简介:孟宁,助教,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文章编号2096-0360(2015)05-0005-02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2

猜你喜欢

微时代引导
微美学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网络评论要主动引导舆情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