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2015-07-30李国建
李国建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上心脑血管疾病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方法 将2012年12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45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定为实验组,随机抽取45例体检的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检查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结果 实验组中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为(4.22±1.81)mg/L,冠心病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为(8.04±2.96)mg/L,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为(6.49±2.98)mg/L,颅内出血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为(3.01±1.15)mg/L,对照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为(1.21±0.61)mg/L,实验组各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关系密切,高水平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提示可能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心脑血管;讨论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B
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的疾病统称为心脑血管疾病,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血液黏稠、高脂血症等所引发的脑组织、心血管等器官出现出血性、缺血性疾病[1]。作为全球致死性最高的疾病,尽管采取现代最完善、先进的治疗技术,依然有高达50%或更高的此类患者不能正常生活,全球死于这类型疾病的患者每年超过0.15亿人,对人类生命造成了严重威胁[2]。一些关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性的研究正在展开[3]。为了研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我院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90例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我院2012年12月~
2014年6月就诊的人员,其中45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定为实验组,随机抽取45例体检的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其中男51例,女39例,年龄46~82岁,平均年龄(61.7±5.4)岁。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性别及年龄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脑梗死患者4例,冠心病患者11例,心肌梗死患者13例,颅内出血患者17例。对照组人员无脑梗死、冠心病、心肌梗死、颅内出血等此类别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首先抽血2 mL,离心后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用“x±s”表示计量资料,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比较
实验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自1980以来的研究显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变化起着预示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4]。更多的证据也被发现:所谓的“正常人群”,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与之后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密切相关[5]。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相关理论的建立,关于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研究表明慢性炎症对心脑血管疾病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里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对有单核细胞聚合的调控作用,作为补体激活剂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时同膜攻击复合物已拮抗形式共存,能促使组织因子的产生,而且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聚合后能够激活补体。补体被激活后,造成血管内沉积脂类物质,进而堵塞血管引起。由纤维帽及脂质核心构成的动脉硬化斑块,有大量的炎性细胞(如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浸润,当心脏缺血时,上述炎性细胞就被激活了,会致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大量炎症细胞及炎症介质释放,受到刺激的肝脏就产生了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本研究中,实验组各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脑血管疾病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关系密切,高水平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提示可能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5]。综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预报和监测等多方面的指标,应该受到广大临床医生重视,希望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可以在更广泛的医学领域发挥其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啸飞,胡大一,丁荣晶,等.中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现况及流行趋势[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2,03:179-187.
[2] 刘福平.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治疗[J].当代医学,2011,17(25):47-48.
[3] 朱德才,王 申,王彩芝,等.超敏C-反应蛋白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J].临床急诊杂志,2013,6(10):203-205.
[4] 张晓慧,李光韬,张卓莉.C-反应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11,5(1):74-79.
[5] 王 伟.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36):
20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