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
2015-07-30刘建伟
刘建伟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急诊接诊的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依据治疗用药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多卡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几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几率较低,故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胺碘酮;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
【中图分类号】R541.7 【文献标识码】A
冠心病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病症类型,其主要因冠状动脉硬化所致心肌供血不足所致。冠心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极易导致患者原发疾病加重,从而致使心源性猝死的发生,严重的话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临床上治疗该病症所用药物大多以控制心律失常为主,以免患者出现心源性猝死。本次研究随机选取本院急诊接诊的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现将分析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急诊接诊的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依据治疗用药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诊断标准;对照组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50~68岁,平均年龄(57.3±2.5)岁,病程2~23 h,平均病
程(17.3±1.1)h;观察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51~70岁,平均年龄(56.7±2.3)岁,病程1.8~24.2 h,
平均病程(16.5±1.2)h。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一般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目的以及方法均已详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其均未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进行治疗,用法用量:50 mg利多卡因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 mL中静脉注射。观察组: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用法用量:胺碘酮
150 m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0 mL中静脉注射。
1.3 疗效评定标准[2]
经过治疗,患者各项临床表现基本消失,心电图显示心率恢复至60~100次/min,心律规则,每小时早搏动次数在10次以下则为显效;经治疗后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偶有发生,心电图显示心率100~150次/min,心律规则,则为有效;上述症状以及检查结果均未有明显改善或有加重迹象则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快速心律失常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冠心病并发症之一,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房性早搏、室性早搏以及阵发性室上速、房颤等。曾有研究结果显示自主神经兴奋是造成心律失常持续性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2-3]。胺碘酮属于广谱抗心律失常类药物,其可有效降低窦房结、希氏束-普肯野组织等处心肌细胞的自律性及传导性。而且胺碘酮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舒张血管平滑肌,从而降低心肌梗死、猝死的发生率[4-5]。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利多卡因进行治疗,从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0.0%,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疗效较为理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本次研究结果与王国敏[6]等人的研究结果具有相似性。
综上所述,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几率较低,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双喜,贾宝山.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7):68-69.
[2] 查高飞.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衰并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3,(4)):391-393.
[3] 郭慧梅.口服胺碘酮患者QT离散度检测的临床意义[J].山东医药,2013,53(34):89-90.
[4] 宋淑芬,徐 涛,史 萍,等.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4,1230):59-60.
[5] 刘惠媛.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和护理干预[J].河北医学,2014,6(12):2118-2119,2120.
[6] 王国敏,莫淑琴.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8(9):2539-2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