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加强基层银行员工素质培训的思考

2015-07-29中国建设银行常州培训中心杨珂宁

中国商论 2015年17期
关键词:员工培训模式创新素质教育

中国建设银行常州培训中心 杨珂宁

新形势下加强基层银行员工素质培训的思考

中国建设银行常州培训中心 杨珂宁

摘 要:随着金融市场的全面放开,我国银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银行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竞争,各家银行都亟需高素质的金融人才来拓展金融业务、开发金融产品、提升服务质量,因此加强银行员工素质培训、提高银行员工市场拓展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是当前各家银行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最佳策略。本文在分析阐述目前基层银行员工教育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后,重点探讨创新现代培训模式、提高员工素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基层银行 员工培训 素质教育 模式创新

我国金融市场已全面放开,国内外金融企业在祖国大地如雨后春笋般创建发展起来。银行业是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基层银行一线员工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银行的市场竞争力,直接影响银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基层银行员工的素质培训、提高基层银行员工的知识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对促进银行企业健康发展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基层银行员工综合素质培训工作的现状

随着金融市场的全面放开,外资银行纷纷入驻我国,国有银行全面实施改革,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纷纷上市,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相继成立,中国银行市场狼烟四起,竞争日趋激烈,国内银行员工素质面临严峻的考验。各家银行都把“人才兴行”作为发展战略重点,重视基层银行员工的素质培训,树立以人为本和人力资本理念,构建基层银行员工培训体系,创新基层银行员工培训模式,全面提高基层银行员工的综合素质。但纵观银行员工的培训过程,仍发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培训形式不灵活,缺乏多样性

一般员工只参加支行举办的集中分期轮训,轮训时间短、周期长,很多职工相隔两、三年才有参加轮训的机会。轮训往往是“填鸭式”教学,讲师讲、员工听,理论多、实践少,一般也是照本宣科,缺乏教学的艺术性和前瞻性,缺乏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案例分析和工作情景模拟,也缺乏员工学习座谈讨论和员工工作经验分享,培训形式单一传统,枯燥乏味,难以调动员工学习兴趣,培训效果不理想。

1.2 培训内容不具体,缺乏灵活性

培训内容是“大一统”理论教育,不同岗位和不同文化的员工吃的是“大锅饭”,不是“自助餐”,培训内容没有按员工的不同文化层次特点来设计,如对培训文化程度较低的员工就要把“三基知识”作为重点培训内容,对新进的专业院校毕业的员工要把培训内容在“三基知识”的基础拓展和延伸上。实际培训中没有充分考虑员工实际情况和岗位技能要求,外勤和内勤、安保、大堂经理和电脑监控等等在重点内容上都要有所区别,培训内容缺乏弹性、灵活性和针对性,影响教育培训效果。

1.3 培训对象不全面,缺乏均衡性

银行是一个由多部门组成的系统,要让所有员工都有机会参加培训,员工培训做到全覆盖。而在实际培训中,很多单位领导在对象确定时,有冷热不均现象,具有一定的倾向性,一些直接从事现金业务和有利于业务拓展的人员作为培训重点,有的一年能参加多次培训,而对一些新的或“冷岗位”就培训不够,如安保部门的应急培训、电脑监控的操作培训、综合执法部门的培训,造成员工培训的片面性,不利于各专业岗位人才的均衡发展,也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队伍建设。

1.4 培训机制不健全,缺乏激励性

基层银行普遍存在没有建立健全单位培训员工和员工积极参加培训的双向培训激励机制,有的单位虽制定培训与上岗、奖罚、升迁等相挂钩的规定,但落实不到位,培训与员工个人职业发展和价值实现相脱节,影响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培训的实效性。有的员工学习意识不强、进取意识淡漠,有得过且过的思想,把工作能力水平停留在只要能基本完成单位交给的任务层面,没有从长计议来储备知识的能力。

2 新形势下加强基层银行员工培训的建议

2.1 开展网络教育

网络教育普及面广、时效快、容量大,适应员工需求个体性、时间自主性,而且费用少。各银行在利用传统培训形式的基础上,要充分利用网络教育形式,制作大量的高质量、多层次的培训课件,并挂在银行系统网上,供员工选择学习,提高培训效能。要加强员工网上学习的考试考核,学以致用,学以能用,建立网上学习的长效机制。网上课件内容要全面,既要覆盖银行所有岗位,又要区别不同层次;既要有“三基知识”以适应文化水平低、专业技能差的员工需求,又要有“三新知识”以适应专业院校毕业的新员工需求;既要有银行业务理论知识,又要有技能技巧案例分析,以适合各个层次的银行员工的学习需要,开阔员工视野,增长员工见识,提高他们参加学习培训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培训效果。

2.2 建立培训师资队伍

在银行内部不拘一格选拔专业人才,组建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的人才知识结构要全面,覆盖所有岗位,年龄结构要老中青结合,形成梯队,师资要有专长、有热情、懂教学艺术、善教学管理。师资分工要明确,不同专长讲师负责不同培训课程;同时建立讲师授课水平提升机制,对讲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艺术进行提高性培训,不断更新其业务专业知识,使他们能及时把业内前沿知识准确无误地传授给员工。建立讲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考核激励机制,促使讲师不仅要致力提升专业教学水平,还要专注于职业指导研究,促使讲师自觉转变角色,因材施教,当好教育者、指导者、辅助者或行管者,逐步建立一支复合型讲师队伍,提高讲师的培训能力和培训效果。

2.3 重视培训需求调查

确定培训需求非常重要,银行要经常开展培训需求调查,正确分析员工的培训需求,研究决定是否需要开展培训,如果需要培训,那就要确定培训时间、对象、内容、方式和效果等。银行可以调查分析组织需求、工作需求和个体需求,寻找三者最佳结合点。培训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具有层次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基层业务人员直接接触客户和现金,就要培训良好的服务态度和熟练的岗位操作技能,明确各项业务的操作程序和相关要求规定,精通本外币业务、熟悉有关法律、了解宏观经济和产业发展政策,以提高员工开拓客户、服务客户的能力和水平。

2.4 创新培训思维模式

在新形势下,要创新培训员工的思维模式,要加强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的培训,发掘员工特质和潜能,注重改善员工的心智模式,引导员工用积极的、辨证的、发展的、多维度的思维方式看待问题,改变员工与现实变革不相适应的心智模式,提高员工工作绩效。注重培训员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企业文化精神,调整履职心态,塑造良好的职业道德,让员工充分认知银行职能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员工自我发展和团队发展目标的高度融合,以核心价值理念去思考工作、感悟人生,培养团队观念、责任意识、进取精神,增强银行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市场竞争力。

3 结语

总而言之,对基层银行员工的培训是提升员工综合素质、促进银行企业发展的重要方法。新时期要不断创新培训模式,要有科学的培训计划,培训要有长期性和普遍性,培训方式要灵活多样,或送教上门、或业务模拟、或业务探讨、或互动式案例教学、或网络教学,反正不拘一格,注重效果。建立健全培训考核机制,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培训,亲自落实,对达不到岗位工作要求的员工,要采取强制措施,待岗学习或内退。培养和优化人才队伍,定期培训员工的营销技巧、资本市场、服务技能等知识,开阔员工视野,提升员工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培训效果,使我国银行业形成自身的经营特色和竞争优势,增强银行的市场竞争力,促进银行业实现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海维.基于人力资本视角下基层央行员工培训体系研究[J].西部金融,2010(10).

[2] 任新玲.商业银行培训体系之我见[J].金融论丛,2005 (12).

[3] 石滨.改进与完善商业银行培训体制的系统思考[J].海南金融,2004(10).

作者简介:杨珂宁(1964-),女,江苏宜兴人,本科,现任职于中国建设银行常州培训中心,培训师,主要从事经济管理方面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6(b)-190-03

猜你喜欢

员工培训模式创新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模式创新研究
高校校园招聘模式创新探究
基于手机应用软件的幼儿园家园联系模式创新
“互联网+”应用在国企员工培训领域
浅谈员工培训的难点和解决措施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