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卫兵老师“虚拟法”教学设计与说明
2015-07-28
一、故事引入
1.讲述:一天清晨,一位信徒朝山进香……他走路的速度有快有慢,走到少林寺,太阳恰好下山了……几天后信徒又循原路下山,也是从清早出发,在太阳下山时回到了原来的出发地。
2.启发:听完了故事,你有什么想法?是不是觉得这个故事很平常?不过研究数学的人,总是能从平常中发现一些不平常。当我再次用数学的眼光去审视它时,竟意外地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在这段山路中是否有一个地点,恰好是这位信徒在一来一回的过程中,在一天的同一时刻分别经过那里的?
【设计意图】课始,用学生所喜闻乐见的“讲故事”的形式,诱发学生从看似平常的现象中发现一些值得研究的数学问题。尽管可能一开始有一些学生会觉得挺“纳闷”,少部分学生会隐约感觉到有那么点想法,可一时还提炼不出问题,但在教师的暗示、启发下,问题终于“浮出水面”,这样的体验对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二、方法渗透
1.设疑。师:你们能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回答这个问题吗?大家相互讨论。如有疑惑,不妨说出来,我们一起来想想解决的办法。
2.渗透。师:听了大家的发言,老师有几点想法跟大家交流一下。第一,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通过数据说话,有时也可以通过说理、证明来解决问题;第二,信徒上山、下山不在同一天,是否可以假设有两个人同时在一天的清晨出发,一个上山,一个下山,那他们一定会在途中怎样?
3.对话交流。把那位信徒几天前上山所走的路线看作——(他自己的),把他几天后下山的路线想象成——(另一个人的),这样一来,一个人上山,一个人下山,又只有一条山路,因此他们必然会在一天的同一时刻——在同一个地方相遇。
4.揭示课题。一个看似十分困难、无从下手的问题,在丰富想象力的作用下,就这么轻易地解决了。我们把这种特殊的思维方法叫做“虚拟法”。“虚拟法”就是在分析或解决问题时,有时根据需要,虚拟出一个对象,从而实现由条件向结论转化的思维方法。
5.回顾反思。其实在以往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不自觉地应用过这种数学方法。出示问题:(1)计算:1+2+4+8+16+…+512;(2)“分羊遗嘱”问题。大家回想一下,当初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
6.组织交流。谁来说一说那位聪明的老牧人是怎样分羊的呢?
【设计意图】从故事中“剥离”出的数学问题,学生一开始可能会感觉“无从下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及同伴间的对话交流、思考探究中,学生逐步领会了一种独特的数学方法。回顾反思中“分羊遗嘱”故事的及时跟进,成功地唤起了学生已有的数学学习经验。新的数学方法由于有了原先知识经验的支撑,更易融入学生的认知系统之中。
三、综合应用
1.方法选择。下面几个问题,适合采用哪种数学思维方法?
问题一:“浮萍问题”——一种浮萍,一天长一倍,10天正好长满整个池面。几天长了池面的四分之一?
问题二:“计算问题”——11111111×11111111
问题三:“扶梯问题”——商场中顾客乘自动扶梯上楼,人站在扶梯上不动,1分钟可到达楼上;若扶梯不动,人沿扶梯走上去需要2分钟。当你沿运动的扶梯走到楼上需要多少秒?
2.思路点睛。先来看哪一题?适合用哪种方法?为什么?
3.问题聚焦。在自动扶梯上行走,打个比方,就好像在顺风的条件下奔跑,在顺水的情况下行驶。如果把楼下到楼上的一段距离看作“1”,那么自动扶梯的速度可以怎样表示?人行走的速度呢?把它想象成一艘轮船顺水行驶,怎样求所需的时间呢?
【设计意图】数学策略、方法的教学一般分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等三个阶段。让学生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某一策略、方法,并主动运用和监控这一策略和方法的使用,这就达到了元认知阶段。只有达到这一阶段的策略和方法才具有广泛的可迁移性。
四、课后延伸
1.故事拓展。讲述于振善“称地图”的故事。(略)
2.感悟提升。听了这个故事,大家有什么感想?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
【设计意图】课前用故事引入,意在让学生从平常中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课末用故事延伸,旨在让学生领悟故事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把数学知识、概念、思想方法等融入故事中,更易被学生所接受。整堂课以一种特定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巧妙地将几则数学故事有机地串联了起来,既充分彰显了数学课堂所特有的智慧特性,又散发着浓浓的人文气息。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周瑜芽
E-mail:jxjyzy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