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数学教学成为学生思维张扬的磁场

2015-07-28陈清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5年7期

陈清

【摘要】让数学教学成为学生思维张扬的磁场,要做好对教材的深度解读之后的充分预设;要做好对课堂动态生成的有效把握;要充分相信学生是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也是可以解决一些问题的,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给予恰当的引导;要舍得在关键地方“浪费”时间。

【关键词】思维张扬 充分预设 有效把握 相信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140-02

案例回放:

这是一节练习课,内容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23页的第7题至思考题。

课伊始,师出示第七题,张师傅要把一根圆柱形木料(如下图)加工成圆锥形。

(1)圆锥的体积最大是多少立方米?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读题后,多数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说出最大的圆锥应是与该圆柱同底等高,师根据学生描述出示图2。 生完成此题没有问题。

我随手在黑板上画出图3, 并出示:陈师傅是这样加工圆锥的,他想知道,这两个圆锥的体积是多少?能帮助陈师傅解决吗?(生经过短暂的讨论交流后,很快解决了这个问题。)

师:(继续出示图4、图5)要求圆锥的体积,能解决吗?

生:(反应较快)老师,圆锥的高是多少呢?

师:是呀,高是多少呢?能解决吗?

师:(稍顿)那就留着有兴趣的同学课外去解决吧!

由于后面还有教学任务,教师终止了学生的讨论,或许是受到这道题的启示,这节课后面的几个环节出乎意料的顺畅。尤其是第九题的教学,请看课堂回放:

师出示题目: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硬纸板(如下图),分别绕它的两条直角边旋转一周,能够形成两个大小不同的圆锥。

师:绕边长4cm的直角边旋转一周形成的圆锥有什么特点?

生1:高是4cm,底面周长3cm的圆锥。

生2:不对,应该是高4cm,底面半径3cm的圆锥。

师:有两种不同的声音,怎么办?哪一种的描述是正确的呢?这样吧,请拿出三角板动手演示一下,看看究竟谁的说法是正确的?(生操作后,一致认同生2的说法)

师:能计算它的体积吗?动手算算吧!

生3:(若有所思)老师,如果绕着斜边旋转一周,会得到什么图形呢?

(生3边听边轻动手中的三角板,多数学生也跟着转动起手中的三角板。)

生4:应该是两个连接在一起的圆锥。(该生边说边到黑板上画了一个草图)

生5:这个图形的体积能求吗?

生6:只要它的高与底半径知道,也是可以解决的。

师:说得真好,只要高和半径知道,我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刚才生 提到底面周长,那么这个圆锥的底面周长是这个硬纸的哪部分运动的轨迹呢?

生7:是左下角的那个顶点。

生8:如果绕那一点转动一周又会是什么形状呢?(他边说边转动手中的三角板)

师:(一愣,随即高兴地)是呀,如果绕这一点(在黑板上画了个三角形)

转动一周会是什么样的形状呢?能求它的体积吗?

(众生转动手中的三角形)

生8:老师,应该是一个圆柱减去一个同底等高的圆锥。

……….

自我反思:

精彩啊。

这不正是我一直期盼的课堂吗?由于我不经意间的灵机一动,随手画出的几个图形,以及抛出的几个问题,也由于我对学生探索意识的有意识地呵护,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们一直在思索着,探究着,解决着他们自己提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从学生欲言又止的表情,从学生的小手举起又放下,又举起的动作,从学生那略有些高的嗓门,我感觉到了学生思索后的快乐。

这,是一节让学生思维张扬,激情放飞的课堂。

这,是一节我思之日久,苦苦追寻的课堂。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我思考:能让学生思维张扬,激情放飞的课堂应具备哪些因素呢?

首先,要做好对教材的深度解读之后的充分预设。

激发学生思维放飞的第七题的几个环节,我事先并没有想到,只是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的灵光一现。那么,为什么课前我想不到呢?是原于教学任务所限,还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问题呢?我觉得还是后者因素多些。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由于现存体制的影响,多数教师已习惯于照本宣科,何来创新?何必创新。那么,为什么在课中我又会有那灵光一现呢?我思故我在,诚哉斯言。

其次,要做好对课堂动态生成的有效把握。

在教学第九题,当学生提出“绕斜边转动”与“绕点转动”所形成的形状时,教师敏锐地捕捉到了其间蕴含着的有效教学资源,果断出击,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我在想,如果这是一节展示课,而不是常态课的话,我还能捕捉到这些生成吗?我还敢把握这些生成吗?长期以来,我们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按教学预设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惟恐学生的回答旁枝斜逸。对于课堂动态生成的有利生成,或不懂捕捉,或不敢捕捉。因此整节课(尤其是公开课)波澜不惊,教师表演近夫完美,学生回答没有差错,试问这样的课有意义吗?前国际教学教育委员会主席古斯曼说:“传统的诸因素,在小学之最初几年里,就抑制了儿童身上先天的创造能力,在差不多四年,将他们的思想纳入成人轨道的努力之后,到了十岁,在许多儿童身上那种思考的自发性,那些闪光的想法以及对未知事物的兴趣,都已经消失了…….这是很可悲的。”信哉斯言。

第三,要充分相信学生是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也是可以解决一些问题的,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给予恰当的引导。

“勇敢地退,适时地进”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李烈校长的这一名言,确应引起我们的深思。曾几何时,“好为人师”的我们总是像母鸡护小鸡一般呵护着我们的学生,生怕学生出错,不言学生出错,这样“钳制了学生的大脑,双手和嘴巴,牵制着学生的独立思考,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剥夺了学生主动探索的乐趣,封杀了学生自我锻炼、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机会,无利于学生的求知和发展,最终将有碍于学生日后适应社会”。(华应龙《善待差错》)

最后,要舍得在关键地方“浪费”时间。

教师一旦要利用课堂的有效生成,就意味着教师必须放弃预设,另辟蹊径,就可能意味着忍心既定的教学任务的未达成,就意味着“浪费”时间,“最主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我想,应该如何来理解卢梭的这句惊世骇俗之论?在希腊人看来,学生必须有充裕的时间用于体验和沉思,才能自由地发展其心智能力。当下,不少有识之士纷纷喊出了“教育是慢的艺术”的口号。(华应龙《我就是教学》)“……..要舍得浪费时间,在浪费时间的基础上,教师点石成金,让时间不再浪费(华应龙语)。”试想,如果当时我为了赶教学任务而不敢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去探索、去解决问题的话,还会有学生如此精彩的表现么?当学生口中说也“只要高知道,半径知道,就能解决问题时。”我们还有必要逐题去解决余下的问题么?

真后悔,在出示第7题的第三,第四个图形时,我没能放手让学生去充分体验,而是以“那就留着有兴趣的同学课外去解决吧”结束了这一环节的教学。(后面第九题当生提出绕“斜边转动,用所形成的图形”的环节与此处相同,教师都没有展开)我在想,如果当时我是这样处理教学的话,又会给学生带来怎样的思维冲击与情感体验呢?

[模拟教学]

师(似自言自语):是呀,高是多少呢?如果上面一个圆锥的高是1dm,那下一个圆锥的高是多少呢?如果下面一个圆锥的高是2.5dm,那上面那个圆锥的高又会是多少呢?

(从教师这似乎无意的自言自语中,学生应会悟出两个圆锥的高之和是3dm,这个关键因素,并进而解决之: ∏×1×1×1+∏×1×1×2=∏dm3, ∏×1×1×0.5+ ∏×1×1×2.5=∏dm3

师:如果上一个圆锥的高是a dm,那么下一个圆锥的高呢?

(为了上面两个问题的铺垫,学生应会知道是(3-a)dm,师指导解决:∏×1×1×a+∏×1×1×(3-a)= a∏+ ∏×3-a∏=∏dm3)

师:(再进一步)如果上一个圆锥的高是h1,下一个圆锥的高是h2,h1与h2之间有什么联系呢?(h1+ h2=3 dm)能解决吗?

( ∏×1×1×h1+∏×1×1×h2)=∏(h1+h 2)=∏dm 3

这样层层推进,从特殊到一般,对学生的逻辑思维的培养是不是有些帮助,课堂会不会因此而精彩些呢?

遗憾啊!“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努力吧,尽力让课堂成为学生思维张扬,激情放飞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