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2015-07-28姚海涵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5年7期
关键词:华北平原课本上黄土高原

姚海涵

【摘要】地图是一种内容丰富、地形清晰、图例清楚的地理教学的直观教具。它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零星的知识系统化。在教学过程中,使地图和教材紧密联系起来,就能作到生动具体,概念深刻,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而且也能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怎样运用地图,搞好教学,却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地理 地图运用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 623.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125-02

结合地图进行地理教学,是完成初中地理课程教学的必要手段,也是地理学科最重要的教学方式。地理知识的大部分内容,都能在地图上明确具体地表现出来,因此结合地图讲解教材,学生既容易接受理解,又能够牢固记忆。如何巧妙地运用地图进行地理课堂教学呢?

一、紧密配合教材插图

把教学挂图和课本中的地图、插图三者紧密配合,在教学上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讲中国“地形”时,教材中指出中国地形多种多样,地形类型齐全,有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等。首先在教学挂图上指出我国的四大高原、三大平原和丘陵、山地、盆地的名称和位置,接着指导学生参看课本上的四幅插图和图下面的文字说明,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弄清高原与平原,山地和丘陵的区别。讲“长江”一节时,在挂图上指出长江从源头到入海口的长度,流经省区、主要支流、湖泊的名称和位置之后,指导学生观察课本上“长江水系干流剖面图”和“长江三峡略图”两幅插图,并阅读文字注释,这样,学生对长江上游特点(地势高、落差大、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和长江三峡的位置、排列次序、峡谷、宽谷情况及葛洲坝水利枢纽的位置等,不仅一目了然。而且容易理解和掌握。

再如:讲世界地理“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及其成因”和大西洋“墨西哥湾暖流”对“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一段,如果只凭空口说教,放弃指导学生阅读地图和课本插图,是很难讲解清楚并让学生理解的。至于讲各大洲气候类型分布和形成等知识,更不能忽视教材和地图,课本插图三者的紧密配合。由于教学方法的恰当运用,学生对学过的地理知识,较易接受和掌握。所以,在每节课的检查提问中,大部分学生都能作出准确无误的答案;在两个学期的期终测验中,75%以上的学生都获较优良的成绩。

二、切忌盲目选择挂图

课堂用图特别是挂图的运用要紧扣教材,严格选用与教材主题相吻合的挂图,繁简得当。选择的挂图尽可能在内容上突出重点,选准主图,辅以其他挂图配合使用。所选的主图,其反映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应突出主题,单一明确,这样易于使学生构建知识,也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切忌因盲目选图而增加读图难度,造成教学层次不明显,讲解问题的思路不清晰,导致严重挫伤学生阅读地图的积极性。如:讲中国地理的“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一章时,首先在教学挂图上指出:该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山东丘陵的位置(要求学生把挂图和地图册相对照),接着就讲黄土高原上深厚的黄土层,是很早以前从内蒙古高原一带的干旱地区吹来的粉沙尘土形成的。同时,再引导学生参看课本上“黄土堆积和基层地形”的插图。在讲到黄土的直立性、适宜开凿窑洞作为住宅时,考虑到学生没见过窑洞,就再引导他们参看课本上“窑洞”的插图。学生不但对黄土高原的形成理解了,而且对窑洞作住宅也有较深刻的认识和极大的兴趣。在讲到黄土高原在很早以前,由于森林、草原遭到破坏,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时,把它和华北平原的成因两层知识联系在一起讲述,并结合参看“华北平原上的冲积扇”插图,学生就很容易弄懂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容易引起水土流失,因而对“黄河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和“华北平原是典型的冲积平原”这两个内容也就容易理解了。同时,再引导学生对课本上一段文字的阅读,他们就更进一步理解华北平原的沉降和黄土高原因冲刷下来的泥沙对平原沉降的补偿,以及华北平原沉降带是我国储藏石油最丰富地区等一系列地理基础知识都一旦豁然贯通了。这节教材虽然内容较多,但由于有计划地恰当地运用地图和插图,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引导学生总结复习

地理中由各要素分布为主线联系的分散知识点、复杂思维线路与地图丰富的内容达到了和谐统一。通过地图不但能从整体来观察各自然条件、经济因素、环境特点,还能将各要素及知识点以逻辑形式串联起来,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明晰的知识框架结构,从而对理论进行系统化巩固。无疑,这是老师总结和学生复习的最佳途径。如老师以一张中国地图,对不同区域从自然条件、经济、历史、人口因素等方面分析总结各地理特征、规律,也即是对中国地理作整体回顾。学生仿效此法,对中国、乃至各区域地理环境进行多角度多层次认识与复习。这样,不仅教学相长得以体现,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灵活运用能力得以提高,而且对所学知识起了强有力的巩固作用。在复习中国地形时,首先展示出中国地形图,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分层设色地形图,总结出中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接着就让学生看图分析,中国河流大至流向,思考这种流向在交通联系上有什么意义,同时让学生思考,这种地势在气候上有什么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该地势分布有利于东部海洋上的气流深入,滋润着大地,使我国自古以来就成为了富庶的农业大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出在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的结论。通过这样系统的逻辑推理和整体回顾,学生不但系统掌握了地形地势知识,还学到了如何综合分析,进行整体知识联系和复习的技巧。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地图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还需要不断探索与总结,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不断的努力探索与挖掘。

参考文献:

[1].石艳梅.探析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阅读,2011(05).

[2].郑银虎.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和作用[J].考试周刊,2010(34).

猜你喜欢

华北平原课本上黄土高原
借课本
清晨
选举 沸腾了黄土高原(下)
选举沸腾了黄土高原(上)
洒向黄土高原的爱
算盘是个“小气鬼”
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污染严重
不同氮肥管理措施在华北平原冬小麦上的应用效果
课本上的涂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