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教育新均衡的泰州方案
2015-07-27奚爱国
奚爱国
在城乡二元结构依然鲜明的今天,我们一直在探索,教育如何有所作为,让城乡的孩子都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最公平的教育;在完成“三新一亮”“六有”“校校通”等工程,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实现办学条件初步均衡之后,我们也在思考:泰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路应向何处发展、如何发展。
基于这样的思考,近些年来,泰州教育致力回归教育“原点”,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决策部署,以促进教育公平为根本,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加快信息化建设为手段,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泰州特色的义务教育发展新路。到“十三五”期末,泰州有望在全市范围内实现义务教育高位均衡。
解决资源均衡的新路径:“互联网+教育”
今天,泰州还存在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在办学硬件实现基本均衡后,城市与乡村、地市与周边区县、城区与城郊的学校在教育水平方面依然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其中有师资力量不均衡、办学条件不均衡、学生素养起点的不均衡等诸多因素。如何在这样的软件不均衡中找到一条出路?经过深入调研我们发现:解决软件资源均衡的核心要素是智力资源分配的均衡。借助“互联网+”的理念,我们立足本市教育实情,开发了一系列“泰”字头的产品,力求解决软件资源均衡的问题。
我们推出“泰微课”自主学习平台,给全市所有学生提供免费优质教育资源,让“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在泰州成为现实。
“泰微课”是泰州用近三年时间打造出来的覆盖基础教育各学段、各学科的微课程平台,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中小学生自主学习系统。自
2013年起,我们集中以170名特级教师、名教师为核心,骨干教师达2000人的师资力量,组成多个专家组,全面梳理基础教育各学段17门学科的核心知识点,制作时长3~5分钟的教学微视频及配套微测试,建成系统化学习资源库,并自主研发网络学习平台,让广大师生能利用电脑、平板、手机等多种客户端进行点播。
2014年9月,“泰微课”项目正式上线,并向全市学生免费开放。目前该系统已有微教学视频5万条,每个视频只针对一个细小的知识点进行讲解;此外还有20万道微检测题。学生和教师可以随时通过电脑、手机、平板等登录使用“泰微课”。
“泰微课”给泰州教育带来的变化非常明显。名师教学视频全部上线共享,偏远乡村的农家娃也能和城里孩子一样享受到当地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还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发展理念、手段和方法的问题,在这一点上,泰州做出了榜样。”西南大学原校长宋乃庆在泰州参加全国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时感慨地说。
此外,我们利用“泰州师说”,实现教师全员有针对性、菜单式一年一训。2014年初,为了解决教师培训中培训内容与教师实际需求不符的问题,我们按照学科、年龄、学段选取教师参加问卷调查,对2558个样本进行了数据分析。同时在全市各地分别召开座谈会,涉及教育局领导、学校校长、一线教师,广泛征集教师培训的真实需求。
在此基础上,2014年,我们联合江苏师大自主开发了“走向教学自主、学法优化、生命教育、名师成长、立德树人、翻转课堂”六门教师最亟需的培训课程。每门课程为4个课时,每课时由两个单元构成,每个单元约为20分钟时长。课程形式灵活多样,邀请知名教育专家、高校教授和泰州市中小学一线名师,进行教学案例介绍、专家点评、现场互动等,在对话交流中阐明观点、解决问题。目前,“泰州师说”第二期9门课程已全面上线。通过“泰州师说”网络培训课程,我们组织全市专任教师全员参与菜单式学习,让全市中小学教师都能享受到优质的培训資源,实现所有教师“一年一训”的目标。
立体施策,突破教师交流的“囚徒困境”
均衡发展的关键是教师,有好老师的学校才是好学校。这几年,我们在教师交流和教师培养上花了大量的财力和精力。
教师交流既是事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全局的重要改革,也是教师队伍建设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改革。这项改革涉及教师管理体制机制的突破,涉及岗位、职称、聘任、考核、培训、待遇等方面教师政策的调整。这些政策互相交织,如果教育部门仅仅就交流论交流,只着眼局部的单项推进,就很容易陷入“囚徒困境”。为了让教师真正流动起来,我们采取了以下三项措施。
首先,政策上有“硬杠子”。一是教师交流必须坚持“两个15%”的比例,即每年教师交流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5%,骨干教师交流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骨干教师总数的15%。二是在同一学校任教满6年、离法定退休年龄在5以上的教师,必须参加交流。三是城镇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评高、评特、评骨干必须要有两年及以上交流经历。这三条是“硬杠子”,不是“橡皮筋”。采取上述规定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城里教师明白,推进教育公平是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第二,精神上有激励。好教师不是机器,搬到哪里哪里行。解决“人走”的问题之后,还要解决“心定”的问题。我们把城区学校的管理骨干选派到乡镇学校任职校长,让交流成为突破职业成长瓶颈的有效路径。同时,引领交流教师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对交流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加大宣传推广和表彰激励力度,让积极参与交流的教师精神上受到鼓励、价值上得以彰显。
第三,物质上有保障。充分考虑生活水平、路途远近等因素,给予交流教师适当交通和生活补贴,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我们想方设法保障参加交流轮岗教师的薪酬福利待遇,在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中予以倾斜,对确有实绩的教师要优先评聘、优先选任,通过构建长效的成长呵护和利益保障机制,让交流教师待遇有提高、地位有提升,这样的流动才有活力。
8年前,刚过而立之年的教师陈楠,从靖江市城西小学走进偏远的土桥小学支教。两年后主动申请调进土桥小学,成为泰州首个支教后主动要求扎根农村任教的教师。8年来她用汗水和智慧将这所村小打造成小有名气的“美术特色学校”,帮助一批批农村孩子放飞了彩色的梦想。
2009年,在城里已是响当当名师的赵冬俊,毅然决定调回乡村学校兴化市张郭中心校任教;2014年,他又主动申请去兴化市戴南镇董北实验小学走教。他建立乡村绘本馆,为孩子们募集阅读基金,创办“曹文轩文学奖”,用阅读为农村孩子筑起精神的高地,被评为“全国乡村阅读点灯人”。一批批流动的教师成为泰州教育一道道美丽的风景,陈楠、赵冬俊现象蔚然成风。2014年,全市专任教师交流比例达20.07%,骨干教师交流比例达31.4%,均大幅超过国家和省定标准。
通过这几年的实践,我们深切地感到,在面对全新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的时候,教师需要对自己已成习惯的生活方式和业已成熟的教育教学模式作出调整,而这种调整并非一朝之功。教育部门在推进工作的时候一定要进行充分的前期调研,全方面考虑学校的具体情况和教师的实际困难,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不能“一刀切”。同时,教师不仅是资源配置的客体,更是可以进行主动选择的主体,要通过制度设计,建立必要的配套激励和保障措施,让教师尽快适应新环境,安心教学,真正实现优势互补、示范引领、促进优质均衡的教师流动目标。
此外,我们还出台专门政策,吸引优秀师范毕业生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从源头上提升教师素质。2011年以来,全市新补充教师下乡任教比例达77%,姜堰区更是达到了87.6%。同时,我们还创新实施农村学校新招录教师培养模式,新补充到农村学校的教师,要先安排到城区优质学校锻炼2~3年,经考核合格后,再回到农村学校任教。这几年,泰州靖江的新教师给班上学生上课的底气越来越足。因为新教师在教授新课之前,必须先听“师傅”上示范课。
从2013年起,靖江推行新招聘教师“1+2”和“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所谓“1+2”是指新招聘的师范生在与农村学校签约后,先在城区共同体学校见习1年,再回农村学校上岗工作,同时继续跟踪培养2年。所谓“双导师制”指工作学校与城区学校分别为新教师聘请指导教师,共同负责对新教师进行培养。这样的培养模式让新教师迅速成长,很好地补充了农村学校师资力量。
突破县域管理体制束缚,推进跨区域教育共同体
泰州市明珠实验学校地處城郊接合部,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学校。前几年,片区内家长送孩子到城区名校上学、中途转学的人数逐年上升,学校发展举步维艰。校长每到招生季,心里就发慌,生怕学校招不足人。
2013年8月,泰州市教育局与医药高新区签约组建了跨县域的教育共同体,实行教学、教研、培训、考核、评价五位一体的融合式、一体化管理模式,实实在在将城区的名校与高新区办学质量相对较弱的学校“捆绑”发展。
教育共同体组建后,不但原本想去城里读书的学生留下了,而且新生人数每年还以100人左右的数量逐年递增,师生参赛屡次获奖,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类似这样放大名校效应的举措,各市(区)都能因地制宜,各有妙招,逐步形成了形式多样的“名校+”泰州模式,真正实现了把好学校搬到群众“家门口”。教育相对发达的靖江市、姜堰区,相继实施了“名校+弱校”、“名校+农校”、“名校+新校”策略,实现集团(共同体)校之间管理互通、研训联动、文化共建、捆绑考核;地域范围较大、农村人口较多的兴化市,则采用学区一体化管理方式,以学区内1-2所优质学校为龙头,实行教育管理、教师配备、教学研究和考核评价一体化,破解农村学校点多线长、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名校不多但群众需求迫切的泰兴市海陵区,则依托名校办分校,以名校为校行政中心,教师统一调配、教学统一安排、教研统一组织,有效化解了择校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