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提学校整体转型

2015-07-27施久铭

人民教育 2015年24期
关键词:美育转型学科

施久铭

提高教育质量,需要通过学校转型实现。

经过多年的学校改革探索,现在来看,重提学校整体转型是必要的。我观察到,学校课程、学科教学作为改革的切入点,有一定效果,但零敲碎打对提高教育质量难起实质性作用。

换句话说,回到育人的目标,学校改革的效果体现在学生身上,并非哪一个改革点给予他的,或者说哪一个学科、领域给予他的,而是共同发力,所有措施都在影响他。

前一阶段,很多学校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的意义在于,它们本能地从解放学生学习自主性角度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但学校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如果最终没能成为学校整体转型的一部分,后继乏力。

无论何种出发点,学校的整体转型,都应回应国家和社会的改革方向,都必须回应未来社会对人的整体素质结构的要求。

一种愿景:重构学校生活形态

我对重构学校生活形态的观察重点放在班级生活。

我反对所谓的“走班”低龄化,原因是对小学生而言,班级是社会、学校生活的“发源地”。

过去一年间,我反复跟一些校长讨论过班级社区化自主管理命题。重构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学校生活,这是设想的出发点。在此基础上,班级以消费合作社、银行、图书馆、公安局等社区组织形式构建。

这种社会、经济、法律活动的背后,隐含着对学生生命成长和公民素养萌生的期待。

以经济活动为例,货币的使用只是一种形式,学生在具体运用货币过程中会出现很多规则和人性的冲突,解决这些冲突才是教育的目标;法律也是在冲突与矛盾中完善,学生自己学会谈判、博弈、妥协,最后制定出大部分人能满意的社会公约、法律、规则,然后大家按照这个公约来执行,违反公约受到相应处罚,一切都是在社区中自主建构、自主完成。

大家约定好过一种有道德、自律的生活。

我们的教育往往过于看重看得见的产品和结果,不太重视过程中隐藏的“副产品”。

但要知道,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看不见的“副产品”正是在大量的交往、互动过程中形成。

素养获得的秘密也在于此,它在具体、实际、复杂的问题解决过程中诞生。比如语言素养、思维方式、创造素养、公民素养、规则意识等等,分不清楚它们是在哪一个环节、哪一个行为中产生。但可以肯定的是,上述过程正是它们诞生的肥沃土壤。

是时候改变学科教学思维方式了

可以想象,当教学以项目驱动,学科要教什么?

学科不能再教那些死的知识,因为要在复杂情境中检验。当学生能力和知识受到挑战,需要新的知识和技能来支撑时,学科的综合作用凸显出来——单一学科提供不了,就需要多学科提供、融合提供、整体供给,不可能再靠一个简单的知识来解决复杂问题,而是多角度、多途径输出。

分科教学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重新发现学科深藏的育人价值,重新梳理学科独特的素养,概括之,改变学科思维方式的时候到了!

从学科教学到学科教育的转变,意味着一个教师要将学科育人目标始终置于教学行为之前,一个有着深厚学科素养的教师,本身就是综合育人的典范。同样,一个教师,如果仍然不改变思维方式,仍然习惯于把传授死的学科知识点放在首位,冠以“全科”又如何?

国际上对“核心素养”的研究表明,学科教学的根本诉求是学科的素养或能力,而非单纯知识点的堆积。这意味着,我们认为的以知识教学为中心的学科教学观要发生改变。

对于学科教学而言,未来的挑战来自于几点。

一是要更加重视复杂情境、项目驱动,当然,运用学科解决复杂问题,还可能需要在情境基础上“去情境化”,深入到学科内部系统,但这只是过程的一部分,为的是诞生更重要的“副产品”。

二是学科基础上实践、活动主线的增强。

三是重视学科边界。我们强调学科自身的独特性不等于忽视学科边界,交叉学科是创造性更容易诞生的地方。

这一切不单要求教师知识结构、教学观念的转变,更重要的是思维方式的变化。

值得关注的问题:教师评价素养

聚焦“核心素养”,意味着国家提出的立德树人目标要落实、细化到整体、全过程、全员的教育工作中。

另一方面,随着考招改革的深化,也给学校整体转型提出新的要求。

大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评价。在学校转型中,如何理解指向素养的评价,这将是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决定未来发展前景的领域。

在我看来,破解这个难题,除了取决于校长对新的质量评价体系的认识,还取决于教师对新的评价体系的适应和运用。

在大变革的背景下,教师评价素养,这个过去一直被忽视的问题,会随着改革的深入放大开来。

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命题能力,教师评价素养的重点在对基于核心素养的质量标准方向、原则的把握,更在于将科学的评价体系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如何去诊断、改进教学。

这意味着,教师这个习惯于被人“牵着走”、被人评价的群体,需要发展出主动的教育质量文化自觉。也只有这样,自上而下的“落实”这盘棋才不是空话。

未来的角逐在美学运用

今年下半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颁布为学校改革埋下了一条“伏线”。

美育是价值观教育、学校德育最恰当的方式,它是学校竞争的“软实力”。

我们经常听到,文化竞争力是一种“软实力”。为什么说是“软实力”,因为它不同于其他竞争,它更讲究形式与方法。它往往要通过叙事化、文学化、艺术化的方式,用润泽的形式,也就是用审美化的方式来传达国家价值观的目标。

美育,也是看不见的竞争力。

美育的竞争要擅长将远变成近,将大化作小,真正让教育对象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精神影响。因此,美育经常需要讲述“小人物”的故事,讲述“他”在历史、社会、生活迁徙中的心灵史,“他”百转千回的追求和梦想实现过程,“他”的曲折而精彩的故事最能给人以教育力量和启示作用。淡化大道理和说教,一切需要“化”在其间。

当德育审美化成为一种趋势,可能会改变学校德育的尷尬现状。

这对学校的德育转型提出了挑战。

教师的审美素养有待加强。教师要习惯以艺术化、浸染、熏陶、融化的方式,走进学生心灵。德育活动中也要贯穿美育的方式,增加感染心灵的“软”方式。

如果用美育视角来考察学科教学,其流程也需要再造。

以知识点传授为目的的教学,它经常是快的、工业流水线式的。而站在美育的维度,课堂教学的节奏恰恰应当是舒展的,因为它要有充足的“过程”——要学生主动去阅读、实践、经历;面对复杂情境,要有足够时间去观察、沉淀、思考,这跟我们传统的学习法一脉相承。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重视美育的文化。中国人曾经的和谐、舒缓的生活只是在近代被工业文明打乱,于是我们变得不适应了,100多年来追赶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追赶让中国人变得焦虑。我们得到巨大物质进步的同时,却丢失了宝贵的审美精神和心态。

而教育应当是慢的。它需要精耕细作,成批量的材料加辅料反倒会干扰学生和老师的自然成长过程。教学的规律是:只有把过程做充足了,只有具备审美精神和审美心态,成果才可能是创造性的,屠呦呦便是最好的例证。

因此,基于美育的教与学,它是一条隐线,并非机械地结合,它的教育学意义更应该被看重——它一定是舒展和生长的,它是种植作物的过程,需要在不断体验、浸润、熏染中获得意义的更新。

从这个层面上讲,美育既是一种综合育人的方式,也是一种综合的思维方式。谁能在美育的探索上领先一步,就会在学校整体转型领域开辟新的局面。

猜你喜欢

美育转型学科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超学科”来啦
美育教师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