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健康人格

2015-07-25边建科

学周刊·中旬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健康人格塑造初中

边建科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塑造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是每一位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因为语文在这方面有着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语文知识的教学可以将文化教育、素质教育、德育教育、能力培养等多方面教育融于一体,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得到综合提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知识灌输、情感培养、能力渗透、实践锻炼、耐心引导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不仅使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得到了提高,还培养了学生的能力、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净化了学生的心灵、塑造了学生的健康人格。那么,具体而言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的健康人格进行塑造呢?本文将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  语文教学  健康人格  塑造

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健康人格的塑造呢?本人简要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发挥语文教学优势,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教学的本质是教育。优秀的语文教师都非常重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通过语文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良好品德,在此基础上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

学生的语文素养主要是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学鉴赏能力、思想道德素养等几个方面。这些能力对学生今后的人生观、价值观、德育观的养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教育性,这些内容是其它任何学科所无法替代的。语文教师要很好地利用这些语文学科所特有的优势,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保家卫国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面对敌人的入侵,拿起武器、奋勇反抗是爱国的表现。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爱国诗篇和文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岳飞的《满江红》中“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表达了收复祖国河山的壮志情怀;文天祥的名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激励了几十代人,其伟大的民族气节至今令人敬仰;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更是催人泪下;《圆明园的毁灭》让我们看到了清政府的软弱和帝国主义的野蛮;《最后一课》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字里行间透着浓浓的爱国情怀……

课本中表现战士们顽强不屈、誓死保卫祖国,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无限忠诚的内容也有很多。《七根火柴》中敬爱的无名战士面对着恶劣环境的威胁,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保护七根火柴,这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个人的利益在党的利益、国家利益面前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命的意义》教会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握大好青春年华去寻求生命的真谛……

文学是作者思想品行和道德修养的人文体现。教师在教授学生时不要只注重作家作品的内容,而应该教会学生以作者为榜样,从小树立高尚情操,学会做人的道理。例如,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不要只讲课文,还要把朱自清先生的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这种伟大的民族情怀传递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认识到民族尊严的可贵。

教师要将伟大作家的思想、人格通过课文的讲授无形地感染每一个学生,使这些思想和品行牢牢地扎根于学生的心中,使学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的健康人格得以成功塑造。

二、发挥语文审美功能,对学生进行美的陶冶

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不仅需要“晓之以理”,还需要“动之以情”。前面提到的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就属于“晓之以理”,那么,什么是“动之以情”呢?本人以为在语文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从而达到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目的,这就是“动之以情”。所谓美的陶冶其实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非智力因素”,它主要包括人的情感状态、意志能力、个性心理特征等几个方面。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语文教学中要渗透培养学生的审美观,而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内容将为我们提供便利的审美教育条件。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地利用好这些宝贵的资源,对学生进行心灵美的陶冶,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教授达到净化学生心灵、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目的。要想把文学作品的审美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就给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要能够带有表情地给学生范读课文,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给学生描述故事,并有目的地指导学生朗读和复述课文。对于课本剧的学习,教师要做到艺术性的指导,培养学生深入剧本进行学习的能力。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等电教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情感,体会文章美的境界。

比如,在学生讲授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我先给学生讲述了我父亲的故事,然后引导学生讲述自己和父亲的感人事迹,很多学生都被感动地热泪盈眶,班里充满了浓浓的情感氛围,学生怀着对父亲深深的爱开始了这节课的学习。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师不用过多的说教,便达到了教育目的。

再比如,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追求人性的美,很多文章都是很好的美育教材。《一件小事》中的人力车夫,虽然身份低微,靠卖苦力挣钱,可他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态度令人敬佩;《散步》中的“我”,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上有老下有小,挑起家里重担的责任就落在他的肩上,他扶老携幼,表现了勇于承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文章《魂》中的小姑娘,为了阻止一场冲突,甘愿牺牲自己的利益,值得称赞……学生通过对这些人物人性美的学习,心灵得到了净化,健康的人格得到了塑造。

三、通过生活实践塑造学生健康人格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以,教师要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生活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大的锻炼空间,使学生健康的人格得以更好的塑造。

比如,教师节到了,我要求学生对自己喜爱的老师进行采访,了解他们生活中的情况,对老师多一些关爱,并将自己收集到的信息做一个汇总,写一篇采访笔记。通过这一活动,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了解到了教师更多课堂以外的故事。

另外,我还利用节假日带学生去户外游玩,让学生感受祖国壮美山河,增强民族荣誉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陶冶了他们的情操,激发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这些对塑造健康人格都十分有帮助。

总之,塑造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祖国的未来我们将不懈地努力。

猜你喜欢

健康人格塑造初中
浅析独生子女健康人格问题及培养策略
论如何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浅析以就业为导向的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健康人格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