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鱼跃高门化为龙

2015-07-25董玉文

天工 2015年6期
关键词:贴花基料青釉

文 董玉文



方圆之美

鱼跃高门化为龙

文董玉文

由非艺术上升到艺术,往往只要一线之距。

逆流而上的纷纷芸芸的鲤鱼,挺起了背脊对抗自身重力,却纷纷撞昏在石门之上。

《高仿铜官窑绿釉双鱼瓶》 刘志广/作

只有一条,也曾经一次次撞昏、掉落,躺在河底顺流而下,却又在下游复苏,折回身来再一次奋进。在与河水搏斗的过程中,它逐渐瘦削、强壮,像刀一般锋利、坚硬。在石门之下,它俯伏于河底、积蓄了力量,摇摆着身体上升,像一把弯曲的软刀;待到仰浮于河面之上,尾巴一挺,“啪!”水面爆响,仿佛挟裹着一团硝烟,这鱼的嘴巴已闪电般吸附于石门最高处,身体一震,翻了过去。还未来得及掉落,这鱼已经发生变化,青鳞被太阳照耀成金黄,铁化成金,身体更瘦削、拉伸,巨口张开,神尾一摆,龙吟九天!

《高仿铜官窑青釉模印贴花罐》 刘志广/作

从刘志广先生的奋斗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到那条跃龙门的鲤鱼的身影。湖南省陶瓷艺术大师刘志广先生出生于1962年,自幼受父亲熏陶,学习绘画、雕刻、剪纸、书法。1988年开始对铜官窑进行研究,并逐步掌握了成泥、拉坯、彩绘、制釉、烧成等全套工艺。

《青釉褐彩诗纹壶》 刘志广/作

“铜官窑”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县铜官镇,号称“中国民窑第一窑”。铜官陶瓷源远流长,其传统制作技艺“长沙窑铜官陶瓷烧制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铜官镇地区的陶土资源非常丰富,气候条件适宜陶瓷制作,作品尤以“釉下彩”最为出色,同时与贴花、印花、雕塑、刻划等技艺结合,细腻如瓷、润泽如玉、坚固如石,耐跌打碰撞和高温蒸煮,最为特别的是不含镉、铅之类有毒元素,深受中外人士欢迎。

《壶王》 刘志广/作

在学习、锤炼、创新的过程中,刘志广先生充分继承和发展了长沙铜官窑陶瓷技艺的五个特征:久、纯、广、活、美。

一是历史悠久。唐代传承至今,铜官窑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可称是先民智慧才能和创新精神的结晶。不幸的是,却在五代时期由于兵荒马乱而衰败。直到近几年,在众多陶瓷艺人的共同努力之下,沉寂了数百年的古陶瓷才重新进入大众的视野,刘志广先生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二是纯属手工。虽然现在成型机等的应用日渐广泛,但刘志广先生依然坚持全套手工,因为机器活儿虽然快捷、标准,但也正因为太“标准”了,没有艺术品所要求的“温度”。劳动的双手所表现出的艺术效果,是长沙窑铜官陶瓷技艺独具特色的根本所在,而机器活儿永远是死的,没有生命的。

三是内容广泛。现在很多艺术品已经脱离了“实用价值”,专门研究“艺术价值”,结果离生活越来越远,慢慢变得“干枯”,没有了活泼、灵动。而刘志广先生依旧坚持“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紧密结合,富有顽强的生命气息。

四是应用灵活,器型非常丰富。壶、罐、瓶、杯等各种造型,十二生肖、双鱼、飞天、梅兰竹菊等各种素材,书法、绘画等各种表现形式,在刘志广先生的作品中应有尽有、无所不精。

五是艺术之美。“鲤鱼跃龙门”是一种质变,只有“实用性”永远达不到艺术的境界。而艺术,是永远没有办法说清楚的,只能去欣赏,从刘志广先生的作品中,可以清楚地感受到艺术的力量。铜官窑首创了陶瓷釉下多彩的新工艺,这也可以说是铜官窑的艺术精华所在。先民们凭着智慧才能和实践探索在当时发现了能显色的几种基料:孔雀石、洞庭潮泥、山坡黄泥、铜粉、柴灰、石灰,用这些基料相互搭配,可以产生青、黄、蓝、绿、褐、黑、铜红等多彩釉色。釉下多彩的形成打破了当时中国陶瓷长期保持“南青北白”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创了后世陶瓷装饰艺术之先河。

《飞天人物贴花壶》 刘志广/作

刘志广先生正是在铜官窑的绘画技术上犹有心得,在原始基料中有了新的突破,才成为铜官窑彩绘第一人。这在《飞天人物贴花壶》《壶王》《青釉褐彩诗纹壶》《青釉模印贴花罐》等隐喻性非常强的作品中都有明确的体现。后来,刘志广先生把自己的奋斗过程表现在了作品上,这就是《铜官窑绿釉双鱼瓶》,正是:鱼跃高门化为龙!

刘志广

1962年生。自幼受父亲熏陶,学习绘画、雕刻、剪纸、书法。1988年开始铜官窑研究并逐步掌握了成泥、拉坯、彩绘、制釉、烧成等全过程。特别是在铜官窑的绘画技艺上有所心得,而且在研究铜官窑彩绘原始基料中得到新的突破,并成为铜官窑彩绘第一人。目前,正着手编程两本陶艺教科书:一本名为《铜官窑拉坯技法》,另一本为《铜官窑彩绘及装饰特点》。

猜你喜欢

贴花基料青釉
现代陶艺领域贴花装饰技法的发展与突破
桑黄对桑枝基料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富集能力研究
桑枝屑香菇种植基料配方的筛选试验
“贴花黄”是怎么回事
哥窑青釉双耳彝炉
知足(竹)常乐
不同桑枝比例基料室外种植羊肚菌试验
过年啦
延迟贴花技术
基料对防火卷材性能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