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篆澄怀话金魁
2015-07-25刘小江
文 刘小江
古篆澄怀话金魁
文刘小江
篆书作为中国古老的文字和书法艺术门类,虽然已退出了实用功能,但作为书法艺术的篆书,从殷商甲骨文、两周金文,到秦小篆、明清篆书,以其高古顽强的艺术生命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书法家为之倾倒、研究、传承、发展,使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为更多的人所喜爱。因此,篆书不仅不会消亡,反而愈加显现出旺盛的艺术生命力来。话虽如此,毕竟写篆书不是件容易的事,能够写出点名堂就更不容易了。
在我所认识的书法家中,现为中原油田书协副秘书长的王金魁就是专攻篆书颇为出色的一位。成长于古黄池圣地豫东封丘的
王金魁先生,自幼研习书画,对篆书用功尤勤。中国人讲究“书如其人”,《论语》中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是中国知识分子一生遵循的道德操行标准。金魁君能让我感动的也是其艺德和品格。出身贫寒,矢志不移,在人生的逆境里不甘沉沦,以面壁十年的豪气,研习说文,砺磨大篆,为日后的书法创作打下了扎实的古文字功底。可以说篆书艺术倾注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倾注了他的人生追求,倾注了他的全部智慧和心血。近十多年来,他精研《石鼓文》《毛公鼎》《大盂鼎》《散氏盘》等金文名篇,从一字一句入手,逐字逐段挖掘和探究文字和文字背后的历史,这种精神和付出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金魁君待人谦逊热情,诚恳和善,彬彬有礼,颇具儒雅之古风。作为篆书意与古会,笔酣墨活,神采飞扬,其人其艺完美契合。
王金魁拜访上海老书家周退密先生
篆书的学习之所以被视为书法的“畏途”是有其道理所在的。学习篆书不仅需要临池的功夫、创作的勤奋和悟性,更重要的还要遵循古文字的规律,辨其源流,稽其体制,道其原委,甚至要像记外语单词那样,下死记硬背的功夫。金魁君深谙此理,他的篆书创作道路是从石鼓入手,对秦小篆、清人邓石如、吴昌硕篆书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复上溯两周金文,努力将大篆和小篆互补与融会,最终将目标锁定在大篆上。孙过庭《书谱》上说,“篆尚婉而通”,但在实践中如何把握,需要有探索的信心和不怕失败的勇气。比如临摹,篆书的临习需要取法经典,临像经典,金文的经典一般指西周中晚期的铭文。要最大限度地接近原作,又要在临习扎实的基础上,赋予个性化的理解,展示自我的笔墨情趣,这两点非常重要,但又难于统一。在实践中如何掌握“度”,全在个人把握了。金魁君对临帖是花了笨功夫的,举凡金文经典范本,做到朝夕相伴,精研细读,对于细节和文字背后透露的信息决不轻易放过。他在创作上又不是照搬照抄,亦步亦趋,而是充分发挥毛笔的特性,从篆法和笔法上寻求突破。笔法的运用,是大篆显现神采的魂魄所在。大篆的笔法最基本的是中锋为主,偏侧锋为辅,要厚重、果断、凝重、肯定,体现力感,运笔过程中特别强调绞转和提按,适时调整笔锋和线条的走向。金魁君的笔法在保持中锋涩行、厚重、稳健的前提下,参以草书、隶书笔意,做到力沉笔实,稚拙生趣。线虽短,但极尽变化,在抑扬顿挫中传递节奏感和笔墨韵律,展现金石气息和韵致。比如创作,在书写一件作品时,既要有古文字的厚重和古意,又要有属于这一件作品的个性,这里关键是融会贯通的能力。金魁君能够做到审时度势,自抒胸臆,特别是在章法的整体把握上,如老将用兵,轻重缓急,虚实避让,了然于胸;当收则收,当放则放,浑然一气,若有神助。
李商隐《无题》 王金魁/作
《吟竹诗含翠 画梅笔带香》 王金魁/作
《荷叶藏渔艇 藤花拂钓矶》 王金魁/作
胸罗万象神方畅,腹有诗书气自华。多年来,金魁君十分注重个人修养,不断补充在文学、历史、哲学、收藏、鉴赏、诗词、音韵、训诂等方面的知识,不断为自己储备能量,以期厚积薄发。他憨厚质朴,谦和执著,一门心思用在篆书的研究和创作上,在岁月的磨砺中滋养笔情墨韵,在学问的积累中渐行悟道,以“无意于佳”的心态书写的篆书,笔下愈发坚挺、自信、有神。同时,他又善于向国内外书坛名家请教,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
《世间清品至兰极 贤者虚怀与竹同》 王金魁/作
王金魁
字雨虹,号简堂、醉墨轩,别署汉风堂主人,笔名黄河赤子。1972年4月出生,河南省封丘县火神庙人。喜诗文,爱交友,好写作,痴翰墨,乐收藏,对书信文化研究情有独钟。现为河南省书法家协会、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濮阳民盟盟员,中原油田书协副秘书长、濮阳市帝丘印社秘书长。书法作品曾获第四、五届中石化艺术大展铜奖、第六届中石化大展银奖,第二届河南省行业文联大象文艺奖铜奖,入展第六届全国楹联书法作品展,入选第九届全国书法作品展、第八届全国中青年书法作品展。编著的《书简》《大河墨魂》《情系奥运》《陋室墨韵》《锥画沙》《简堂简语》《尺牍清吟》《火神庙王氏溯源》等书在文艺界颇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