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乡村水利公益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2015-07-25姜光辉

中国水利 2015年10期
关键词:小溪流观测站水文

姜光辉 ,郭 芳

(1.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541004,桂林;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541004,桂林)

一、项目实施背景

“十一五”期间我国政府提出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通过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素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为此提出了“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以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为任务,保持天长蓝、树长绿、水长清、地长净,使最广大的农村群众能够享受健康的生活环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乡村自然环境中,小溪流不仅是构成乡村优美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而且是群众生活离不开的资源,具有浣洗、家庭饲养家禽、净化环境等功能。但是近年,“垃圾围村”现象越发严重,加上对溪流爱护不够、管理不当,出现土地开发和农村宅基地占用河道、陡坡造林开荒引发水土流失、倾倒垃圾阻塞水路以及直接排放生活污水破坏河流生态等问题。乡村小溪流逐步失去净化和美化环境的功能,甚至引发自然灾害,而且一旦遇到极端气候,可能形成灭顶之灾,危及村民生命财产安全。

乡村小溪流之所以容易遭到破坏,一是与村民对河流水文特征的认识不足有关。有些村干部甚至为减少垃圾处理竟然任由村民向河里倾倒垃圾而不作为。二是一些村集体没有形成河流环境保护的村规公约。河流属于乡村集体财产,尽管有部分群众意识到河流的变化和保护河流的重要性,可是在利益驱使下违背村民集体共识的事件时有发生。三是一般村民的科学素质不高和缺少公益教育。村民对自然环境变化的认识多源于生活经验,但认识河流水文的变化最好凭借有说服力的数据,给公众一个直观的认识。例如观测流量的变化、水质的改变、水的颜色和气味等。受到气候变化周期性的控制,小溪流水文周期性变化和突发性的小概率事件往往超出了当地群众的经验,因此必须接受一些知识培训和教育,防患于未然。

二、项目实施成效

项目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西基金项目的支持下,将科研设施建立在农村,与农民共同完成科学研究计划,促使研究成果就地转化为农民能够接受的知识,借此推动乡村水利公益教育。项目选择在广西田林县俄外屯开展水利科普教育试验。广西近年频繁遭受旱灾,2010年发生西南大旱,广西未能幸免,旱灾发生时,有25个县达到特旱,26个县遭受重旱。位于广西、贵州和云南交界处的隆林县属于特旱之列。田林县毗邻隆林县,是一个以山区为主的林业县。但近年天然林木资源萎缩,人工种植的松树和桉树经济林及相关产业发展迅猛。位于该县境内的乐里河发源于隆林县,是广西百色澄碧河水利枢纽的上游。乐里河受到气候变化和土地覆盖变化的影响明显,据当地村民回忆,近50年乐里河洪水频次和规模都显著减小。

项目组指导俄外屯村民在会少马溪修建水文观测站,提供水文观测站的技术要求、观测方法和建站费用。向村民讲解水文站的作用,强调水文观测可有助于认识河流水文的特点和变化趋势,如通过观测确定河流最枯流量、洪水流量、洪水水位、断流时间等认识河流变化趋势。而且河流功能与民生密切相关,对于防范干旱、洪灾、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公布观测数据引起更多人对溪水的关注。例如公布每年的观测结果,对比当年结果与往年记录,显示变化趋势,引起村民思考变化的原因,增强村民的乡土意识和科学素质。这些数据还可以成为约束和教育村民遵守政策的依据,使一些关于生态保护的公约和国家政策得到有效的贯彻。

参与项目的俄外屯村民,壮族老人郭先生已70岁高龄。他从2013年开始协助项目组观测气温,至今已连续完整地记录了两年的气温数据(图1)。刚开始时,他对水文观测这项复杂程度较高的任务并不积极。项目组注意到在他家后山上有县水利局安置的滑坡自然灾害警示牌,于是结合自然灾害防治强调水文观测的目的和意义,增加了他参加这项公益活动的积极性。在这样一个农民世代居住的山村,从来没有建立过水文观测站。在修建水文站的时候,不少村民来观望和询问。老人细心地发现观测站上游有村民往溪水中排放生活污水,影响观测站,于是主动与该村民沟通,协助修建污水处理设施。水文观测站于2015年3月9日建成,同日开始运行。

三、结 论

广西田林县俄外屯早8:00气温(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数据由郭文达观测记录)。图上显示2014年冬天比2013冬天更暖

山溪水流位于河流的最上游,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就像人体中的毛细血管。山溪水流数量巨大,与农村民生密切相关,但水利管理难以覆盖全部。因此推广乡村水利教育,对促使村民自觉爱护和参与管理水利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本项目的执行,总结乡村水利教育的经验,提出下一步推进措施:结合广西开展的“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在县级水利部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以乡村山溪水流为建设对象,由村民自行修建水文站,并负责义务观测和管理。将水文观测站建成村民认识自然环境变化的一个窗口,发挥灾害预警的作用。

[1]蒋和平,朱晓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办公厅.“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方案[R].2013.

[3]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广西大石山区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大会战的决定[R].2014.

[4]牛伟坤.2014/2015年暖冬成定局[N].北京晚报,2015-03-04.

猜你喜欢

小溪流观测站水文
基于高频GPS的沂沭断裂带两侧震时位移分析
四川省甘孜州:航拍四川稻城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
继往开来 守正创新——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
小溪流
继往开来 守正创新——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
水文
水文水资源管理
荷兰 哈林维利特水闸 “TIJ”蛋形鸟类观测站
小溪流的歌(一)
小溪流的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