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影响下的高职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探讨

2015-07-24成林娜毕於生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5年14期
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高职学生新媒体

成林娜 毕於生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媒体的技术优势逐渐在行业中显现出来,这样的趋势下,新媒体影响下的高职学生媒体素养教育逐渐变的复杂。媒介素养教育在众多高职院校中都还处于初级阶段,媒介素养教育的方式和理论还处于传统的媒介环境,一时不能摆脱原有的框架束缚。如若想突破这个瓶颈,应该大力培养新媒体的信息认知能力和社会认知能力,撇弃传统的教育模式,从实际出发构建高职院校知识模块,从而起到加强院校媒介素质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新媒体; 高职学生; 媒介素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14-0185-02

就目前而言,我国整体高职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还处于萌芽阶段,尚不成熟。因此现阶段,媒介素养教育中存在众多的问题亟须解决,素养教育的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速。面对如今的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是必然的结果,它不但能够满足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而且还能在增强公民素养方面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 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

媒介素养是指在人们面对不同媒体中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媒介素养教育的宗旨是让国民能够合理的使用、可持续性的享受大众传播媒介资源。这种教育的存在,使得国民对媒介的理解能力和批判能力都会有所提高,还可以促使受教育者提高自我修养、参加社会发展,有利于维护传媒的洁净。当前,有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开设了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但是这种教育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所以课程所受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其他的课程。与之前的教育相比较而言,新媒介有众多的优势和特点,比如说突出的个性化、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可选性增强、信息发布更加及时等。

媒介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着学生的媒体能力,但是由于媒介素养教育目前在高职院校的发展受阻,便造成很多院校学生在使用和选择媒介时存在很大错误。从大量的点查数据中可以看出,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于基础的媒介素养的认知是不够的,面对现如今复杂而巨大的信息潮流,严重的缺乏辨别能力,及其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具体表现如下:

1)对新媒介的使用存在偏差

相对于传统的媒体,新媒体在技术上更具有时效性,可以边上网,边进行检索、筛选、发布信息。但是如果在校高职生的自控力比较差,学校管理不严格,一旦对新媒体的认识不当,意识不够,使用过程随意,这样便会造成学生把媒体当做娱乐的工具,非但学不到知识,而且有可能伤害到自身的思想健康。比如说应用最广的手机,由于具备强大的通讯和搜索功能,因而成为学生作弊最为普遍的工具。有关研究表明,经常接触新媒体的学生,媒体带来的利是远远大于弊的,因为他们只是将媒体简单的当做娱乐的工具,而没有用来真正地发挥它的作用。

2)信息识别能力差,分辨能力欠缺,自律自控能力差

在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中,学生将手机和网络电视看作是一种获取娱乐的工具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学生甚至借助媒体传播和浏览不健康内容。比如说手机电视,它能够储存、联网观看各类节目、游戏播放等,拥有轻松携带、随时随地观看的特点。这样便很容易造成色情、暴力内容的传播,对那些自控力较差的学生以及校园的风气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在调查中,许多在校生对新媒介的使用意向都很积极,愿意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不正确、不文明、不符合学生作为的事情通过各种途径或者渠道公之于众。这样做本身是没有错的,但是是否有人考虑到,一旦这种事情没有处理妥当,很容易对当事人造成心理上的打击,甚至是身体上的伤害,会对其今后的学习和生活留下巨大的阴影,这样的结果并不理想。就目前来看,许多学生对传播内容缺乏分辨能力,这样便使信息判断混乱。

3)对媒介现象的认识缺乏思考,对于处理信息的能力欠佳,不能很好地分辨媒介现实与客观现实

以手机电视、网络电视为代表的新型媒介,其所传播的内容对于那些自控能力较弱,辨别能力较低,并且对于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处于初级阶段的高职生而言会造成不可预知的影响,因为未步入社会,所有的认识都处于理论阶段,缺乏有效的辨别能力,所以对媒介中的内容经常会误解,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无法自拔。

在调查中发现,长时间沉溺于打游戏、视频聊天、网上交友等会造成学生情绪和性格的改变,像比较偏激、时不时地动怒、性情古怪、喜欢独处等严重影响高职生的学习和生活,而网络电视和手机电视对其产生的影响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主要的表现在:网上交友或者是聊天,在虚拟的世界里,不面对真人,畅所欲言。但是回到现实,面对面的交流却发现没有了头绪。另外在上网时使用键盘输入,非常的流利方便,但是当真正的提笔写作时却发现很多字记不住了。这样长时间下去,便会造成思维的简化和固化,使大脑整日沉浸在虚拟的世界而忘却了现实。

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高职院校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手段,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媒介素养教育倘若得不到有效发展,将会严重阻碍媒介在未来的发展,对那些处于新媒介下的高职生而言也是一种极大的伤害。所以为增强学生自身免疫力,要对媒体的使用引起足够的重视。

2 新媒体环境下开展媒介教育的策略与思考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媒介教育仍处于初级阶段,甚至很多学校还没有跟上社会潮流的脚步开设这门课程,这就导致了高职院校学生在媒介素养方面的缺失。在当前的形势下,媒介环境日新月异,发展迅速,这就使得传统媒介生存环境越来越狭小。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媒介素养课程,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介素养课程,以适应当前新媒体形势下的媒介素养教育。

2.1 构建媒介素养教育的知识模块

媒介素养教育具有逐步性、持续性、变化性的特点,因此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将媒介素养知识逐步渗透在高职院校的整个课程体系中,首先将媒介素养知识融于当前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中,例如:数学、英语、语文等课程,也可以通过专门的课堂讲座、电视网等形式传播媒介素养知识。

2.2 参与媒介实践,提升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知识只是实际应用媒介的基础,只掌握基本的媒介素养知识不足以满足实际需求,因此还要加强对媒介的实际应用能力,以及面对复杂多变的媒介系统时的认知和判断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利用新媒体满足实际的生活和工作需求。对媒介应用能力提升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参与媒介产品的实践流程,充分了解媒介信息,提高媒介素养。对高职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其批判思考的能力,而且可以使其在面对不良信息的攻击时,进行有效的抵御。据此,提高高职学生媒介素养能力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1)批判性教育

批判性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批判的接受新媒体知识。在学生学习基本的新媒体媒介知识以及了解具体的媒介产品的生产流程之后,要具备一种基本能力,也就是可以透过新媒体的表面,而了解新媒体本质意义的能力。据多年的实际经验表明,当与媒介的接触十分频繁并且范围越广时,媒介对人各方面的影响就越显著,但是媒介往往只考虑如何扩大自身的经济效益而并非反映真实的实际情况,这就使得媒介虽然满足了公众的需要,但是并非客观的实际情况。因此要求高职学生能够以一种批判性眼光对待新媒体信息,在不断的质疑中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使学生真正学会如何面对新媒体,适应新媒体的发展要求。

2)认知性教育

认知性教育就是通过接触不同的新媒体,使学生认识了解新媒体的性质以及学会使用新媒体的功能。例如:对一篇新闻媒体的报道,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新媒体,然后让学生分析讨论各个新媒体报道的差异,并对其原因进行探讨。还可以对当前比较热门的事件或社会群体,使用不同的新媒体进行报道,然后让学生对报道采用的描述方式进行分析,并在小组内对报道中的事件或社会形象与自身实际了解的情况进行讨论,看看究竟有何差异。

3) 评价性教育

评价性教育就是通过发表自己对新媒体的观点或看法,与老师进行互动、交流、沟通,提高新媒体的使用能力。具体过程就是学生在使用新媒体的过程中,会发现一些自己喜欢或讨厌的新媒体信息,学生只要将这些信息发布在论坛中,老师会定期进行回复,与之交流。并将这些消息进行记录,达到一定程度后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最终达到互相学习的目的。

4)结合国情,加快本土化建设进程

当前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形势不容乐观,因此必须要加快改革现行的媒介素养课程,只有通过使用新媒体设备,将图画、声音、与文字结合在一起,才会使课堂教育更富有感染力,使学生更好的接受教育知识。除此之外,我国还应该制定一套完整的提高媒介素养的教育体系,不只是面向高职学生,还应该面向所有的教师,使师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并确定明确的教育目标,将媒介素养作为评判老师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之一。

3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新媒体汹涌而来的浪潮下,传统媒体正面临巨大的冲击。我国媒介素养教育仍处于不成熟阶段,因此解决当前媒介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成为当务之急,具体措施还要从改革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入手,在切实满足学生实际需求的基础上,给予合理的指导,使学生真正具备极高的媒介素养,能够将媒介素养基础知识应用到实际使用过程之中,充分发挥新媒体对高职学生的教育作用。希望通过笔者的探讨,能够对我国高职学校媒介素养教育做出一份贡献,同时也为同行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曦.新媒体时代媒介素养融入高职思政教育探析[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5,01:60-64.

[2] 张雪黎,邓旭华.高职生媒介素养教育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9,04:47-50.

[3] 张珺.高职院校媒介素养教育策略探究[J].科教文汇,2013,09:152-153.

[4] 周曦.新媒体时代媒介素养融入高职思政教育探析[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5,01:60-64.

[5] 俞宇萍,潘进.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教育对策——基于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调查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9,35:63-65.

猜你喜欢

媒介素养教育高职学生新媒体
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全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浅析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测评机制建设问题研究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建构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