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

2015-07-24周良雄

教育界·上旬 2015年4期
关键词:渗透德育初中语文

周良雄

【摘 要】我国的教育不应该只注重对学生文化的培养,还必须注重人格品质的培育。在众多的学习科目中,作为母语的语文科目,是我国优秀文化精髓的基础与传承。通过语文文化的渗透,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断培养学生先进的道德情感和高尚的爱国情操,帮助学生端正人生态度,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初中语文 德育 渗透 学生

初中生大多都是在学校受到统一教育,学校成为学生知识文化水平提升和成长的主要场所。因此,学校在教育能力方面对学生的品德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必须在各个学科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而语文属于基础学科,无论是语文知识,还是德育渗透,都要通过优化课堂的教学手段得以实现。只有将德育渗透应用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文化知识和道德修养才能同步得到提高。本文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策略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一、德育渗透必须立足课文,有针对性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家庭生活条件变得优越,很多学生从小养成了娇生惯养的习惯,在自律、助人等方面表现不足,尤其是初中学生,刚从小学过渡,性格正在塑造阶段,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思想极不成熟,大多初中生对社会的了解还停留在肤浅的层面。基于初中生这一特征,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抓住教学的中心思想和内涵意义,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例如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文章,学生了解到主人公莫顿·亨特如何在小悬崖边上学到经验,教师需要教育学生努力战胜艰难险阻。文章中作者通过回顾往事感悟哲理,带给学生精神上的财富,告诉学生生活经验要从实践中积累,才能在关键时候解决困难,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学会自强不息

如今独生子女居多,家长溺爱孩子的现象屡见不鲜,无形中会使学生的优越感膨胀,在社会上缺乏同情心,自理能力较差,独立性不强,因此初中的语文教学要肩负起教育孩子独立自主的重任,从而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习朱自清的《背影》,课堂讨论同学之间是如何看待父母给予自己的爱,从自己得到的关爱中学生又该如何去回报。此外,《孤独之旅》这篇课文也是以主人公和父亲放鸭时恐惧胆怯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成长来描写杜小康的心路成熟历程,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后写读后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思考自己的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类似的题材还有很多,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和应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地反思,学会关心帮助他人,不断自强不息。

3.具有理想抱负

不难发现,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模范人物的事例可以为学生树立榜样,无论在思想还是追求上都能起到学习和引领的作用。通过语文内容的深入教学,学生能了解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大无畏,能学习李白“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乐观豁达,能领略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和气概。教师在对课文内容进行教学时,还可以引用课外的模范人物资源,向学生推荐更多的名人故事,真正感受到名人的魅力和影响力,从而更好地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上实施德育渗透。

二、德育渗透必须潜移默化,内外结合

1.不断培养爱国情操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课本上随处都可以看到很多爱国教育文章,比如艾青《我爱这土地》、余光中的《乡愁》等等,都是以爱国为题材歌颂怀念祖国的,这些都可以作为很好的案例教育学生培养爱国情操。但是,单纯依赖课内的教学资源还远远不够,教师必须放眼课外的爱国资源,善于抓住社会上的热点新闻和话题,为学生开阔眼界,了解社会,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此外,教师要多利用各种活动时间为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教育课,使课内课外资源有效结合起来,帮助学生从阅读、写作、述说、演讲等多个方面提高思想觉悟。

2.充分利用名言警句

初中语文教材中蕴藏了很多短小精炼的名言警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善于发现并灵活灌输运用,在贯彻德育渗透策略的教学时重点进行讲解。例如,鲁迅先生的一篇小说《故乡》,除了塑造了深入人心的闰土形象,更阐述了“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哲理,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去追求和开拓;而冰心的《谈生命》也说过“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道理,这些简练却富含哲理的语句,不但是语文教学课文内容的点睛之笔,同时也教会学生更多生活的道理,要热爱生命,热爱生活。课外还有很多名言警句同样能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激励作用,例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失败是成功之母”等等,正因为这些言简意赅的名言警句充满了力量,不但方便学生理解记忆,同时还有利于学生精神思想的大步提升,是学生精神营养品。

三、德育渗透必须结合背景,选择形式

初中语文教学的选材都是取自典型的作家名篇,不但可以充分体现出作家个人写作风格的特点和魅力,同时还深深地映射了作家所处的年代烙印,所以教师在讲课时除了具有知识目标,还要结合背景,反映历史。比如杨绛的《老王》,很多学生在阅读时觉得“老王”这个人物很好笑,但是体会不到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在这个时候,教师就要耐心地将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年代特征详细地告知学生,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那个年代的背景,进而了解作者,深入体会到作者个人的经历,学会关爱弱者,做一个善良的人。再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教师可以通过对课文写作背景的介绍,使得学生感受到一代伟人的胸襟气概,深刻体会什么才算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光荣使命。

此外,学习不同的文体教师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课堂上真正的德育渗透是需要根据不同文体采用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模式的。比如学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对于语言文字的诗意化,语句议论的哲理化,教师都可以做深度的讲解分析,使学生感受到作为一个战士和学者该有的英雄气概。而对《芦花荡》的学习,则可以通过改变教学风格和形式,从小说中提炼“三要素”的特征,为环境进行诗情画意的描绘,同时具体刻画老英雄的传奇人生,传输给学生一种奋发图强的理念。

因此,初中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策略和政治课上的德育教育方式是完全不同的,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不能像政治课一样对政治思想和德育教育进行直截了当地传授,需要依靠潜移默化地学习。另外,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是建立在感性学习的基础上的,它的教学形式并不像政治教学那样过于理性,这就使得学生更容易接受,并且消化吸收。将初中语文的教学知识内容完全地教授给学生,同时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德育渗透,将知识传授与德育渗透有效结合起来,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和方向。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母语和基础学科的语文课程,富含了大量的中国文化精髓,具有了得天独厚的德育教育优势。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不但能使学生知识水平和思想都得到成长和进步,还能在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培育其健康的人格。利用语文教学渗透道德教育,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这也成为了中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关键手段。因此,初中语文教师更应该沿袭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地进行德育渗透的教学方式,同时结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和自身的教学特点,使得中学生德育教育工作贯彻得更为全面和有效,把学生培养成知识水平、科学文化、道德情操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任晓萌.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D].河北师范大学,2013,12(11):22-24.

[2]何春亚.探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教育文化论坛,2014,8(02):16-17.

[3]陈芳.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思考[D].喀什师范学院,2013,13(09):27-28.

[4]陈海娴.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D].上海师范大学,2014,11(07):11-12.

猜你喜欢

渗透德育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