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里亚德涅在拿索斯岛》:打通理查·施特劳斯的戏剧经脉

2015-07-22古驰

歌剧 2014年12期
关键词:施特劳斯作曲家公主

古驰

2014年的北京国际音乐节毫无保留地向德国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致敬,并且引进了一系列的演出来纪念这位在近现代交响、歌剧领域做出巨大贡献的作曲家。在一年内的各类纪念音乐会上,观众们已经听到了各大名团演绎的理查·施特劳斯的交响诗,而在歌剧上却很难找到令人满意的演出,特别是带制作的歌剧,更是一出难求。这次音乐节中的《阿里亚德涅在拿索斯岛》确实填补了这个空白。

许多人说这是戏中戏,或许这个理解稍显偏颇,按照序幕和歌剧演出的关系来看,这个脚本的思路是“戏外有戏”,本体是后面部分,前面的序幕增加了趣味性,让观众看到原来一台五味杂陈的剧目的背后有着那么多思考矛盾、啼笑是非。这一创意比起类似的话剧脚本《暗恋桃花源》更是早了不少。正是这样的戏剧结构,决定了这个剧目需要的演员数量是相当庞大的。相对应地,理查·施特劳斯以古典风格创作这部充满谐趣的作品,对于乐队的编制是接近于古典时期的。不过,要表现好喜剧和正剧两种元素,以及音乐戏剧情节和人物冲突的变化,对于乐团的表情确有很高要求。

这次担任表演的是德国莱比锡歌剧院的艺术家们,他们的制作以现代背景的重新建构来诠释原作,有着颇多创意。序幕被安排在了餐厅的停车场,后半部分所有的“演员”都从这里下车进入准备状态。最早登场的是次女高音扮演的男性作曲家,这种角色设置早在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姻》中就有(懵懂少年凯鲁比诺),用以增强幽默感。理查-施特劳斯在他的《玫瑰骑士》中也有使用。莱比锡的制作安排作曲家在开场时徘徊于停车场的男女厕所之间,强调他的性别错位,这种无从选择或许可以应验人物在艺术道路上的坚持是带有矛盾的。正在作曲家为艺术的落寞而呼告上帝时,出现了一位正在翻找垃圾桶、削箭头的天使,这个无声角色在这个制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当歌词唱到“维纳斯之子”时,聚光灯正照亮着那位静默的小天使。这部戏剧的舞美、动作都根据剧情进行,例如当两组艺人被通知需要同时表演时,刹那间的静场灭灯,节奏拿捏得很准。作曲家和泽比内塔聊起了艺术与爱情,在争论过程中发现殊途同归,这时候巧妙运用了白纱,将人物的复杂关系展露无遗。

中场休息回来,惊喜地发现,在大幕外面,两个餐桌上的“客人”正在和我们一样等待着“正式演出”的开始。或许导演意欲将这两部分戏码连缀起来。果不其然,正式演出发生在餐厅里,原定在后半部分无需出场的作曲家也手执乐谱,赫然坐在席间!加上整个场景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因此打破了原先两部分戏在氛围上的突变局面。这个想法在之后的情节发展中有着深刻意义。之前他(她)与泽比内塔复杂的感情在最后达到了顶峰,当公主与巴库斯结合时,他们的表演也宣告了大团圆的结局。

泽比内塔的喜剧变成了带有投影的歌舞秀,一切都和舞台上的这些“观众”融合一体。具体的情节设置上,导演安排了真人演出的吊线木偶,或许那种时空错位的换装表演也在呼应作曲家的性别的复杂性。正剧部分,孤岛、海浪、船只都成了模型,公主一开始穿着的白衣逐渐脱去,在最后变成了一袭黑裙,在我看来,这象征着公主对爱情的观点从绝望逐渐转为希望。值得注意的是,表演的特质始终在提醒我们,下半部分是个戏中戏。之前的争论观点也在继续进行,使得这部剧的哲学思考比以往更为丰厚。

不过,如果以为这就是终结,那就太低估这个制作了。当公主与巴库斯互相认定,结合在一起,整个餐厅的背景开始异动,奇花异草和各种生物进入了餐厅,夜空中的星星似乎也在远方闪耀。导演再次把我们带入了神话故事的假想中,爱情的奥秘变得无比灿烂,不可触及。当主人公唱起“新的神来临静静臣服”,作曲家和泽比内塔也紧紧相拥,所有的演员都渐渐倒下,宣告着孤岛的坍塌和爱的新天地的到来。就在这时,小天使再次上场,他站在中心把之前磨好的箭射向观众。贯穿全剧的设计安排,毫不哗众取宠,没有发出真箭,却把观众的心捕获了。

在这部剧中,泽比内塔的扮演者莎林·乔恩特最为抢眼,她的表演收放自如,在下半部分中难度最高的“泽比内塔大咏叹调”连唱带演,花腔的表现依然游刃有余。其他的歌手也多有可圈可点之处,令人信服。总的看来,这次的演出以欧洲本土标准来衡量也毫不逊色。期待今后能够更多的开拓之举,让歌剧艺术的光芒全面照进中国。

猜你喜欢

施特劳斯作曲家公主
小小作曲家
《辽史·公主表》补述
《爱哭公主》
青年作曲家危阳简介
粉红兔公主镜
著名作曲家杨天解
施特劳斯
小公主
不想做个追随者
施特劳斯论海德格尔与现代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