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服水土接地气的歌剧民族化发展道路
2015-07-22陈吉尔
陈吉尔
沐浴着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明方向的重要讲话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胜利闭幕的强劲东风,中国歌剧界的最高艺术盛会——第二届中国歌剧节,10月29日在湖北武汉琴台大剧院开幕。
第二届中国歌剧节由文化部、湖北省政府主办。以唱响“中国梦”为主题,以“歌剧艺术的盛会,人民群众的节日”为宗旨,为期16天,来自全国的20台歌剧精品,分别在琴台大剧院、湖北剧院、洪山礼堂等6个场馆上演。本届歌剧节是在党中央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后举办的一次国家级艺术活动,是文化部和湖北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歌剧节集中展示了近年来中国歌剧艺术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最新成就,探索中国民族歌剧在新时期的传承、发展和创新之路。
10月30日,由文化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歌剧节论坛也拉开了大幕。来自全国的歌剧艺术家、本届歌剧节评委、参演单位代表、湖北省各高校相关专业师生代表济济一堂,一同“把脉”中国当代歌剧。出席此次歌剧盛会的有,中国著名女指挥家、教授郑小瑛,国家话剧院国家一级导演张奇虹,中国音乐学院表演教研室主任陈蔚,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教授廖向红,中央歌剧院创作中心主任、特约评论员蒋力,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教授蒋一民等26位专家学者。
中国歌剧的“根”在哪里?
在专家学者热情洋溢的交流中,关于中国歌剧的“根”成为讨论的焦点。与会专家认为,正是有了自己独有的民族特色,中国歌剧才区别于外国歌剧,占有一席之地。
国家一级导演张奇虹回忆起当年排演《白毛女》的场景:“我15岁参加革命队伍,参加华大文工团《白毛女》的演出,从解放战争中给乡亲们、给队伍演出直至全国解放。《白毛女》深深教育我,文艺、戏剧要为工农兵大众服务,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牢记至今。她提出两点主张:第一,年轻演员要热爱心中的艺术,而不是艺术中的自己;第二,要打造“诗的歌剧”,而不是话剧加唱的戏。
原总政歌舞团、解放军艺术学院政委乔佩娟则表示:“过去的剧目为什么能打动老百姓,因为它体现了时代脉搏。比如《小二黑结婚》就是以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的颁布为背景创作的。”
“世界上所有音乐的根都在民族民间音乐中”,在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国家一级作曲韩万斋看来,“深深扎根在中华沃土之中的《白毛女》、《刘胡兰》、《小二黑结婚》、《红霞》、《红珊瑚》、《洪湖赤卫队》、《党的女儿》、《月落乌啼》、《盐井传奇》等歌剧都得益于民歌、曲艺、戏曲的事实,更为我们确证了扎根民族沃土对于歌剧创作的重要性!”
湖北省歌剧院创研室主任、国家一级作曲罗怡林分享观点道:“我们的眼光、视角要放在民族、民间和戏曲音乐上。虽然歌剧是舶来品,但具有中国特质歌剧的出现和发展也有六七十年的历史了。像歌剧《白毛女》、《兄妹开荒》等早在延安时期就已经有了中国民族歌剧的雏形。”
原中国歌剧舞剧院副院长、剧作家、词作家黄奇石认为:“以《白毛女》为代表的一批红色经典歌剧为我们提供了极其宝贵的成功经验。这些经验概括起来,集中到一点就是:强烈的时代精神与鲜明的民族特色,也就是毛主席的延安‘讲话中所提出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这是中国歌剧有别于一切外国歌剧的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特征。繁荣期所产生的一大批民族歌剧的经典之作,是中国歌剧的瑰宝,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值得我们珍视、学习与借鉴。”
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教授蒋一民则说到了“学堂乐歌”:“什么是体现于音乐尤其是声乐艺术的北大文化及其传承呢?与此关联的,必须首先提到三个标志性北大人物:蔡元培、萧友梅和黎锦晖。而这一关联的枢纽就是‘学堂乐歌。‘学堂乐歌是中国向欧美学习过程中的第一次音乐现代化的运动,可惜这个运动对歌剧创作的影响到聂耳为止即告中断。希望中国歌剧创作从历史曾经给予的机遇中获取启示,增强活力,重拾音乐梦想,另辟蹊径,走出新路。”
中国当代歌剧“难”在哪里?
论坛上,不止一位专家学者提出了歌剧之“难”。此难,不仅来自歌剧制作的外部因素,也来自歌剧本身。专家们在自己丰富的歌剧创作演出实践的基础上,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教训,深化对歌剧创作规律的研究,为中国歌剧创作提供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参照,为歌剧之“难”寻找出口。
中国音乐学院表演教研室主任、导演陈蔚近几年来执导了若干部歌剧和音乐剧。她说:“近几年,中国的原创歌剧作品的出品量。相较以往的年份来说,不可谓不多。然而即便如此,‘歌剧很难已经成了几乎所有人的共识。这个问题不仅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性的。即便是在歌剧艺术发展的积淀和传统已经非常成熟的西欧,原创新剧目也是相当艰难的。究其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方面是外部的原因。而另一方面就是歌剧本身的原因。试想一部原创歌剧的成立需要多少精力、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这只是成立,如果要成功,我们需要做得更多。”
有多部歌剧在第二届歌剧节上亮相的中国广播艺术团国家一级作曲莫凡总结说:“在歌剧创作中,用音乐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是作曲者面临的最大难题、最大考验、最大挑战。用音乐塑造好人物,这真是一个需要终生探求的课题,这也是创作出一部优秀歌剧所必须做到的最起码的要求。”
曾执导歌剧《运河谣》的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教授廖向红说:“歌剧导演在进行三度创作时,音乐是创作的核心要素,主要运用音乐和歌唱叙述故事,展现剧情,刻画人物,呈现主题。导演需运用综合艺术诸多手段为音乐造型,将音乐视觉形象化,最大限度地呈现音乐的内涵表现力和魅力!歌剧导演应努力使观众听见的音乐形象和看见的视觉形象有机融合,创造完整的舞台演出形象,否则,就将破坏、失去歌剧艺术的特征与魅力。”
中央歌剧院中提琴演奏家、特约评论员景作人指出:“歌剧就是歌剧,借鉴姊妹艺术的优点是对的,但首先要考虑一个‘度的问题,若过分渲染,生搬硬套,必会产生出相反的效果。试想,如果把一部舞剧搞成了歌剧化的舞剧,观众同样会有不舒服的感觉。”
北京艺术研究所研究员、特约评论员傅显舟说:“新世纪以来国产歌剧创制实力的提高,并不能掩盖其中存在的问题。歌剧生产数量增加、精品缺乏,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研究所副教授满新颖盘点了2013年的歌剧创作后总结道:“造船不易,造航母更难。歌剧就是一种寻找时代精神聚合力和人类文化导向力的舞台航母,是中国歌剧人的百年梦想。中国歌剧要长成世界之林中的参天大树,就须考虑此载体在中国的特殊现代文化身份、文化属性和立足当下的思想功能与审美引领水平。目前,两大根本问题钳制着我们的脚步:一是歌剧创作观要走出‘称颂体而有效地介入当下生活:二是院团体制必须要在群众监督的阳光下才能运行。”
当下文艺创作中一系列不良现象
习近平同志在10月15日召开的文艺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当下文艺创作中一系列不良现象提出批评。他说:“在文艺创作方面,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针对习总书记的讲话,论坛上专家学者们发表的观点成为论坛上的热点。
河南理工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特约评论员居其宏对歌剧音乐剧创制领域的“机械化生产”表示了愤慨:“不顾或根本无视歌剧音乐剧这种高度复杂性和高度综合性舞台戏剧样式的艺术规律和创制周期,盲目追求剧目生产数量,匆匆立项,匆匆上马,匆匆创排,匆匆上演,匆匆下档,一些剧目的创制周期竟然只有短短两三个月,甚至在10多天内就完成了一部大戏的全部作曲和配器;然后既不听取同行和观众意见,更不想从事剧目的进一步打磨提高,而是将它束之高阁,便急匆匆地再创制下一部,如此周而复始、恶性循环,乃至第三部、第四部,于是便形成了一种机械化的生产套路和创制模式。在我国当下歌剧音乐剧的创制实践中,这种‘机械化生产模式,轻则抛弃艰苦艺术创造和打造精品佳作的神圣使命,重则挥霍纳税人血汗,助长粗制滥造、急功近利之风,以高投入低质量的产品同虚假宣传、虚假广告、胡吹评论一起愚弄观众,腐化艺术家灵魂,败坏本行业声誉,其危害性、腐蚀性极大,故业内同行不可不察、不可不说。当代歌剧音乐剧中的‘机械化生产模式可以休矣!”
“万物生长都需要环境,改革开放三十年,高速增长的经济,百姓衣食无忧丰衣足食,但长时期的经济冲动也催生了金钱与物质的崇拜,我们固有的质朴价值取向与世界观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中国社会艺术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演员李元华说,“当下歌剧人为我们民族歌剧事业的发展有必要对昨天做一个反思和梳理,对明天有个展望,对当下做一个实事求是的审视。”
中国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团长武旭海指出:“现在打开电视机,众多低俗的二人转、脱口秀等文艺节目占据了大量的文艺频道和演播时间,这是对媒体资源的高度浪费,并且对人民艺术欣赏水平产生恶劣的影响。如何传播正能量。让高雅的文艺节目和好的艺术资讯在广大人民间传播,让舞台艺术走进人民的生活中,我们需要构筑一个健康、有效的宣传平台和环境。”
湖南省歌舞剧院国家一级作曲刘振球痛心疾首地说:“值得注意的是,当今一些新创演的歌剧、音乐剧,投资金额大到吓人的地步,动辄上千万的制作,豪华的舞美、耀眼的灯光、华贵的服装,震耳的音响,掩盖了戏剧内容的贫乏、空洞与虚假,这不仅是一种新形势下的巨大舞台奢侈和舞台浪费,而且是对崇高的舞台艺术的极大的污染。最叫人难以容忍的是让那些钻钱眼的所谓‘艺术家们钻了空子,猛抬自己身价。以获取艺术领域的‘暴利,滋生了一批艺术蛀虫。”
中央歌剧院创作中心主任、特约评论员蒋力总结道:“万丈高楼平地起,无限风光在险峰。中国歌剧的高原在哪里?历届文华奖、艺术节评出的‘文华大奖的歌剧作品,就是中国歌剧的高原。于歌剧而言,不希望互相攀比谁的制作大、谁的投入大,希望比内功、比真功、比自己的真实实力。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不希望看到歌剧的独秀峰,希望看到的是歌剧的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
中国歌剧的“路”在哪里?
参加论坛的业内专家们在“把脉”找出问题之后,也纷纷给中国歌剧支招。大家共同的心愿,是希望在不远的将来,看到中国歌剧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我国著名女指挥家、教授郑小瑛表示:“我们不仅要排自己的剧目,也要排些西方经典歌剧的中文版,先让老百姓接受,喜欢。说到底,培养市场、培养观众不是一场演出的事。需要持之以恒地投入。”
重庆歌剧院院长刘光宇提出:“对歌剧形式创新探究,并非要去颠覆或者逆转歌剧的传统,相反,唯有创新,才能确立歌剧在现实中对其自身命运的独立思考与深刻把握,这样才能使得这种形式创新在当下获得特殊的时代意蕴。”
四川音乐学院院长、国家一级作曲林戈尔的关键词是“民族化”:“歌剧要想在当代中国继续扎根、发展,民族化是其首要途径。在各种艺术形式中博采众长,广泛汲取东西方文化营养,实现多元化发展,保持不断创新,是其成功之道。”
中国歌剧研究会副秘书长王道诚同样提到了“民族化”:“真正优秀的歌剧作品。不仅需要具有深刻的思想主题、良好的群众基础,还需要有好看的故事,鲜活的人物,动听的音乐,严谨的舞台呈现。切不可非要一厢情愿地、盲目而固执地去跟西洋歌剧攀亲续家谱。唯其如此,才能带领中国歌剧走一条‘民族化与‘本色化的绿色生态的发展之路。”
总政歌剧院原团长、国家一级作曲王祖皆则提出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问题。他说:“在当今时代,中国的歌剧究竟应当如何发展,如何在新时期探索一条既紧贴今天这个时代,又适合中国歌剧艺术发展的民族化道路是我经常思索的问题。我认为,在新时期发展民族歌剧,不仅应当学习西洋歌剧的创作手法,同时,更应当提升歌剧人的文化自觉,增强歌剧人的文化自信,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文化定力,从而探索出一条立足传统、融合现代,服水土、接地气的歌剧民族化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