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莱克特拉》:音乐会歌剧的胜利
2015-07-22唐若甫
唐若甫
长久以来,音乐会版歌剧、半舞台版和舞台版歌剧一直主导着中国的歌剧演出舞台。舞台版歌剧拥有华丽的布景和舞台制作,耗资庞大但彰显歌剧作为综合性艺术品的魅力。音乐会版去除几乎所有视觉因素,主打音乐,就像清唱剧。半舞台版介于两者之间,乐团往往在台上靠里而腾出一定空间给演员调度,只是没有背景。这三种形式的歌剧今年都在国内有所呈现。舞台版的有英国皇家歌剧院在上海大剧院上演的《玛侬·莱斯科》,音乐会版有科隆爱乐乐团在上海大剧院呈现的《女武神》第一幕。半舞台版则有杭州爱乐乐团在武汉上演的《茶花女》等。
选用何种形式上演,也是一门深厚的学问。一般来说,人物关系错综复杂,需要视觉印象的歌剧适合用舞台形态展示,比如大量新近诞生的中国作曲家创作的歌剧。主要人物关系简单,并且剧情故事耳熟能详的,适合音乐会或半舞台表现的,比如《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莎乐美》或《弄臣》。
理查-施特劳斯的《埃莱克特拉》并不是一部剧情复杂的作品,五个主角分工明确并且对称地承担起戏剧的对立面:众叛亲离的情妇和奸夫、杀人偿命的女人和帮凶、作为中间色铺垫的妹妹,外加一堆打酱油的仆人云云。2008年3月,我在布达佩斯的匈牙利国家歌剧院,感受到了此剧狂暴血腥的一面。由时任歌剧院艺术总监贝拉什·科瓦里克(Balázs Kovalik)导演,亚诺斯·科瓦什(János Kovács)指挥的此剧充满了法西斯式的视觉冲击。这出歌剧最后以希腊经典悲剧的固有方式收尾,几乎全军覆没的喋血场面常常会以尸横遍野的形式落幕。
于是,《埃莱克特拉》的音乐会版自有其独到魅力。抛弃掉舞台布景和复杂的舞台调度后,无论是歌者还是乐团都可以全身心投入到音乐中去。音乐会版也尤其适用于独幕歌剧,因为这样一来还可以省去换景转台的麻烦。在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型的时代,以清唱剧的形式上演歌剧除了拥有很高的能效比之外,也有“返璞归真”的潜台词。正因为此,香港管弦乐团将在2015年起逐年上演瓦格纳《指环》全集的音乐会版,上海交响乐团也在新厅推出了他们制作的第一部歌剧——音乐会版的《埃莱克特拉》。歌剧上演于10月22日,由查尔斯·迪图瓦指挥。相当于全明星班底的加盟确保了卡司的豪华阵容,为这一貌似缺乏“看点”的舞台平添分量,也没有造成视觉上可能的不快。
由此,能够对人产生震慑和威力的,便全取决于这支百来号人的庞大乐队。以及五位主唱。当然,理查与霍夫曼斯塔尔合作的歌剧在音乐戏剧上确保了火力十足。相较于1903年首演的直白的《莎乐美》和1911年首演的《玫瑰骑士》,《埃莱克特拉》既拥有前作的放浪形骸,也拥有后作的浪漫情怀,而且是理查最后一部走暴力路线的歌剧,此后他的歌剧创作就偏向了精致古典的风格。不仅如此,歌剧中描绘的病态的仇恨和不计代价的暴力也对作品首演后五年席卷欧洲的战局作了预言。在霍夫曼斯塔尔的笔下,经典摇身一变为易卜生和斯特林堡的结合体,索福克勒斯的合唱成了女仆们的叽叽喳喳,希腊神话拥有足以和弗洛伊德抗衡的心理学上的歇斯底里。
当这些都转化成音乐时,便是王后克吕泰涅斯特拉和她的情夫埃奎斯特撕心裂肺地大叫,埃莱克特拉突破乐团音障的复仇之快。作为头号女主角,饰演埃莱克特拉的伊娃·约翰逊承担起了常人无法想象的重任。近两小时的独幕歌剧,作为剧情推动和气氛渲染的核心,她需要满满当当地从头唱到尾,没有宣叙调般的喘息,也少有下场的停歇,工作量堪比瓦格纳笔下的伊索尔德。伊娃有着天生的瓦格纳女高音的穿透力歌喉,难得的金属光泽使她的演唱有着少女般的清脆。不管是快意恩仇还是欣喜若狂,她都像漫步钢丝一样刺激地游走在理查埋下的地雷边缘,对人物心理转变的刻画入木三分。然而岁月的侵袭在伊娃的身上留下痕迹,她的高音不再顺滑,而需要费力地吐出。这也就解释了每句需要威慑力的乐剧开头,都能从她的演唱中捕捉到气爆式的“京剧腔”,高音区的延长音也稍显木讷。同样的问题亦存在于饰演埃奎斯特的齐格弗里德·耶路撒冷。作为当然卡司中最大牌和资历最深厚的歌唱家,耶路撒冷的演唱只有技巧在支撑,以至于我还以为临时换了备用角色。
演员阵容中最为出色的恐怕是演唱王后的美国女中音珍·亨舍尔,尤其是在她与埃莱克特拉的对白中。亨舍尔的演唱气场强大。气息控制堪称完美。状态极佳。在这组国际一流的顶尖阵容中,她以不到20分钟的出场机会证明了自己的无可取代。
不过当晚最让人刮目相看的还是舞台上的上海交响乐团。两周的排练和迪图瓦的悉心调教一扫这支乐团铜管声部过去一年来的萎靡不振,比如之前屡屡出错的圆号变得专心致志,整齐如一。从一开始象征阿伽门农的三个音起,铿锵有力的乐团就奠定了这部歌剧的悲剧色彩和宿命特征。他们为出色的歌唱家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将理查一气呵成的音乐表现得淋漓尽致,也与埃莱克特拉的吼叫接连掀起音乐上的高潮。迪图瓦棒下的这支乐团透露出平日罕见的斩钉截铁,豪迈的演奏和极佳的控制力屡屡处于崩溃边际但又能悬崖勒马,在抒情段落又能四两拨千斤般灵动敏捷。这一方面要归功于乐师齐心合力的超常发挥,达到了去年中国爱乐乐团在《帕西法尔》中才有的惊为天人表现;另一方面也要归功于乐团开始适应新厅的建声效果。坐在D区的倒数第二排,恰到好处的混响和清晰可辨的细节都在刷新我的现场观感。
音乐的震撼让我暂时忘却了中文字幕放映时的不少失当,以及用脚手架搭起的临时字幕机让这座音乐厅又回归到工地状态的别扭。但愿这场音乐会就像这部歌剧一样具有深远意义,让业界和大众对指挥在乐团中的重要性有着认识和见识上的双重升华。这也是音乐会版歌剧能够带来的莫大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