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儿舞蹈教学策略浅谈

2015-07-22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22000

大众文艺 2015年19期
关键词:趣味性舞蹈动作

苏 迪 (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22000)

少儿舞蹈教学策略浅谈

苏 迪 (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22000)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们对于少儿素质教育重视程度的提升,少儿舞蹈作为一种丰富多彩而有颇具魅力的艺术形式愈发受到关注。少儿舞蹈生动形象、感染力强,通过学习少儿舞蹈,孩子们会受到很好的艺术熏陶和情感培养,因此,它受到广大少年儿童的喜爱。那么,如何才能让幼儿通过学习舞蹈更好地体验情感,从而实现积极、主动式的学习呢?本文就针对少儿舞蹈教学策略进行浅谈。

幼儿舞蹈;教学策略

幼儿由于年龄尚小,在认识事物和事情方面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和其他幼儿教学一样,幼儿舞蹈教学也同样要求教师掌握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幼儿舞蹈教师要在培养兴趣的基础上,结合幼儿舞蹈的特点设计教学、选择最佳方法,通过形象化、趣味化、夸张化、生活化的表现手法及动作让幼儿在自身的活动和良好的情感体验中快乐学习。此外,舞蹈教师还要有意识、有目的地让幼儿参与舞蹈创编,以让幼儿在学习中提高主动性创造能力。

一、培养幼儿舞蹈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前提下,学习效率会很好,幼儿也是如此。所以,舞蹈教师要重视兴趣与舞蹈学习的紧密结合,要了解幼儿的爱好、心理特征、学习需求等,在此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这样才能够使幼儿对于舞蹈学习感兴趣,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使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到舞蹈技能、受到艺术熏陶。

首先,要正视幼儿的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选择适合幼儿的教学内容。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认识事物需要逐渐从具体过渡到抽象。所以,幼儿感受舞蹈作品也需要以直观、形象为主。舞蹈教师只有选择适合幼儿需求的教学内容,才能够提高幼儿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进而使幼儿提高学习兴趣。舞蹈教师可以对舞蹈程式进行简易化,在此基础上对舞蹈进行重新编排,使其活泼、形象、充满儿童情趣,这样不仅使得教学内容形象、简易,符合幼儿认知规律,而且易于幼儿理解和学习,可以促进幼儿舞蹈学习兴趣的培养。

其次,创设舞蹈情境,让幼儿能逐步融入其中。在具体的教学中,民族舞蹈的音乐有的热情奔放,有的韵律含蓄等,然而幼儿却对这些民族音乐知之甚少,所以,在学习民族舞蹈之前,舞蹈教师需要创设情境,让幼儿以此来了解民族舞蹈的不同风格。如在学习藏族舞“小小康巴汉子”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图片、录像等多种方法的展示来让幼儿感受藏族舞蹈的豪放、藏族音乐的奔放等。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幼儿不仅会对于民族舞蹈和音乐有更多的认识,而且会对各民族的民俗风情有所了解,不点拓宽了自己的视野,而且提高了学习兴趣。

二、增强舞蹈教学的趣味性

首先,运用有趣的语言引导。在幼儿舞蹈教学实践中,舞蹈教师要时刻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放在首位,在此基础上展开教学才可以顺利。幼儿年龄小,对于故事充满了兴趣,都爱听故事,所以,在学习舞蹈动作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运用幼儿喜闻乐见的童话、童谣等中的有趣语言来做引导,这样不仅可提高趣味性,而且可以降低教学难度,使得幼儿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例如,学习舞蹈“金葵花”的时候,舞蹈教师就可以在学习动作之前将故事情节讲给幼儿听,通过古寺情节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在太阳的照耀下,花儿开了,“伸小手,踢小脚”“小五花”转腕,左边手,右边手。通过有趣语言的引导,幼儿对于舞蹈动作的记忆会增强许多;而且,结合故事情节,幼儿还可以增强对舞蹈音乐变化的记忆。

其次,运用有趣的的动作示范。在幼儿舞蹈教学中,示范是一种常用而且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幼儿舞蹈教师要在准确把握教材舞蹈内涵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生动与正确的转化,要力求用既具感染力又带趣味性的舞蹈示范性动作让幼儿有清楚和完整的舞蹈印象。这样,幼儿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才不会感觉到枯燥无味,才会对舞蹈学习更有兴趣,教学效果也才会更好。

最后,运用有趣的游戏教学。幼儿因为年龄小,对游戏这种娱乐方式情有独钟,都喜欢做游戏。幼儿舞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注意舞蹈教学与游戏的结合,要让幼儿在愉快的过程中既学习到舞蹈动作和技能,又能感觉到舞蹈学习的乐趣。然而舞蹈学习过程充满了重复和练习,因为只有经过反复的练习,幼儿才能掌握。幼儿每学习一个新的舞蹈动作都要进行反复的练习,所以,幼儿舞蹈教师一定要重视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力求通过有趣游戏的引入使幼儿对舞蹈学习更加热衷。为了消除幼儿对于反复练习舞蹈动作的厌烦情绪,教师可以采用有趣的游戏式练习。例如,学习“摘果子”舞,在教授幼儿做摘果子的动作之前,教师可以提前在活动室里吊挂一些果子(安排的位置要适合幼儿采摘)。在此基础上,教师在示范舞蹈动作、规范幼儿舞蹈动作后,组织幼儿进行分组摘果子游戏。这样,幼儿通过做游戏在规范舞蹈动作的同时也可以体验到摘果子的乐趣,可为一举两得。

三、结合幼儿特点进行舞蹈创编

首先,幼儿舞蹈创编动作要符合幼儿特点和认知规律。幼儿舞蹈教学中的舞蹈创编一定要以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为基础,不仅要重视舞蹈动作的形象性和幼儿的可接受程度,而且要关注儿童的身体发育特点,这样才更容易让幼儿理解、接受和掌握,才能够让幼儿更加生动、形象地感受舞蹈的动作。舞蹈创编还要结合幼儿的认知规律,要在关注动作幅度、活动量的基础上提高幼儿舞蹈动作的衔接能力。此外,舞蹈创编的动作一定要有规律性,要符合幼儿的记忆规律。

其次,幼儿舞蹈创编动作要力求优化。舞蹈创编一定要尊重幼儿的真实想法,要让幼儿也能够参与其中,要力求通过创编的动作能够更好地来实现道具与服装的综合运用。幼儿舞蹈创编切忌添枝加叶,要重视对于创编舞蹈类型的认识,要对所创编的动作进行优化,进而选择出合适的一些造型。在优化编排动作以后,教师要让幼儿们进行练习,力求用不同的舞蹈动作表现出不同的乐段,让幼儿通过动作的动静相结合展示出舞蹈动作所蕴含的童趣。

综上所述,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舞蹈教育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当今已经越发受到人们的关注,也越发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幼儿通过学习舞蹈不仅可以促进身心的有益发展,而且可以培养审美高雅情趣。幼儿舞蹈教学对于幼儿的个性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这就要求幼儿舞蹈教师要结合幼儿的成长特点和长远发展,在教学实践的开展中充分把握好主体性、教育性、趣味性的原则,不仅要重视幼儿舞蹈学习兴趣的培养,还要注重教学趣味性的增强,而且要结合幼儿特点进行舞蹈创编,以此来让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到舞蹈教学活动当中来,以有效提高幼儿舞蹈教学效果。

[1]李静.浅谈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课程设计与改革[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2(4).

[2]苏文凤.结合幼儿年龄特点优化幼儿舞蹈教学[J].考试周刊,2011(12).

[3]沈婉娣.打开幼儿园舞蹈教育之门[J].成功(教育版),2013(9)

[4]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编.为了每个幼儿的健康成长[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5]黄式茂.幼儿舞蹈教学指导[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趣味性舞蹈动作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增强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性
学舞蹈的男孩子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趣味性
舞蹈课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动作描写要具体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