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D打印技术对陶瓷产业的影响

2015-07-22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333000

大众文艺 2015年19期
关键词:陶瓷事物艺术家

邹 安 (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333000)

3D打印技术对陶瓷产业的影响

邹 安 (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333000)

人们越来越依靠科技的力量,改造着这个世界,创造着每日不一样的新型社会。科技不但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更影响着我们生活中的日用产品。

3D打印技术;民族精神;陶瓷产业;陶瓷创作

一、新科技的发展对传统陶瓷产业的影响

1.利:促进陶瓷产业的生产与发展

为何说科技的发展促进了陶瓷产业的生产与发展。首先,陶瓷产业作为传统的一种生产业,从原始时期的人们手工堆捏陶土用于包裹食品到后来人们慢慢认识了这种材料的用途与特性,瓷技术的时时发展,才会出现景德镇的青白瓷色泽如玉,龙泉青瓷中的梅子青与粉青更是青瓷中的极品,哥窑中的断纹,那种天然之裂,还有黑瓷的黑釉。都是在技术的不断发展下产生的,所以科学技术一直都是陶瓷产业中不可少的力量,只有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才能看到更好的陶瓷产业的发展。而现在出现的3D打印技术,更是快速提高了陶瓷产业中制模与成型。如今的人们不用花几天的时间再去等一个产品的制模到成型的整个过程,有些也许不用制模就直接可以成型了,能够看到产品的真实效果。所以科技的发展带给人们是不可想象的力量。

2.弊:不利于传统陶瓷的思想表达

任何事物的出现都会有好的与不好二面性,前面我们对科技对陶瓷产业起到的促进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事物的二面性,就是它的不利的一面,首先,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传统陶瓷的冲击。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多数传统陶瓷都是传承一种民族精神,而这种民族精神是科技没有办法去发展与表达的,它是一种存在于人民的思想中的观念性东西,科技的快速发展只会让人们越来越忘记传统的东西,人们只记的新的产品,对传统的产品了解越来越少,民族的传统陶瓷只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边缘化,这将造成我们的子孙后代对中华民族的传统产品认识越来越少。现在大家都知道,没有民族思想的产品,只能存在于日用陶瓷当中,在日用陶瓷当中都是用机器操作生产出来的,产品看重的是产量的提高而不是带给人们的精神支持。而一些陈设瓷、艺术陶瓷、还有观赏性陶瓷则带给人们的是不同的艺术享受,这种艺术思想的体现是科技没有办法去表达的。3D打印机能打出产品,但它无法自行去修改产品并给产品特定的思想观念。我们要看到新技术的产生带来的好处,也应该看到新事物的出现对民族化的产品产生的影响。

二、陶瓷产业市场中自身存在的问题

1.设计中的不新颖

在中国的整个设计环境当中,大部分以参考国外或是国内的一些先进设计为主,自身的独创性很小。产品的好坏只与设计人员的思想观念、文化底蕴、自身素质与设计能力有关。思想与观念是任何一种先进机器与科技的发展都代替不了的。科技的发展只能减轻人们的体力劳动,使人们少受力量之苦,并不能帮助人们创造性的从事设计工作,人们的思想观念并没有从科技工艺发展大军中解脱出来。这也很好的解释了设计为什么说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人的思想与要求的一种脑力劳动。

2.传统陶瓷在陶瓷市场中没有明确的自身定位

现在,这个时代都是以经济为第一原则,在陶瓷产业中也能看到如此现象,人们一心追求名利,使的很多传统的工艺与技术都失传。在陶瓷产业中,为了产量的提升,很多传统陶艺师不得不放弃一些传统的工艺做法,利用机器大生产来提高自己的产量,以便能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传统的东西来的慢,不容易出,并且在陶瓷产业中,传统的陶瓷多以手工为主,产量自然不高,而且买价会比机器产品价格更高。有些产品更是工艺复杂,使现代的年青人不敢靠近。传统陶瓷的生产没有明确找到自身的定位。

三、陶瓷艺术家对新科技的态度

1.认可

新事物的出现,总有人会叫好,部分陶瓷艺术家专注于新科技领域的发展,他们的作品大部分是以陶瓷作为一种器物或载体,他们有自己的观念与思想,作品是体现自己观念想法的一部分,陶瓷相当于油画布与油画笔一样,对于这部分陶瓷艺术家来说,3D打印技术是他们的帮手,因为有些此类陶瓷艺术家自己不会制作陶瓷的,他们要靠一些陶瓷工匠的帮助才能完成他们的创作,使成为一个可给世人观赏的陶瓷艺术作品。3D打印技术的出现,使他们的想法,能很快的实现,并不用花费太多,艺术家也可根据自己的要求来调整创作的作品尺寸与大小,这样艺术家可以几乎一个人就能完成自己的创作,不用别人的力量。3D打印技术成为他们的不可少的创作工具。他们自然而然的非常认可这个新科技,任何技术都没有此项技术更为吸引他们,这个新科技也是给他们一个新帮手。

2.不认可

新事物的出现,有叫好的,就有叫不好的,这就是事物的二面性,有些陶瓷艺术家喜欢的同时,就有陶瓷艺术家反对,传统陶瓷艺术家认为3D打印技术破坏了陶瓷市场的自然规律性,他们认为陶瓷产品应该从制作模具开始再到成型、上釉、烧成等各项工艺术流程来,而不是有机器打几下就可以生产出来的,那种打出来的陶瓷算不上真正的陶瓷,真正的陶瓷应该是水与泥土的结合,成型以后与火的碰撞,而且没有从窑中烧出来,谁也不知道它的相目,他们更认为这种新技术的出现是对陶瓷市场的一种挑战,是对民族事物的不爱惜不传承的表现,他们更认可自己用手工来做的一些老式的传统产品,注重的是一种艺术家与产品之间的完美结合。产品在艺术家手中的创作的过程而不只是一个创作作品出现的一人实体的结果。

四、个人观点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陶瓷艺术创作的工作者与教学工作者来说,我认为3D打印技术给我们这些陶瓷艺术创作者一定的拓展空间,也给予我们更大的选择权,能够帮助我们创作出更理想更合理的产品与艺术作品,但它并不能替代人脑,任何一个艺术家都不可能在没有自己想法,没有自己思想观念的时候去使用3D打印技术来完成一个无用之物,所以它就同我们的传统艺术家手中的画笔与画工具一样,它只是让陶瓷艺术创作者的手中多了一个更好使用的工具而已,并不会影响陶瓷艺术创作者的思想,更不能改变创作者对创作的作品的内含,而且每一件陶瓷艺术作品都是与陶瓷艺术创作者自身相联系的。所以我认为我们不必这样对它太为惊恐,我们应该用很好的心态对它,它是能对我们创作有帮助的,我相信在3D打印技术的帮助下,越来越多的陶瓷创作者能看到它的力量,并能通过自身的才能加上3D打印技术制作出更出色的作品。而技术的发展也应该在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思想精髓的基础上进行。

我相信通过创作者的努力,3D打印技术是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大的便利,同时传统陶瓷艺术工作者也应该相信,3D打印技术不必会冲击他们的市场,更不会使它成为边缘化产品,因为只是一个3D打印技术是不能冲击他们,真正冲击他们的是他们自己对传统陶瓷工艺的定位与反思,新事物的出现并不代表旧事物一定会退出,如果旧事物自身能够更好的发展并能在传统基础上发展新的思想,这样也是与时具进了,如果传统的陶瓷工艺没有新生力量注入,就算没有3D打印技术,它迟早将会被其它的新事物代替的,所以会不会边缘化,会不会失传不是3D打印技术的出现而担心的问题,它应该是传统陶瓷工艺制作者应该考虑去其不好取其精华的同时注入新的能量。

[1]冯先铭编著.《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2004.

[2]张海国编著.《当代景德镇陶艺精英》.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

[3]白明著.《另说陶艺术》.河北美术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陶瓷事物艺术家
美好的事物
另一种事物(组诗)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陶瓷艺术作品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春天来啦(2则)
陶瓷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