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社科普基地为载体 保护发扬畲族传统文化
——以景宁畲族博物馆为例

2015-07-22梅丽红雷红香徐晓红景宁畲族自治县畲族博物馆323500

大众文艺 2015年19期
关键词:景宁畲族奇石

梅丽红 徐 冰 雷红香 徐晓红 (景宁畲族自治县畲族博物馆 323500)

以社科普基地为载体 保护发扬畲族传统文化
——以景宁畲族博物馆为例

梅丽红 徐 冰 雷红香 徐晓红 (景宁畲族自治县畲族博物馆 323500)

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与诉求是体现在多方面的,呈现多元化趋势。维护人民群众的公共文化利益,实现社会科学普及大众化目标,是建设和谐文化的必然要求。党和政府既要维护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又要维护人民群众的公共文化利益。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充分维护人民群众艺术享受、文化享受,为人民群众提供各种社会科学知识服务,搭建各种公共文化普及平台,供人民群众学习、品鉴、共享,广泛开展社会科学普及活动,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有句话叫“城市的历史看博物馆”,在科学文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博物馆作为特殊的历史文化载体,正以多种功能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广大观众。

畲族是一个大分散、小聚居的少数民族,作为中华56个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畲族文化以其独特的个性占有一席之地。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文化结构发生多元性的变化,如何保护和传承畲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引人深思,近十年来,针对畲族文化的保护和发扬有了长足的发展,使其在当今的文化建设中,尤其是当地的经济建设,在旅游经济等文化建设中发挥其民族文化的独特作用。

景宁是目前我国唯一一个畲族自治县,现有畲族人口1.88万。在长期繁衍生息过程中,畲族人民不但创建了美丽的家园,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形成了独特的畲乡风情。近年来,随着大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提高,为了进一步展示畲族特色风貌,传承、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和文物,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景宁县将畲族博物馆新馆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并将其列入全县“十一五”重点建设工程。经过多年建设与布展,2012年3月25日,景宁畲族博物馆终于正式对外免费开放。它是一座既反映畲族特色风貌和灿烂文化,以闻名于世的畲族特色文化为切入点展示中国畲族文化和民俗风情的博物馆。坐落于鹤溪镇人民南路350号,与新建的文化馆、图书馆和畲族文化公园一起构成了畲族文化中心,成为了畲乡标志性建筑之一。博物馆占地面积3400平方米,建筑面积3554平方米,作为陈列、展示、宣传畲族文化遗存的重要场所,畲族博物馆是弘扬畲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阵地、解读畲族民俗的重要窗口和具有影响力的畲族文献资料展示中心,同时也是当地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免费开放是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实际举措,将为推动景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充分发挥公共文化设施的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真正把博物馆办成景宁县对外宣传、文化交流、旅游接待及对大众进行社会科学普及的重要基地。

景宁畲族博物馆作为社科普基地,肩上肩负着对社会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提出的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人群需要的精神文化产品的责任。博物馆共拥有藏品1800余件,类别有生产生活用具、畲族服饰、文献、祭祀道场用具等,作为人们了解畲族人文历史,解读畲族民俗的重要窗口,更有责任保护和发扬畲族传统文化,针对畲族文化保护和发扬中存在的流失以及不够重视等问题,用科学的方式方法让博物馆陈列展览对畲族文化的普及相辅相成,使畲族文化之树更加枝繁叶茂迫在眉睫。

景宁畲族博物馆的内部基本陈展分为六个单元,从畲族的起源、居住地、生产、习俗、信仰、文化艺术等方面讲述了畲族的发展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第一单元:迁徙与分布,主要展示畲族的祖居地、迁徙路线、族属与起源、人口与分布等内容。第二单元:环境与聚居,主要展示畲族聚居地的自然环境,大分散小聚居的居住状态,畲族建筑的发展和特点。第三单元:生产与交换,主要展示畲族在迁徙过程和定居后所采用的耕种方式,狩猎习惯。以及畲民的手工业和贸易活动。第四单元:饮食与服饰,展示了各地畲族不同的服饰风格,以及畲族日常的饮食、烟酒习俗。第五单元:风习与信仰,展示了畲族的宗族与家规,人生各阶段的礼仪,主要节日以及信仰体系。第六单元:文化与艺术,展示了畲族在工艺美术、医药学、体育武术和文学艺术方面的各项成就,并突出介绍了畲民俗不离歌的特点。通过这六个单元的参观,可以让游客对畲族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与基本的概念。

自免费开放以来,畲族博物馆每年接待的游客量数以万计,居住在鹤溪街道城南社区的居民雷振荣带着温州的朋友来到畲族博物馆参观时说,“虽然自己是畲族人,但朋友问起畲族的起源和文化时,我也回答不了那么全面,正好有畲族博物馆,可以让他们详细了解畲族文化。”雷振荣说,博物馆已经成了他宣传展示自己民族文化最好的窗口。

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着“建馆容易守馆难”现象,许多观众来了一次就不愿再来第二次,很多博物馆在热闹一阵以后依旧回归门庭冷落。博物馆要吸引观众,就要做到常换常新。自免费开馆以来,除基本陈列展之外,畲族博物馆还举办了10多场个性鲜明的主题展览,共吸引了21万人次观众前来参观。在保持基本陈列的基础上,利用好博物馆的空间布局,为市民提供了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针对这一情况,景宁畲族博物馆在基本陈列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以馆为中心的教育活动,改变“重展”不“重教”的思想,形成与学校长效性、规模化的教育联动机制,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使博物馆成为孩子们愿意去的地方。同时,与外界形成良好的互动,以“请进来”的方式,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

依托基本陈列,根据自身独特的优势,结合少年儿童对畲民族的兴趣和对语言表达艺术的追求与需要,畲族博物馆每年暑假还会开展“小小讲解员”培训班,培训班立足于培养少年儿童“热爱畲族”的意识,培养孩子们服务社会和尊重他人的优秀品质。同时通过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少年儿童逐步增强口语表达能力,提高自身素质,锻炼其在公共场合讲话的能力,同时通过加强其对畲族文化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通过对“小小讲解员们”的形体礼仪、讲解基本功、语言技巧进行系统科学的 培训,让广大少年走进畲族博物馆,了解畲族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民族风情。畲族博物馆作为学校“第二课堂”,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加深学生对畲族文化的认知,通过对畲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号召学生树立“文化遗产、人人传承”的信念,在发挥博物馆自身功能的同时,弘扬传承了民族文化,也进一步推动了畲民族文化的进步。除了“小小讲解员”培训班,畲族博物馆在暑期还会举办农民工子女走进畲族博物馆夏令营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关心、爱护农民工及其子女的良好氛围,带农民工的孩子参观博物馆,感受畲族悠久历史文化气息,使他们在参观博物馆活动中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在享受欢乐时光的同时,感受到社会以及他人对他们的关怀和爱护。

同时,畲族博物馆还在博物馆日及文化遗产日等特殊的日子里,开展了“我为畲馆献一策”活动,让大家一起出谋划策,把大家想看的东西,想了解的知识,通过展览展示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景宁系瓯江、飞云江两大水系的发源地之一,多山多石,奇石资源十分丰富。瓯江(特别是其景宁支流段)的青花石,质地坚硬温润、造型自然天成、画面意境丰富、色彩分明,给人以厚重充实之感,是观赏石中不可多得的好石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近年来,景宁涌现出一大批奇石的收藏者,以玩石、觅石、藏石、赏石、展石、论石为主要内容的奇石热不断升温。景宁县于2007年1月31日,成立了“畲乡奇石协会”,现有会员100余人,藏石5000余件。当时奇石爱好者潘明就建议博物馆能提供场地,给他们这些民间收藏者办一场展览,“没想到我的意见这么快就被采纳了。”奇石收藏者潘明高兴地说,没想到在月底博物馆就举办了一场畲乡奇石特展,展出了各类奇石100余块。“感谢博物馆给我们提供了这么一个‘以石会友’的机会,弘扬了奇石文化。”畲族博物馆不仅为石界朋友提供了平台,弘扬了奇石文化,还为大家科普了奇石知识,促进畲乡各类文化的进步和发展,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畲族博物馆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办展理念,每年从省内各大博物馆引进未成年人教育展览,如“奋蹄踏雪迎春风——马年看马展”和“金蛇狂舞——蛇展”等,未成年人教育展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用展板的形式展出。一幅幅精美、生动的图片,配以形象、有趣的文字和随行讲解员的精彩讲解,让学生近距离了解了相关知识,丰富业余时间,最大限度的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为庆祝景宁畲族自治县成立30周年,在县庆30周年暨2014中国畲乡三月三活动期间,畲族博物馆还在浙江自然博物馆举办了生态畲乡·美丽景宁——庆祝景宁畲族自治县成立三十周年生态文明成果展,此次生态成果展全面、系统、真实地反映畲乡景宁优美的自然、悠久的历史、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景宁人民为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所付出的努力。这次展览是展现生态畲乡迷人风姿的重要窗口,也是加强景宁与外地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更是让来自深山的畲族文化,首度进入都市,成为初春杭州的一道靓丽风景。展览突出体现了博物馆为时代发展服务的社会责任。在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两馆结合各自专业和藏品优势,举办该专题展览,呼应社会公众的新需求,发挥自然博物馆的业务特点和社会作用。展览选题和内容契合当下生态危机的社会热点问题。旨在倡导“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同时结合“五水共治”行动的契机,展示宣传生态文化,传承生态文明,助推“美丽浙江”建设。展览设计新颖、制作精良,互动性强。合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并把景宁县畲乡的民俗风情应用于展览,突出了展览的观赏性、知识性、趣味性和艺术性。注重展览的宣传推广和延伸效应。出版了展览图书,开发了大量具有畲乡民俗的文化产品等。此次展览分为畲乡概貌、组织领导、生态创建、生态文化、生态产业、生态家园、未来篇七部分,全面宣传展示景宁三十年来生态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宣传展示景宁秀美山水、畲汉人民携手共创生态新畲乡的美丽画卷,宣传展示景宁县委、县政府紧抓省委、省政府特殊帮扶政策的重大机遇,全力在生态建设、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做出不懈努力,特别是近年来,畲乡生态建设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和畲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通过基本陈列及特色的临时展览,目前,畲族博物馆不仅成为了外地游客了解畲乡文化的必到之地,增加了人气指数。也成为了当地百姓展示畲族文化的一个场所,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真正成为宣传展示畲族文化,科普社会知识的好去处。

猜你喜欢

景宁畲族奇石
非遗活态传承下畲族银饰创新设计及营销策略探索——以畲族银饰品牌“珍华堂”为例
融合上下文的残差门卷积实体抽取
唱支山歌给党听——记畲族三月三节
景宁县畲乡草鱼塘国家森林公园景宁木兰资源调查与保护
永安“三月三”
畲族“三月三”民族文化节庆活动
《中华奇石》2017年杂志征订火热进行中……
奇石欣赏
秀美景宁 生态畲乡
奇石连环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