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世界·大情感
——论儿童小说《本爱安娜》的童恋主题

2015-07-22刘艳芬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艺术幼儿园066400

大众文艺 2015年19期
关键词:彼特赫尔安娜

刘艳芬 (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艺术幼儿园 066400)

小世界·大情感
——论儿童小说《本爱安娜》的童恋主题

刘艳芬 (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艺术幼儿园 066400)

《本爱安娜》是德国当代著名作家彼特·赫尔特林的代表作,作者以自己八岁儿子的第一次恋爱为原型创作了这部记述特定时期小儿女情感的儿童小说,是专门为孩子写的一个“爱情故事”,“童恋”成了这本书的全部内容。未满十岁的小男孩本爱上了班上的移民女孩安娜,小说里的大人们对此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纵容”态度,作者对此表示了充分肯定。此篇小说旨在呼吁人们尊重儿童,珍视“童恋”。毕竟“童恋”,也是爱情的一种诠释。

彼特·赫尔特林;《本爱安娜》;童恋

彼特·赫尔特林(Peter Härtling,1933- )德国当代著名作家,出版家和诗人。善于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描述时代日常生活的现实,曾因《本爱安娜》等名作获2001年法兰克福德意志青少年文学特别奖。评奖委员会称赞他是儿童文学作家中批判现实主义最杰出的代表,同时也是一位理想主义者,一位博爱的大使和为人类共同的美好生活而呐喊的斗士。写于1979年的《本爱安娜》是赫尔特林最杰出的作品之一,2002年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策划在中国出版发行,给中国儿童文学界带来不小的影响,2012年此书得以再版。

“爱就是丰富的生命,就像装满了酒的酒杯。”这是印度作家泰戈尔的一句名言,他用浪漫的笔调指出了爱情之于人生的意义。当我们在人类文学的广阔疆域中漫游时,我们会发现那些堪称不朽的伟大作品都在书写着一个共同的主题。从曹雪芹的《红楼梦》、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到勃朗特的《简爱》、米切尔的《飘》,作家们用他们的词语、想象和信仰给我们构筑了一个又一个爱情故事,向我们呈现着爱情世界的迤逦多姿。可以说,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

同样,大约三四百年前从文学大家族中分离出来的年轻的儿童文学并没有摒弃这一主题,表现少男少女情怀的少年文学不置可否的承接了它。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身体和心理都处于急剧变化的阶段,他们渴望成熟,渴望拥有爱情,早恋的产生已无可厚非。推之向前,如果十来岁的孩子产生了爱的心理,如果他们遭遇了爱情,情况又会是怎样的呢?我们又应该如何面对?鲜有表现这一内容的作品,彼特·赫尔特林的《本爱安娜》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解答。

《本爱安娜》是作者有感于自己八岁儿子的第一次恋爱,而以此为原型创作的一部记述特定时期小儿女情感的儿童小说,可以说是专门为孩子写的一个“爱情故事”,“童恋”成了这本书的全部内容。未满十岁的小男孩本爱上了班上的新同学移民女孩安娜,从此本的世界完全变了样,他变得敏感多思,时而感觉到生活充满了愉悦,为能和安娜同班学习而感到欢畅,时而又因对安娜的苦思冥想而坐立不安,因对安娜心思的揣度而陷入莫名的烦躁,完全是一副“坠入情网,慌慌张张”的架势。这无可替代的安娜并不是漂亮的天使,她只是个家境穷困的移民女孩,最初在本看来安娜甚至长得挺丑陋的,“她不穿牛仔裤,却穿着一条老式的长连衣裙,她只梳一条辫子,那辫子也太长太长了。她脸色苍白,人显得瘦消,还不时吸鼻子。”由于家境的原因,安娜显然承受了别的孩子无法感受的苦难。本爱上安娜与容貌无关,而是因为他从安娜的眼睛里读到了悲伤,那双褐色的大而出奇的眼睛吸引了本,让本渴望走进安娜的世界。安娜家虽然穷,可是她拥有的并不少,特别是安娜家里那闹哄哄的快乐,让本感到很舒服。安娜一时间也对本表现出了好感,两人便懵懵懂懂的开始了一段时间的“交往”。

面对本和安娜不断曝光的恋情,小说里的大人们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纵容”态度,这是作品最耐人寻味的地方。本的父母在得知儿子恋爱之后好奇的询问安娜的情况而绝无嘲讽之意,他们热情的邀请安娜来家里做客,妈妈甚至为本的第一次拜访准备好了鲜花,嘻嘻哈哈的格哈德伯伯刻意创造机会给这对小情侣独处的时间,安娜的父母也认真的招待女儿的新朋友。老师西普曼先生一直对本和安娜的恋情“置若罔闻”,当一群调皮捣蛋的孩子在黑板上大书特书“本爱安娜”把本推向风口浪尖之时,他抵住愠怒,而是冷静的拿起粉笔在下面继续写下一行“安娜爱本”,这种巧妙的方式不仅艺术的传达了“爱是双方的事”的道理,而且平息了危机保护了本的自尊,正如本心底所想的那样,这位不乘人之危的老师真可爱!

不可否认的是十来岁的孩子虽然处于青春期之前,但他们已经具备了爱的心理,也有了爱的能力,过度强调儿童世界是“天真无邪”和“无性”的存在,是一种自欺欺人的鸵鸟心态,“童恋”是我们必须正视的现实。“在人类的思春期里,对爱情的憧憬和追求是少年独特而珍贵的情感。在少儿期向成人期过渡的过程中,如果这种情感遭到压抑甚至否定,不仅精神生活的丰富和发展难以期待,而且甚至会导致对自我人格的否定,出现精神危机。”儿童文学理论家朱自强先生的这段话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故事中成人们对孩子恋情维护的原因。

我们以“童恋”来描述本和爱娜之间的情感,这种恋情就不同于青春期少男少女的“早恋”,更不同于成年男女之间谈婚论嫁的爱情,与前者相比它少了一份叛逆多了一丝天真,与后者相比它少了一份世俗多了一份纯粹,“童恋”正是从这对小儿女心底发出的最本真的情感。赫尔特林凭借对儿童的熟悉,不仅精彩的描摹了儿童生活的“小世界”,而且把特定时期小儿女的恋爱心理描写得淋漓尽致,展现了童恋不同于其他恋爱的表现方式和质朴清纯的可贵之处。在题记当中,他反复提到孩子们懂得爱,并且肯定了作品中老师和家长们对此事的处理态度,希望给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以启示,这正是作者写作的意图所在。

本与安娜为这段超越一般友谊的爱激动过彷徨过,在离别的那一刻安娜发疯似的跑开,本也狂奔起来,他在心底不断呼喊着“我真的好爱安娜”,这份青涩纯粹的感情让我们为之动容。

童恋也是爱情的一种诠释。在儿童生活的小世界,也可以产生刻骨铭心的大情感!如果你相信爱,请你珍视童恋!

刘艳芬,女,工作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艺术幼儿园。

猜你喜欢

彼特赫尔安娜
你的眼睛
安娜的生日(上)
安娜的生日(下)
快乐动物城
满城尽是蓝精灵
一开始我是拒绝的
夺命情人
巨胸救命
不爱“面子”的美国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