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如何创设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情境
2015-07-20韩牛孝
韩牛孝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小学数学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革新自身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做才可以营造高效的数学课堂。同时,小学数学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爱玩、爱问的特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观能动性。
新形势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所谓教学情境,指的是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系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可以更容易的学习到相关数学知识。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一方面,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另一方面,是为了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变为更为具体的理论知识,加深学生对抽象理论知识的了解。由于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教师就可以抓住小学生的这一特点来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促使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得以提高。
一、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兴趣出发,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
对于小学生而言,当他们在学习中遇到了困难时,往往容易选择放弃,不会去主动思考这一问题,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改掉这一问题,教师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在教学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面对难题的时候可以主动分析、主动思考,主动解决这些难题。比如,当教师要讲解“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这一教学内容的时候,由于小学生会觉得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较为麻烦,因此在课堂上他们的积极性并不高。为了能够调动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将分数、小数、百分数引入到生产以及学生的生活中,让学生对百分数、分数、小数有了全面的认识,并且也让学生学习到百分数、分数、小数的互化技巧。同时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的时候,要从教学内容出发,确保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与教学内容相符合,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生大多都比较喜欢听故事,他们觉得故事好玩又有趣。因此,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利用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教师在创设故事情境时,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理特征,如此有助于确保教师所讲的故事,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故事。同时,教师应该依据教材内容创设故事情境,在营造有趣、生动教学氛围的同时,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当教师在讲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这一教学内容的时候,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故事教学情境:腊月初八是小花的生日,小花的父母为小花办了一个生日聚会,其中邀请了小花最要好的朋友的两位朋友小刚、小雨,还邀请了小刚的父母、小雨的父母以及小花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当小花许愿完就要给亲戚朋友分蛋糕的时候,此时小刚说:他喜欢吃蛋糕,想要蛋糕的1/4;小雨说:她要小刚分走蛋糕的1/2;小刚的父母说:他们不太喜欢吃甜食,他们各要小刚分走蛋糕的1/4;小雨的父母说:他们与小刚的父母要的一样;而小花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一起要了蛋糕的1/4;小花的父母不喜欢吃蛋糕,没有吃,那么最终剩下蛋糕多少?通过这样一个故事,有助于激发学习主动探究知识的兴趣,也让学生觉得分数运算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从而增强本节内容的学习效果。对此,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故事教学情境,以此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可以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趣味性。故事教学情境不仅符合了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心理,还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创设故事教学情境,是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
三、创设游戏的教学情境,提高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采用了“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未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也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适当改变自身的教学方法,让小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从而促使课堂上的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数学这门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要想学好这门学科,必须要具备想象力以及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如果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缺乏想象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那么意味着他们难以顺利地解决相关数学问题。由于小学生都比较爱玩,因此,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游戏的教学情境,增强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在游戏教学情境中,小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并且他们学习的热情也会高涨,这就可以让小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到相关的知识,并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当教师在讲解“20以内的加法、10以内的加减法”这一教学内容的时候,可以设计这样一个这种的教学游戏:教师将1~20以内的数打乱,将其分别放在两个箱子里,然后教师要选取几个同学来玩这个游戏,当一位学生从两个箱子里抽出两个数之后,要迅速说出这两个相加等于多少,如果该学生计算对了,该学生就要将卡片拿在手里;如果该学生计算错了,该学生就要将卡片分别放在两个箱子里,按照学生依次轮流抽取,最终哪一位同学手里的卡片最多,那么哪一位学生就获胜了。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增强小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这门学科与实际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所以,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科的实用性。比如,当教师在讲解“平移和旋转”这一教学内容的时候,可以将现实生活中出现电梯、火车平移等例子,或者将风扇叶片、螺旋桨旋转等例子,引入课堂,如此不仅可以让学生对平移、旋转这两个概念,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还能够让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各种现象,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当教师在举完例子之后,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一些现象属于平移或旋转?此时每位学生都各抒已见,有学生可能会说:升国旗时是一种平移运动;汽车匀速直线行驶也是一种平移运动。如此可见,生活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五、结束语
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地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而应该积极转变教学理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教学情境法、小组合作法等,这些方法的有效运用,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而且有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李铁安,宋乃庆.高中解析几何教学策略——数学史的视角[J].数学教育学报,2007,(02).
[2]张林.在情境中探究,在乐趣中求知——《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J].数学教学通讯,2007,(02).
[3]毛建国.新课程与“情境-问题”为伴——浅谈“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模式[J].数学通报,2006,(11).
[4]肖良霞.浅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生态课堂”[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10).
[5]郑毓信.课程改革2005——论积极促进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5,(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