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侵袭性脑膜瘤的临床特点与手术治疗
2015-07-20张贵有
张贵有
【摘要】目的 通过对侵袭性脑膜瘤患者的回顾性分析,研究侵袭性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本院神经外科侵袭性脑膜瘤住院患者48例。根据患者病变部位、术前脑神经损伤情况、周围脑组织的侵袭程度选择手术类型。具体切除方法根据Simpson(脑膜瘤切除程度分级)分级标准进行选择。结果 肿瘤的形态大多呈圆形、椭圆形或者分叶状扁平状。周围组织受肿瘤组织侵袭所致相应改变。侵袭性脑膜瘤的病变部位、术前脑神经损伤情况、周围脑组织的侵袭程度影响手术切除范围。侵袭性脑膜瘤位于大脑凸面21例中20例给予Simpson 1级切除,1例给予Simpson 2级切除。位于矢状窦旁17例中4例给予Simpson 1级切除,13例给予Simpson 2级切除。大脑镰旁和颅底9例中3例给予Simpson 1级切除,6例给予Simpson2级切除。结论 影像学检查是决定患者手术方式,影响侵袭性脑膜瘤预后的重要依据,应引起广大学者的重视。
【关键词】侵袭性脑膜瘤;临床特点;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9.45 【文献标识码】A
脑膜瘤是神经系统常见肿瘤疾病之一,好发于三叉神经半月节、硬脑膜外层、颅骨、眼眶、鼻窦等部位,其发病率仅次于神经胶质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5%~24%。侵蚀性脑膜瘤属于脑膜瘤中表现特殊的一类肿瘤,肿瘤的生长呈浸润性生长,在其生长的过程中破坏周围脑组织,导致临床治疗的复杂性、困难性。目前,侵袭性脑膜瘤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故不能做到预防性降低该病的发病率,因此临床手术治疗成为治疗侵袭性脑膜瘤的首选方法[1]。此外,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栓塞疗法、放射治疗治疗方法也可以治疗侵袭性脑膜瘤。不同的治疗方式,有各自的优缺点。需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本研究通过对侵袭性脑膜瘤患者的回顾性分析,研究侵袭性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本院神经外科侵袭性脑膜瘤住院患者48例。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分布于25~64岁,平均年龄(45.12±3.26)岁,其中以头晕、头痛为首发症状的患者18例,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患者13例,以突眼、视觉功能障碍为首发症状的患者5例,以听觉功能障为首发症状的患者6例,以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等其他症状为首发症状的患者6例。影像学检查提示:病变部位位于大脑凸面21例、位于矢状窦旁17例、大脑镰旁和颅底9例。肿瘤边界清晰,形态呈圆形或分叶状或扁平状28例。密度不均匀和呈低密度,肿瘤内囊变或坏死12例。肿瘤附近有不增强的低密度带,肿瘤周边水肿11例。局部颅骨可增生或破坏22例。侵袭周围血管4例。侵袭静脉窦11例。侵袭海绵窦6例。侵袭颅外组织结构5例。
1.2 方法
根据患者病变部位、术前脑神经损伤情况、周围脑组织的侵袭程度选择手术类型。术中发现切除所有脑膜瘤有丧失功能的风险,可以选择脑膜瘤部分切除。具体切除方法根据Simpson分级标准进行选择。1级:肉眼全切肿瘤及其附着的硬脑膜、异常颅骨和肿瘤起源的静脉窦。2级:肉眼全切肿瘤及可见的扩展瘤组织,电凝附着硬脑膜。3级:全切硬脑膜内的肿瘤,电凝硬脑膜,硬膜外的浸润不作处理。4级:部分切除肿瘤。5级:只做减压术和(或)活检[2]。
在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予以患者服用中药汤剂进行巩固治疗,取夏枯草、海藻、石见穿、野菊花、生牡蛎各30 g,昆布、赤芍各15 g、白芷、生南星各9 g,用水煎服,分2次服用。
2 结 果
手术过程中,见肿瘤的形态大多呈圆形、椭圆形或者分叶状扁平状,部分肿瘤发生钙化、坏死、囊性变以及出血等情况。观察肿瘤周边组织可见,受到侵袭的颅骨可有不同程度的增生或者缺如,颅骨与肿瘤分界不清,肿瘤组织中存在骨性结构,不易分离,需术中一并切除。受侵袭的静脉窦存在不同程度的出血,静脉窦被肿瘤组织侵袭穿透,部位患者局部脑组织形成血肿。周围脑组织可出现水肿、充血,与肿瘤组织之间界限不清,形成丰富的新生血管网。部分患者术中可见颅外组织的肿瘤转移。侵袭性脑膜瘤位于大脑凸面21例中20例给予Simpson 1级切除,1例给予Simpson 2级切除。位于矢状窦旁17例中4例给予Simpson 1级切除,13例给予Simpson 2级切除。大脑镰旁和颅底9例中3例给予Simpson 1级切除,6例给予Simpson 2级切除。
3 讨 论
脑膜瘤来源于脑膜以及脑膜间隙,有良性脑膜瘤与恶性脑膜瘤之分。临床上患者往往由于肿瘤的持续性生长而引起头疼和癫痫。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还可以出现相应的视觉、嗅觉或听觉障碍及肢体运动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人类健康。侵袭性脑膜瘤由于破坏周围组织的能力强,因此更应及时、尽早地给予治疗干预。侵袭性脑膜瘤的手术范围一直是众多学者关注的话题,由于侵袭的范围大,往往不能完全切除肿瘤的全部,因此如何不引起患者功能障碍,还尽可能切除肿瘤组织成为侵袭性脑膜瘤临床治疗的关键。本研究发现,影像学检查不仅可以提示肿瘤的病变部位,而且可以一定程度地反应肿瘤组织周围的侵袭情况,综合评价患者手术方式和风险。根据肿瘤的病变部位、周围组织的侵袭情况和脑神经的损伤程度,制定手术切除范围。因此,影像学检查是决定患者手术方式,影响侵袭性脑膜瘤预后的重要依据,应引起广大学者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Goyal L,Suh JH,Mohan DS,et al.Local control and overall survival in atypical meningioma:a retropective study[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2000,46(1):57-61.
[2] 朱文武,李 飞,冯 华. 侵袭性脑膜瘤的临床特点与手术治疗[J].广西医学,2013,7(35):892-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