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骨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及影像表现特点及其相互联系
2016-05-10胡耀
胡耀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骨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特点、影像表现特点及相互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18例骨嗜酸性肉芽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影像学表现。结果:18例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特点:共发现23处病灶,其中多发病灶5处,单发病灶13处,发生时间:早期3例,中期13例,晚期2例;临床特点:共发现21处病灶,其中多发病灶3处,单发病灶15处,发生时间:早期4例,中期11例,晚期3例。结论:骨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特点与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相关性,结合临床特点与影像学表现才能准确诊断患者病情。
【关键词】临床特点;病灶;影像学表现
骨嗜酸性肉芽肿(EGB)为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组,属于一种以嗜酸性细胞浸润、骨质破坏及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为主要特点的病症[1],约占骨肿瘤样病变的1%,组织细胞增生症的60%,多发于低于20岁的青少年儿童,且男性高于女性。骨嗜酸性肉芽肿通常起病较慢,主要表现为骨损害,在颅骨中比较常见,同时也能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害,病灶扩散后还可造成脑组织受累[2]。骨嗜酸性肉芽肿由于发病部位不同,其影像学表现也具有一定差别,特征性较差。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8例骨嗜酸性肉芽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骨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二者相互联系,具体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骨嗜酸性肉芽肿患者18例,其中男15例,女3例;年龄7~39岁,平均年龄(12.4±5.7)岁;病程15d~6年,平均病程(2.1±1.4)年;发病部位:骨盆1例,脊椎3例,肩胛骨2例,长骨6例,颅骨4例,锁骨2例。临床表现主要为:软组织有肿块或轻度肿胀、压痛、局部轻度疼痛及患肢运动功能障碍等,未出现发热症状,一般状态良好。实验室检查结果:嗜酸性粒细胞增高15例,血沉加快9例,白细胞轻度增高6例。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X片检查,9例行MRI平扫,其中平扫加增强扫描5例,7例行CT平扫,其中平扫增强扫描4例。MRI选择Siemens Magneton Vision 1.5T全身超导磁共振扫描仪的标准正交头部线圈及随机配备的单体素波普软件,对患者右侧股骨中下段分别行MRI平扫及增强。在行MRI扫描时,采用矢状位自旋回波序列(SE)T1WI(TR750ms/TE20ms),间隔为0.4mm,层厚为4mm,视野为26cm,矩阵为240×512,信噪比为(SNR)1.0,采集1次。
于线圈中心放置受检肢体中下段中心,将随机附带的填塞垫填塞在肢体周围以固定,患者取仰卧位,采用足先进的顺序。对无法配合的患者,按0.5ml/kg给予10%水合氯醛溶液口服,待睡眠后进行检查。增强采集选用单体素激发回波序列(SVS-STEAM)(TR=1560ms,TE=270ms)。
1.3统计学分析
我院采用SPSS17.0软件来进行统计学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用率表示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8例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特点:共发现23处病灶,其中多发病灶5(27.8%)处,单发病灶13(72.2%)处,发生时间:早期3(16.7%)例,中期13(72.2%)例,晚期2(11.1%)例;临床特点:共发现21处病灶,其中多发病灶3(16.7%)处,单发病灶15(83.3%)处,发生时间:早期4(5.6%)例,中期11(61.1%)例,晚期3(16.7%)例。
3 讨论
骨嗜酸性肉芽肿为临床常见疾病,多发生于颅骨、脊椎骨等,临床表现主要为活动受限,局部疼痛、肿胀,下肢病灶一般伴有间歇性跛行,行影像学检查可发现临床症状比较轻微,但有明显的骨破坏[3]。行实验室检查可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沉加快等。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表现特点与临床表现具有较为一致的相对应关系。
3.1临床特点分析
骨嗜酸性肉芽肿的病理组织学诊断依据为:中性细胞、组织细胞、多核巨细胞、淋巴细胞、泡沫状组织细胞、浆细胞及大量嗜酸性细胞。可将骨嗜酸性肉芽肿病程分为4个时期:(1)早期:出现大量郎罕细胞;(2)肉芽期:出现大量大单核巨噬细胞、嗜酸性细胞,富有血管的肉芽;(3)黄色肿块期:含脂质的细胞大量出现;(4)晚期:结缔组织逐渐取代肉芽组织,非特异性炎症细胞及多核巨噬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形成新骨及纤维化现象。同一病灶中可同时存在病变各期,也同时存在破坏与修复现象,体现了自愈性。
3.2影像学表现特点分析
骨嗜酸性肉芽肿能在骨骼任何部位发生,多发于骨盆、颅骨、长骨等,不同部位、不同病程会有不同的组织学表现和影像学表现。骨嗜酸性肉芽肿最易累及颅骨,尤其是顶骨,通常呈类圆形或圆形穿凿样骨质破坏,一般没有骨膜或硬化边反应,经X线扫描可观察到“双边征”,可伴有斑点状或“纽扣”样死骨[4];病变由板障累及至内外板,能形成局部软组织肿块,并跨颅缝生长,经CT检查肿块往往呈稍高密度,同时CT扫描死骨的准确性显著高于X线检查。对肿块行MRI检查,一般呈等T1、稍长T1或稍长T2信号,坏死边界清晰,往往伴有周围软组织及骨髓水肿,在增强后能见强化。与X线及CT相比,MRI在现实病灶大小、周围软组织及骨髓水肿方面更加清晰,且病灶通常呈稍长T1或T2信号,在检查骨嗜酸性肉芽肿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骨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特点与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相关性,但早期的病理改变与影像学表现相比较早,结合临床特点与影像学表现能准确诊断患者病情,行病理检查才可最终确诊。
【参考文献】
[1]李国民.28例骨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影像分析[J].医学信息,2015,(11):301-301.
[2]王龙胜,郑穗生,江安红等.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诊断[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2,09(4):270-273.
[3]钱文科.24例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表现特点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25(10):109-110.
[4]祁佩红,史大鹏,李四保等.儿童和青少年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基础[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5,(8): 1344-
1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