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控制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2015-07-20吴崇
吴崇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控制现状以及其影响因素,为指导临床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综合防治提供更多的参考。方法 选取来我院就诊的8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对患者口服降压药物进行分类调查,同时观察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高血压病患者服药75例(服药率93.75%),有效控制51例(控制率63.75%),影响血压控制的主要因素包括:顽固性高血压、依从性较差、服用短效降压药、行为方式不良、白大衣高血压等。对其进行针对性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血压显著改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前老年患者血压控制率仍处于较低水平,要认真对待影响血压控制的主要因素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方式,提高患者规律服药率,有效控制血压。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血压控制现状;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会对患者肾脏、脑等靶器官造成一定伤害,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在我国,高血压具有高发病率、低控制率以及低知晓率等特点[1],如何有效合理控制不同地区的高发病率是治疗慢性疾病的重点。为分析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控制现状以及其影响因素,本位选取来我院就诊的8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作为研究资料,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0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8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相关诊断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其中,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39例,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71.32±3.26)岁;Ⅱ级高血压病患者有43例,Ⅲ级高血压病患者有37例。
1.2 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表,内容包括:服用降压药种类(用法以及剂量)、对药物的了解、患者一般情况、诊疗过程、不执行医嘱原因以及执行医嘱情况等。每天分两个时段测量患者血压(早7点、晚4点),连续测量10天(均由同一人员进行测量并将结果记录)。患者依从性判断标准:好:自觉按医嘱服药并定期接受复诊,接受医护人员健康教育,日常生活规律;差:私自减少药量且有漏服以及忘服现象,擅自换药,日常生活不规律。对于血压控制不良的患者,改善日常生活规律后,再根据实际情况重新选择药物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之间的比较采用x2检验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之间的比较使用t检验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老年患者血压控制现状:高血压病患者服药75例(服药率93.75%),有效控制51例(控制率63.75%)。影响血压控制的主要因素包括:顽固性高血压、依从性较差、服用短效降压药、行为方式不良、白大衣高血压等。对其进行针对性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血压显著改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3 结 论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目前已成为影响老年患者生命健康的主要因素。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提升,高血压的发病率也呈现出上升趋势。所以,有效控制高血压,对于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病死率具有显著意义[2]。
本文结果显示,高血压病患者服药75例(服药率93.75%),有效控制51例(控制率63.75%),影响血压控制的主要因素包括:顽固性高血压、依从性较差、服用短效降压药、行为方式不良、白大衣高血压等,依从性较差可能与患者认知功能减退、对疾病不了解或者经济基础较差等因素有关。还有部分患者行为方式不良,如:长期吸烟、嗜酒、摄入过量钠等,这些都导致患者血压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控制[3]。对其进行针对性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血压显著改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目前老年患者血压控制率仍处于较低水平,要认真对待影响血压控制的主要因素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方式,提高患者规律服药率,有效控制血压。
参考文献
[1] 董 青,李 杰,刘娟娟,等.安徽农村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J].中国公共卫生,2011,27(7):
831-833.
[2] 霍立顺.老年高血压患病危险因素的分析[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15(1):84-85.
[3] 李学军.老年高血压发病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17):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