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80例临床观察

2015-07-20杨颖杨菲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年10期
关键词:临床观察青年急性心肌梗死

杨颖 杨菲

【摘要】目的 对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为其早期诊治提供治疗依据。方法 对80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回顾分析其临床治疗方法与预防措施。结果 80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过早期急救与精心治疗,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58例发病6 h内给予溶栓治疗,35例经冠脉造影后行PCI,12例行CABG,均好转出院,并恢复正常工作、学习。结论 对青年急性心肌梗死人群进行临床观察与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与治疗方案,且对青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高危因素如吸烟、饮酒、暴饮暴食、运动量少等进行分析,通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做到早期预防,可降低青年人急性心肌梗塞发病,保障社会稳定、家庭幸福。

【关键词】青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观察;预防

【中图分类号】R540.41 【文献标识码】B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raction,AMI)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发病后大多表现为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检查会发现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并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1]。AMI属临床严重类型疾病之一,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AMI的发病年龄虽趋向于中老年患者,但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其发病年龄日益年轻化,且青年AMI发病率有逐年增加趋势。据报道,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率已经占3%~6%。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腹型肥胖是发生心梗的最主要因素,青年患者以长期大量吸烟、饮酒、暴饮暴食、运动量少有关。本院于2010年2月~2014年2月共收住AMI患者380例,其中青年80例,年龄28~40岁,现将病例资料、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0年2月~2014年2月间收住的青年患者80例,其中男性72例,女性8例,年龄28~40岁,平均年龄(35±3.4)岁,前间壁、前侧壁、前壁心肌梗死18例,下壁心肌梗死42例,后壁心肌梗死20例,研究显示,青年AMI以单支病变为主。80例患者中血脂异常者58例,糖尿病32例,高血压45例,吸烟者58例,肥胖者32例。

1.2 方法

1.2.1 诊断标准

AMI必须至少具备下列三条标准中的两条:(1)缺血性胸痛的临床病史;(2)心电图的动态演变;(3)心肌坏死的血清心肌而每标记物浓度的动态改变。

1.2.2 治疗方法

1.2.2.1 一般治疗

先进行入院评估,入住CCU病房,急性期绝对卧床1~3周;吸氧;持续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密切观察心率、脉搏、呼吸和血压及心律的变化,为医生及时提供客观资料,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时给予心理安慰,减少探视,避免情绪激动。给予低盐、低脂、低胆固醇,易消化、少量多餐,进食不宜过饱,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必要时给予缓泻剂。无并发症患者一周后在床上进行四肢运动,逐步过渡到坐在床旁、再缓慢进行室内活动,协助患者由室内过度到走廊活动,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

1.2.2.2 药物治疗

患者发病后,因剧烈胸痛应首选吗啡静脉注射为最有效的镇痛剂,心源性休克的患者除外,也可用杜冷丁。烦躁不安、精神紧张者可给于地西泮口服或静脉注射。充分应用止痛、镇静药物,还要注意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出入量平衡,及时建立静脉通道,保持液体点滴通畅,注意补液速度。为降低心脏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持续胸痛患者若无低血压可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注意监测血压。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1.2.2.3 再灌注治疗

是AMI最主要的治疗措施。在发病12 h内开通闭塞冠状动脉,恢复血流,可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减少死亡。 成功的再灌注策略能够早期、完全、持久地开通病变相关血管,可以改善AMI患者的预后。冠状动脉再灌注手段包括静脉溶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和冠状动脉旁路术(CABG)。本组患者58例患者符合溶栓要求,发病6 h内给予尿激酶溶栓,35例经冠脉造影后行PCI,12例行CABG。

2 结 果

通过对AMI的诱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法的观察,80青年AMI患者经过早期急救与精心治疗,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58例发病6 h内给予溶栓治疗,35例经冠脉造影后行PCI,12例行CABG,均好转出院,并恢复正常工作、学习。

3 讨 论

AMI发生后通过心电图特征性改变为病理性Q波及ST段抬高和ST-T动态演变,根据演变所反映的导联以确定梗死的部位[2]。还伴有心肌坏死血清生物标志物升高,其中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发病4~6 h内增高,12~36 h达高峰,多在72 h恢复正常;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在发病后8~12 h增高,24~48 h达高峰,为正常值的2~20倍,3~5 d后恢复正常,对早期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乳酸脱氢酶(LDH)在起病24~48 h后增高,3 d达高峰,峰值为正常值的2~10倍,第7 d开始下降,14 d恢复正常。肌红蛋白(Mb)在发病1~2 h即可升高,3~15 h达峰值,故有早期诊断价值。但特异性较差;肌钙蛋白(CTN),即CTNT或CTNI均可升高,对诊断AMI特异性和敏感性都很高。红细胞沉降率可较准确的反映坏死组织的吸收过程,它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1~2 d后开始增快,常呈中度或轻度的增快,持续2~3周。白细胞计数,在发病几小时内即可升高;中性粒细胞数增多,嗜酸性粒细胞数减少或消失。通过上述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AMI。

青年是家庭与社会的核心力量,由于不规律、过劳的生活很容易引起冠状动脉痉挛诱发AMI,导致AMI的发病率越来越年轻化。青年AMI发病和好多因素有关,科学预防可降低AMI的发病率,因此日常生活中应做到戒烟酒、适当减压、避免过度劳累、合理膳食、规律生活、平衡心理等措施,是防治青年AMI有效手段。他汀类调脂药及ACEI制剂,控制高血压及糖尿病、血栓形成等危险因素,定期复查,是避免AMI再发的关键。还要注意避免情绪急剧变化,预防感冒,青年AMI不容忽视,急救的关键是保护和维护心脏功能,防止梗死面积扩大,预后做好二级预防,可避免复发,使其及早回归社会,保障家庭幸福。

参考文献

[1] 曹传勇,李红波,等.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的质量与活性测定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价值[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7(1);105-107.

[2] 黄邹琴,余星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超急性期心电图改变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30(7);1732-1733.

猜你喜欢

临床观察青年急性心肌梗死
蒙医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39例临床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氨溴特罗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